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道教在我們中國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我們中國人本土文化無疑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驕傲。自古以來道教文化敬神我們信仰的精神支柱。那麼在道教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才是道教第一神。我們先確定下三清指的是哪三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其中原始天尊代表的是創造,元始生萬物,居玉清境清微天,授洞真上清經;靈寶天尊代表的是天道,又稱“太上大道君”,授洞玄部靈寶經;道德天尊代表教化,又稱“太上老君”,居太清境大赤天,授洞神部三皇經。道士修行的過程中,受完這三洞經書,方可稱自己為“三洞弟子”。這就是三清的基本情況。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其實民間對三位人物有不同的說法,有把靈寶天尊換成玉皇大帝的,還有換成通天教主的,而且關於三清的地位、實力也是眾說紛紜,如果真要從神話的角度去分析,恐怕很難得出結論,下面我們就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下究竟是怎麼回事。

話說東漢末年張道陵創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師道)時是沒有“三清”之說的,他是尊“太上老君”(即老子)為教主,那時候太上老君就是最高神。 然而除了五斗米道,慢慢別的教派也建立了起來,他們尊的神也就不一樣。

像張角建立太平道,就是以黃天和黃帝為最高神,不過後來作死非要對抗朝廷,被團滅了。那太上老君既然登頂是最早的,為什麼到了現在在三清中只能排第三呢?這就要從另一個教派說起了。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現在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其實出現的時間要比太上老君晚的多,最早是出現在東晉時期,出自靈寶派(又稱葛家道)葛洪的《枕中書》,開始被叫做“元始天王”,說世間萬物都是元始天王創造的,包括西王母,地黃,人皇等等諸神都源自自元始天王。

葛洪這個人不太喜歡把老子捧得太高,其實可能也就是看不慣天師道,就造了這麼個創世神來壓制“太上老君”。

後來在嚴冬注《度人經》中,出現了“元始天尊”一詞,葛洪的孫子葛巢甫便開始使用“元始天尊”這個名詞,並在靈寶派日益壯大的同時,將元始天尊送上了“道教第一神”的寶座。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而靈寶天尊的出現則更晚,到了南北朝的時候才有的,一開始叫“太上大道君”,他是上清派的主神之一(另兩個是元始天尊和金闕帝君),他的出現時間甚至是知名度都遠遠不及“太上老君”,那為何又會位列三清之二呢?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就是上清派的實際開創者——陶弘景。

當時他寫了一部《真靈位業圖》,在這本書中首次提到了“玉清、上清和太清”。他給三清的排名就是元始天尊為第一神,靈寶天尊次之,道德天尊居三。所以後來三清殿也是按照這個排名來,元始天尊居於中,靈寶天尊居左,太上老君居右。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雖說排名是這麼排了,但是道教的不同派別中,究竟誰最大還是有爭議的,上清派和靈寶派尊元始天尊,天師道還是尊太上老君。

不管道教內部如何爭論,時至今日,在民間流傳的各種說法中不難發現,“三清”中在民間知名度和地位最高的依然是太上老君,那他又是怎麼扳回這一局的呢?

第一要感謝唐朝對道教的推崇,要知道唐朝的國姓是“李”,而老子也姓李,唐朝皇室就說自己是老君的後代,當然要強推老子為最高神了,雖說當時元始天尊的地位已經被捧上去很久了,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所受的崇奉就不及老子了。

再一個就是元朝後道教的發展,不論是南方的天師道還是北方的全真教,都是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所以在民間的影響力,老子逐漸大過其他神。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誰是道教第一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