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很多農民放著煤炭和煤氣不用,反而去燒柴火做飯炒菜呢?

老梁話三農


現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的農民家庭經濟狀況都得到了改善,有些農村地方發展得很好,但還有一些地區的農民受地域環境和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經濟狀況比較差,有些農民還處在貧困線上。我們在農村看到,有些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農民,他們慢慢地使用煤炭和煤氣,但也是捨不得大量使用,而大多數農民家庭還依然使用柴火做飯取暖。當然,對農民來說,燒柴火不用花錢,同樣是過日子,農民寧肯花力氣,也不願意花錢,特別是年齡大的農民,更是如此。在農村用土灶燒飯煮菜,柴火都是現成的,只要花上些力氣和時間就可以了,而用煤氣,用電器儘管清潔便利,但長期使用產生的費用,對沒有穩定經濟收入的農民來說,是非常不願意的。對於題主的問題,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農民燒柴火不用花錢。

農民種植的農作物產生的秸稈遍地都是,農民朋友耕作完畢回家時順手捎一捆,就夠用一兩天做飯了,這是順手的事,不用花費一分錢,這對於一般的農村家庭來說,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這樣可以節約不少燃料費用;而如果用燃氣和煤炭,一年開支至少也要花個幾千塊錢,農民朋友自然不樂意,也不願意。一個要花錢,一個不用花錢,農民朋友願意選哪個?再加之,還有許多農民朋友處在貧困線上,他們也沒有錢來買燃氣和煤炭。所以,農民燒柴火不用花錢,而使用其他燃料卻要花費。

第二,燒柴禾做飯是農民的傳統習俗。

農民家庭燒柴火做飯,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習慣,至今一直在沿用,現在農村好多地方還都在用土灶大鍋飯,而且用土灶炒出來的菜和飯真的很香,原因也很簡單,木材燒火,飯菜更香更好吃,然後節約了燒煤氣的錢,給家庭節約一點開支,農民朋友也習慣了用這種燃料和方法煮飯。

第三,農村燒柴禾就地取材方便。

農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傍水燒柴做飯取材很方便,他們上山下地,順手就把柴火收集到了,而使用煤氣煤炭等,還要上山下山去背,很不方便,加重了體力,還要付錢,要麻煩許多;對於農村人來說,現在都有果園,到冬季修剪果樹時,每家都會產生大量樹枝,然後拉回家堆 起來,留著做飯燒火取暖用。燒柴火是零成本,很方便;而燒煤氣煤炭一年下來要花費多少錢呢?農民因為沒有錢,才燒柴火,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第四,燒柴火產生的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

在農村,家家戶戶都種植蔬菜,農民朋友燃燒柴火產生的草木灰可是很好的農家肥,它不僅含有蔬菜、莊稼所需的鉀肥,而且對於葉類蔬菜的蟲類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也使得這塊土地變得更加肥沃,有利於明年的耕種,還能有效解決土壤板結,是成本低廉、養分齊全、肥效明顯的無機農家肥。所以,用柴火煮飯炒菜不僅省錢,好吃還有其他妙用,是不是一舉多得啊!

第五,鼓勵經濟條件優越的農民使用清潔能源。

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農民,比如城郊農村、徵遷農村,或者產業基礎的強的農村,就要鼓勵農民使用煤氣做飯,確實清潔衛生和便利,現在,許多農村家庭每家每戶也都漸漸通上了煤氣,不過,燃作煤氣是需要花錢的,但這樣方便清潔,還能提高做飯效率,經濟條件好的農民家庭,完全可以使用清潔能源。

總之,現在各地農村的經濟狀況發展不一樣,有些農民家庭經濟好,有些較差,還有些為生活上下奔波,農民過日子能省一是一點,能節約一點是一點,有些農民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選用什麼柴禾,是自家的事,沒有必要對別人說三道四。作為農村人,做飯燒柴火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了,使用什麼燃料,完全取決於農民自己。

條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我在留言區恭候。


鄉村關中


為何現在很多農民放著煤炭和煤氣不用,反而去燒柴火做飯炒菜呢?

