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決日報|爲何不到2年中國就倒閉1790家創業公司?

創投決日報|為何不到2年中國就倒閉1790家創業公司?

創投決是一檔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搭建的創投PK的真人秀節目。創投決創造條件促進眾創空間蓬勃興起,推動各類創新要素融合互動,是為創新創業項目投資融資、渠道合作、思想交流、品牌曝光的“超級平臺”。

創投決日報:


關於創業公司有一個笑話:“你在市場上看到的創業公司,10個裡有11個會失敗。”

據相關媒體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7月,共有1790家創業公司關閉。

創業最瘋狂的那幾年,少數成功者被衝至浪潮頂端,受萬眾矚目。

而被人們忽視的,是那些曾全力追趕浪潮,最後仍被浪潮吞噬的“失敗者”們,他們沉默得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其實創業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創業的風險很大,人們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典型,過來人應該都明白,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很多創業者都會有這個經驗:以為公司開始正式運作後,便可鬆一口氣?怎料各種大小問題卻開始不停出現,令他們不知所措,發現跟以前想像的完全是兩回事。

就如2017年,那些倒下的創業公司:

追共享單車風口,造成一系列失誤(單車丟失嚴重,運維成本過高,選擇“山城”重慶投放)的悟空單車。

僅僅存在三年的光圈直播,燒錢嚴重,缺少盈利能力,造成融資不利。

這些創業失敗者所留下來的經驗告訴我們:

其一,創業需要謹慎,不可盲目衝動。

這並不是說創業之初要畏手畏腳,而只是說在創業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要對各種風險有充分的預估,準備不周,倉促啟動,失敗的概率自然很大。

其二,創業也是創新,要避免跟風式創業。

看到那些“創業陣亡名單”不難發現,很多人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或者說蠱惑,在進行跟風式創業,比如在共享經濟概念之下,似乎什麼都可以共享,各種奇葩的共享經濟橫空出世,結果很快就遭到了市場的懲罰,不得不品嚐失敗的苦果。

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疑難雜症,就像每個人會經常生病一樣。

其實,根本原因都處在小公司管理無章。無論你的企業規模如何小,必須有好的管理,必要的財務、人事、股權、工資、分紅、業務分工制度必須建立,而且要帶頭執行。

可是,創業的道路是處處充滿艱辛與曲折的並不是全是成功和鮮花的,總是會遇到一些問題:

  • 財務上,作為一個老闆,要有基本的財務能力。壓根不瞭解公司財務,甚至連財務報表都不會看,又如何為公司的未來做正確成本和預算的規劃。
  • 股權上,要懂得股權分配。不懂合理的股權分配,合夥開公司股權比例不科學,等公司逐漸擴大,只會產生各種問題,導致公司領導不一心,分手已不可避免。
  • 招聘上,要懂得招人用人。大多數的小微企業,總是想著花2000塊錢就能找來個人才,能找來個可以給公司創造10000元價值的人才,可能嗎?不敢開高工資去拉攏人才,也不懂得為有價值的人和事情去付費。
  • 管理上,要懂得管理。因為沒有什麼成熟的管理經驗,三五個人的時候還好說,等到公司逐漸擴大,你就會措手不及。

來源|創業邦 作者|創創

備註: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留言聯繫,我們協調給予處理(或刪除)。如不同意轉載,請及時告知並撤除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