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晶片的前世今生

受到國家成立科技小組的信息刺激,今天科技股全面爆炒,主要還是圍繞芯片進行。對這種全面關注的題材我現在不好說什麼,人人皆知的東西,想要再取得超額的收益,要麼是戰略上的重大信息刺激,要麼就是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戰略上的話,我們需要看國家是否會出臺一些新的政策,這個是你判斷是否長期投資的根本,而不是你看到幾個板就想當然。

17年以前,芯片這個概念幾乎不為人所知,17年以後,只要是炒股的人,都對芯片概念不陌生,只要炒股的人,都知道芯片的重要性。

去年下半年,最火爆的炒作週期最久的概念莫過於芯片,但是,芯片概念是如何進入大眾視野,可能很多人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大基金,或者說大一點就是國之重器,買芯片就是買國運等浮誇的東西。

歷史上,很多大型的概念,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被當做簡單的炒作,只有少數人能意識到此概念對在未來的潛力,因此,在股市中能賺到大錢的也必定是少數。當然有著長遠目光的人畢竟是少數,就算是過去能夠點石成金的人也難免犯錯,李澤楷還曾經賤賣了騰訊的股份,少賺了幾百億,阿里巴巴在十幾年以前還沒一些人認為是流氓公司,可今日卻成就了千億帝國,那些曾經藐視它的人現在連給你提鞋的資本都不夠。

芯片最開始被炒作,主要是華為AI芯片的刺激,我們看當時的消息:

近日,華為公司在柏林IFA2017新品發佈會上發佈了全球首款AI移動芯片“麒麟970”,據介紹,該芯片是全球首款內置神經元網絡單元(NPU)的人工智能處理器,拉開了移動AI計算平臺產業序幕。根據華為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圖像處理方面做性能比較:搭載了NPU的麒麟970芯片處理速度是iPhone7Plus“CPU

GPU方案”的5倍,是三星S8的CPU方案的20倍。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70的關鍵部件NPU採用了來自中科院系人工智能公司寒武紀的IP指令集。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本次華為聯手寒武紀發佈“麒麟970”,不僅拉開了移動AI計算平臺產業的序幕,同時也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良好契機。迴歸到二級市場上,隨著利好效應的持續發酵,場內資金的追捧標的股亦從“中科院概念股”拓展至人工智能

芯片替代主題,隨著創業板指反彈走勢的持續,相關科技題材標的股後市有望進一步表現。

這則消息最早印象是在去年的9.3日或者4日,當時芯片剛開始被炒作,也沒幾個人意識到這則消息的含金量。但是正是這一則當時看起來不起眼的消息,成為了下半年芯片連續幾個月爆炒的催化劑,當所有人都看到大基金收購股權的時候,都已經是兩三個月也就是芯片尾聲的時候了。

提起芯片,還有一種重要的角色就是寒武紀,而提及寒武紀,去年一家公司和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中科曙光,我們看下當時中科曙光和寒武紀的相關信息:

中科曙光(603019-CN)9月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寒武紀在2016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以後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像智能服務器、超級計算機的研發,惟目前雙方未開展業務。

資料顯示,8月18日,寒武紀剛剛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戰略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聯想、科大訊飛等,據媒體報道,寒武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華為麒麟970芯片。

以上信息出自9.7日,和當時麒麟970的消息非常接近,而作為和寒武紀的重要合作方,加上都屬於中科院控股旗下公司,你說將給市場什麼樣的預期,我們看下中科曙光當時的走勢

論芯片的前世今生

科技技術上的突破,尤其是一些戰略性的技術,對於國家乃至整個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芯片從最初的不溫不火,被當做短線題材炒作,到後來成為一些超級大資金炒作的概念。

類似以上不溫不火到全面看好的題材還有10年時候的稀土,稀土一開始被當做非常廉價的資源出手,10年開始上升到國家戰略,但是最初的時候,稀土也就是當做很一般的題材炒作的,但是後來的火爆可想而知。以至於在後來的兩三年,上市公司只要和稀土沾邊,立馬就被爆炒。所以,很多短期看似一般的題材,未來也許就是大金礦,這取決於你對題材的理解力。

論芯片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