作為農村人,我來回答一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生活在農村,我家裡也儲存有煤炭,也有煤氣灶,不過,平日裡還是用柴火燒火做飯,下面我說一下這麼做的原因。

燒柴火省錢

我們膠東農村,很多人家都擺弄著果園,到了修剪果樹的時候,每家都會有大量的蘋果樹枝,基本上都拉回家垛起來,留著做飯燒火用。這部分剪下來的蘋果樹枝,曬乾後用來燒火最好不過了。用蘋果枝燒火做飯,不算本錢,農村人的算盤,這不花錢就等於“賺錢”了。

做飯燒柴火,可以暖炕

這不,眼下又到冬天了,隨著天氣的變冷,我們膠東半島的農村人平日裡都愛窩在熱炕上,聊著天看著電視,打發時間。用柴火做飯的同時,熱量不浪費,等到做好飯以後,這火炕也暖和了,可謂一舉兩得。

燒柴火的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

在農村,家家戶戶都種植有蔬菜,這爐膛裡的草木灰可是不可多的的農家肥。你可別小看這草木灰,用處可大著呢。草木灰中不僅含有蔬菜、莊稼所需的鉀肥,而且對於葉類蔬菜的蟲類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農村人家裡那煤炭是花錢買回來,準備冬日取暖的時候,生爐子時候燒的,平日裡哪還捨得燒煤炭做飯吶。而煤氣則是等到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為了方便,用煤氣灶炒菜,省時省力。所以平日裡才燒柴火做飯。


建行漸遠


我老家就是江西農村的。也一直是用土灶炒菜,煮飯。所以我來回答

第1,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本來就不是很好。用土灶炒菜的話。省了燃料費。一年開支也可以少個幾千塊錢。

第2個。用土灶炒出來的菜和飯。真的很香。比天然氣炒出來的菜更有味道。這個吃過農家菜的應該都有了解。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木材燒火,飯菜更香更好吃。然後節約了燒煤氣的錢,給家庭節約一點開支。

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幫我點贊。謝謝大家!



小曠打工生活


我生活在農村,我來說一下什麼原因。

奶奶七十多歲了,操勞了一輩子,雖然現在生活好點了,但還是什麼都不捨得,包括用煤氣,辛苦過來的,知道賺錢不容易,能省則省,沒什麼事就去撿柴火。煤氣只用來炒點菜,煲飯,煮粥,燉肉,煲湯,只要耗火的都是用柴火的,因為耗煤氣。煤氣這麼貴,越是年底天冷價格漲的就越快,對於老人來說燒的是錢,燒錢那就燒柴好了。

現在農村基本都是像我奶奶這樣的老年人,如果煤氣平價點的話,我想用煤氣的就多了,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給大家解答。

不過柴火做出來的飯菜確實比煤氣煮的好吃哦😊。





農村3妹


作為農村孩子的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首先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夠具體,很容易把讀者帶偏,不是農村人都用柴火的也有用煤氣的而且正在慢慢的普及。小時候我家也是靠燒柴火做飯炒菜,那時候農村也不是沒有人用煤氣,有的有錢的會用煤氣的。

農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傍水燒柴做飯相比煤氣要麻煩許多而且控制不好火候但是對於農村來說燒柴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 假如煤氣煤炭免費發放給農民或者給補貼,那相信燒柴的人就會更少了,因為沒錢才燒柴,當然也有一個原因阻礙著煤炭煤氣的普及。

這個原因就是安全問題,有一部分農民不用煤氣的原因是害怕煤氣中毒,早期農村對煤氣比較陌生,煤氣在農村耳熟能詳的原因是煤氣中毒,由於不懂有的人家用煤氣造成煤氣中毒,這在農村不在少數,我小時候身邊就聽說好幾戶煤氣中毒的。


小超筆記


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吃著媽媽用大鍋燒柴火做出的飯菜長大的。現在想想雖然以前生活條件有限,但是媽媽做的飯菜是最美味的!農村裡的農民是種地的,地裡的農作物收穫以後會殘留許多的作物秸杆,如棉花的,玉米的,辣椒的,大豆的,麥子的等等,怎麼辦呢燒鍋做飯用。我是在北方,主食是饃頭,做饃頭得用燒柴的大鍋,這是其一。其二老百姓節儉,會過,不捨得花錢。其三是煤炭,煤氣貴呀!我覺得用柴挺好的,再利用節約能源!支持小弟,覺得小弟說的對的關注我一下謝謝大家了!再次感謝!

還有一條做出的飯菜香啊!


