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同窗,歐陽中石老師,他寫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中國現代書法史上有這麼一個人

啟功先生說他,“三百年來無此大手筆”、

“自董其昌後無第二。”

大收藏家張伯駒說他,

“晉唐之風,當代巨擘。”

畫家李苦禪說他,“書文絕佳,

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當重之寶之。”

書法大家王遐舉說他,

“品在王內史(即王羲之)、顏真卿之間。”

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

他與沈尹默並稱為“南沈北吳”。

其書法作品被國家文物局,

定為限制出境的文物。

這個人就是吳玉如。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祖籍安徽涇縣茂林

1898年出生於南京

取名家琭,字“玉如”

取《老子》“琭琭如玉”之意

吳玉如從小聰慧異常

5歲便開始習字,從小酷愛書法

6歲時吳玉如祖父的朋友到訪

請求祖父書扇面

年幼懵懂的吳玉如趁大人寒暄之際

拿起筆在扇面上寫了“姜太公釣魚”幾個字

還把“姜”寫成了“江”

被父親發現後吳玉如被大罵一頓

祖父反而高興地說,

“此我家寶馬駒也。”

祖父的鼓勵讓吳玉如從此與書法結緣一生

晚年他回憶此事還寫下一首詩

“歲朝紅染墨痕新,癸卯臨為重六人。

六歲塗鴉發祖笑,白頭身世果何因。”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十餘歲吳玉如隨父親遷居天津

就讀於南開中學

與周恩來是同班同學

因其聰穎奇才

深受時任校長張伯苓的賞識

此時的吳玉如就已經寫得一手好字

小楷、行書都可圈可點

足見其平時用功甚勤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題寫的“天津市南開中學”

現存最早的墨跡是十三歲時

為其母親所書一幀小楷泥金扇面

字跡工整,佈局勻稱

用筆一絲不苟,其書法天賦已見端倪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行書扇面

吳玉如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

後轉入朝陽大學(今中國政法大學前身)

因丁祖父憂而輟學

年輕氣盛的吳玉如養成傲岸放曠的性格

題詩曰:“何來小子太顛狂,把筆不曾顧四方。

識得讀書真理在,輕他南面不為王。”

1916年吳玉如為謀生計遠赴東北

在吉林、哈爾濱等地工作

在東北吳玉如遇到了伯樂——馬忠駿

吳玉如先後擔任馬先生的秘書、交涉總局總務科長

中東鐵路局監事會秘書等

因其才華橫溢加上辦事嚴謹

深得馬忠駿的賞識

後來馬忠駿把自己的九女兒馬淑蘊

嫁給吳玉如,成就了一段佳話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從18歲到33歲在東北的這段歲月

是吳玉如的黃金時代

21歲臨王羲之《蘭亭集序》

從形似到神似

都透露出吳玉如對古人用筆的領悟

中晚年吳玉如的楷書、行書裡我們還能

尋找到他早年刻苦臨摹蘭亭的蛛絲馬跡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臨《蘭亭集序》

1925年馬忠駿辭職

營造遁園(今哈爾濱馬家花園)

並廣交東北各界鴻儒文士

成為哈爾濱的文化沙龍中心

吳玉如也藉此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得到大家的認可

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

吳玉如作為中東鐵路公司監事會監事

遠赴蘇聯參與到中蘇鐵路談判中

談判異常艱難

吳玉如一行人在蘇聯前前後後呆了一年有餘

那時候蘇聯生活物資極度匱乏

經常要忍受飢寒交迫之苦

但吳玉如卻從未放棄過書法

他在異國他鄉拿起毛筆

臨寫小楷《樂毅論》《黃庭經》

以及草書《離騷》

並且還創作了大量詩歌

在異國他鄉寄託對親朋的思念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臨《樂毅論》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

吳玉如匆匆帶著家眷入關避難

多年傾心收藏的萬餘捲圖書

和大量碑帖均毀於兵燹

途徑長春時被鄭孝胥挽留

邀請其在偽滿洲國任職

但在民族大義面前他正義凜然堅辭不就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臨《黃庭經》

回到闊別17年之久的天津

由於吳玉如不肯向權貴低頭

沒有謀到任何職務

可上有老小有小

他的天津的日子並不好過

無奈之下選擇“南遊”

以文會友,鬻字賣文,兼當家教

走遍了濟南、上海、杭州等地

吳玉如勉強餬口

在這期間飽嘗生活的艱辛

吳玉如留下大量的詩詞手稿

見證他在這段漂泊歲月的生活軌跡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在外漂泊三年之久後

吳玉如一回到天津

就被時任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找到

聘請他擔任母校南開大學商學院教師

兼經濟研究所秘書

但好景不長1937年抗戰爆發

南開大學與清華、北大組建西南聯合大學

遷往內地躲避戰火

但吳玉如未能隨校南遷

他途徑重慶時重遇周恩來

在拜謁張伯苓時又被張伯苓挽留

擔任參政會秘書

但事與願違,吳玉如與當政者意見不合

憤然辭職輾轉回到天津

但此時的他已經無法維持生計

只好接受學生的建議舉辦書法展覽會

1942年秋,吳玉如在天津永安飯店

舉行了一次為期兩週的個人書法展覽會

展品共三百餘件

真、草、隸、篆、行諸體皆備

有擘窠,小有蠅頭

沒想到戰爭期間他的書法展非但沒有

門庭冷落反倒熙熙攘攘來了不少人

對他的書法推崇讚賞不已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抗戰勝利後吳玉如受聘天津工商學院國文系

但因與校方負責人發生齟齬憤然辭職

此事之後他便以“迂叟”自號

並心生退隱之心

之後幾年吳玉如以收徒教書賣字為生

也經常給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校勘古籍

“文革”期間他的收藏圖書及碑帖化為灰燼

他寫詩作悲涼之語

深感亂世之中老病頹唐之苦楚

“文革後”曾任天津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

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文史館館員等職

1982年8月8日吳玉如病逝於天津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曾多次在國內和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會

受到國內外的推重

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魏書千字文》、

《迂叟自書詩稿》、《吳玉如行書千字文》等傳世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吳玉如是一位卓越的書法家

經過幾十年的博覽勤習鑽研

能融匯諸家風格

取唐、宋、元、明、清各朝名家之長

而又以二王(羲之、獻之)為依歸

形成了他端麗秀勁、遒健豪放、

空靈飄逸的獨特書風

尤以行草和小楷造詣最高

善取歷代名家之長而化為己用

吳玉如淡泊名利,謹言慎行

他主張“士先器而後文藝”

他在書法、古文、詩詞、文字上的成就

主要得益於他那剛正不阿

不肯隨波逐流的品格

吳玉如《千字文》欣賞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周恩来同窗,欧阳中石老师,他写的《千字文》直追二王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