鄔國強:把綠色發展融入教育理念和校園建設

鄔國強:把綠色發展融入教育理念和校園建設

要實現生態文明的中國夢,教育無疑起著基石的作用。生態文明教育既是國策教育,又是國情教育,更是人類的素質教育。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提出“建立綠色、智慧和麵向未來新校園”這一引領性教育創新工程,如何才能讓所有的學校“綠”起來,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進行了解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綠色生活習慣的養成重點在家庭,社區是生活中的血液,體現基本的綠色生活方式,學校是智慧、是大腦,我們想通過智慧和大腦,把教育作為引領綠色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旗幟。”鄔國強說,通過學校可以培養孩子的意識,培養他們小手拉大手對家庭的影響,再讓家庭影響社區,社區影響社會,這樣就能通過學校的教育帶動全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國家戰略、人民需求和學校自身發展的維度講,所有學校都應致力於制定綠色校園建設的目標。這不僅是一種規劃或建築的形態體系,更和綠色理念傳播、行為養成、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等方面緊密聯繫在一起。

如何將人文化、生態化、智慧化融入綠色學校建設當中?鄔國強認為,學校除了本身的教育職能之外,校園建設也很重要,校園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人文化,既有傳統文化又有地域性文化,還有綠色發展等文化。校園建設的第二個理念是生態化,除了美麗的校園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設計時的節約材料、節約土地、節約能源,來實現環境友好的生態化的學校。“校園建設的規劃應該從過去單一的滿足功能性需要過渡到考慮如何體現人文化、生態化、智慧化的整體貫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