山東東山


第一,有的地區禁止燒煤,也有的地區提倡用天然氣。

第二,燒煤炭太費錢,若在室內,又怕一氧化碳中毒。而燒煤氣(液化氣)也不便宜,老人又怕不安全。

第三,以個人經驗看,煤氣炒菜確實不如炭爐炒菜好吃,而柴火炒菜可能更好吃。再說,燒煤炭到處是黑灰。我前些天就是,引個爐子,手上臉上搞得都是黑炭灰,後來買手套買大剪子才好點,但稍不留意,仍會碰到黑灰。

去年冷得快凍死人,今年提前買了取暖爐(下圖),燒柴燒煤都行。但平時主要燒煤,因為柴火冬天不太保暖。100斤的煤,50元左右,不超過十天,就燒完了。從11月25日開始,到明年1月25日,粗略計算,兩個月60天,至少要燒600斤煤,那就是300元。倘若24小時不熄火取暖,那更多。

其實,在城裡燒木柴也不便宜,要買。但若住在城鄉,特別是農村,隨處能找到木柴,或田裡的秸杆之類也能燒,自然燒木柴最划算。不但省錢,而且資源不浪費。再則,許多老一輩大半生就是燒木柴炒菜做飯過來的,他們習慣了,也認為燒木柴比燒煤氣好。



埃辰


這種情況就是當地林業部門管理不嚴。柴隨便拉,沒有成本,當然選擇燒柴。我家在呼倫貝爾 守著大興安嶺。拉柴只能在不是防火期的時候上山撿點乾枝。想砍樹?被林業派出所和護林員抓到一棵就罰你兩千。我們當地乾柴只是用於引火,取暖基本都是燒煤。做飯是用電炒鍋。煤的價格大概350左右一噸。去年煤價高點,要四百多。我家裡一冬天大概燒七噸左右 差不多2500塊!而我們這柴火的價格一車要三千左右(拖拉機)😂。我覺得我們這邊對森林資源還是很重視的。國家每年也會撥款搞天保工程,清理死樹,保護生態,預防山火。所以說還得靠當地林業部門加強管理。如果柴隨便燒,誰還會會花錢去買煤。😂


偉東157554248


我家是常德石門的,那裡有大自然的厚賜,高山深林。 雖然老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家鄉相對於別的地方 ,還是一個字“窮”。

深山除了數不盡的樹木雜林,還有山路八十八彎 ,所以城裡的煤氣想在我們那裡推廣,暫時還不現實。 煤我們那當然有,甚至還有小的煤礦,但是家鄉的主要收入還是靠外出打工,所以在家裡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想法是能省則省,畢竟收入來源一年只有那麼多。


在農村一般家庭都會喂幾頭豬,甚至還有喂得更多的,一方面過年的時候自己家裡殺年豬,為來年準備好臘肉,可以少在市場去稱肉吃;還一種是餵了賣肉。豬一天的食量是很驚人的,如果光靠飼料養活的話,那就會虧本,畢竟一年喂大的豬隻值那麼多錢,除去大頭的飼料費 還不算人工費基本都是白養,而且還不好吃。所以農村的豬食都是用自己載重的紅薯、玉米粉、糠、摻雜飼料,用一口大鐵鍋煮上一天或半天的量,餵養的越多需要煮的豬食就越多。光煮豬食一天需要的柴火就很驚人,就更別說用煤和其它燃料了。


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吃電飯鍋煮飯,但是吃過柴火飯的無一不說它的香甜,柴火飯菜裡面會有它獨特的味道,是天然氣、煤等燃料或方式所不能給與的。在城市邊緣現在也很流行柴火飯館就是因為大家喜歡這個味道。 其實農村的爺爺奶奶 他們對吃飯也是有自己獨特的挑剔的,他們吃慣了柴火飯菜的味道,換成電飯鍋或煤氣反而不喜歡。


所以為什麼還會有燒柴油方式是因為:1燃料消耗大,煮豬食 冬天取暖等等 2特別是農村,柴便宜 容易獲取,節約成本。3做出的飯菜有獨特風味,爺爺奶奶一輩子吃慣了柴火的味道。 4 基於農村 自家有柴山,有柴還去買煤買煤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浪費。



用戶53246237827


我小時在山區長大,家裡一直燒的是木柴,後來,有了土暖氣,冬天取暖開始燒煤。煤在暖氣取暖還佔優勢,熱量高,燃燒時間長,溫度持久。每天晚上壓好爐子第二天還不用生火!比較方便!林區取暖都用暖氣和火牆,在農村取暖一般都是燒炕和單獨的火爐,甚至早點還有火盆。我覺得在大家心裡,第一有個習慣的問題,畢竟燒了很多年柴草,習以為常了!不容易改變。第二節省的心理,農村柴禾豐富,放著不用,再去花錢買煤買氣。總覺得是浪費。第三是觀念問題,現在村裡住戶中老年人,比較保守不願意改變。雖然,煤炭煤氣有著很多好處便利,有些人還是固守成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