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經濟區北城街道破解遺留難題 5天實現300畝儲備地項目拆遷清零

魯網濰坊8月9日訊經濟區北城街道300畝儲備地項目,涉及龍爪樹村107戶拆遷戶,自2013年3月啟動拆遷以來,由於多方因素歷時5年剩餘37戶尚未拆除。今年以來,北城街道以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動力、為號角,大力發揚啃“硬骨頭”的韌勁和毅力,衝在前、幹在先,順利攻克了這一拆遷難題。

清零“一聲令”,壓實責任勇擔當。今年4月份以來,為加快片區開發進度,街道提出了“擔當勇作為,決勝三百畝”的動員令,先後召開5次專題會議,嚴格落實街村幹部分工責任制,樹立幹即有位不幹讓位的工作導向。龍爪樹6名村“兩委”幹部中,包括支部書記在內的2名幹部為新任村幹部,街道在交任務壓擔子的同時注重帶班子教方法,選派5名街道幹部駐村指導工作,通過逐戶分析和統籌把握遺留問題,妥善制定項目拆遷工作方案,為組織力量進場展開拆遷做好充足準備。

擰成“一股繩”,街村聯動破難題。項目啟動後,街村幹部10餘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勘查,詳細核實農戶佔地畝數、地上附著物情況、果樹數量及樹齡等基本信息,逐一摸清農戶家庭關係、社會關係和倒地意願。運用單兵作戰和聯合攻堅相結合的辦法,白天入戶,晚上總結,針對遇到的新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分工。先期由村“兩委”幹部分工包靠近親屬,利用一天時間完成16戶協議簽訂。針對剩餘農戶,街村幹部成立3個工作組,入戶講徵地政策、說發展需求、談村情民意,與其反覆協商,持續奮戰3天3夜,順利攻克了37戶拆遷遺留戶。

堅持“一刀切”,公平公正守底線。為充分保障群眾利益,不讓老實人吃虧,街道始終實行陽光拆遷,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嚴格按照2013年的評估標準給予農戶徵地補償,並將全村107戶村民的補償明細在公示欄公開,在入戶過程中現場曬給群眾看,確保全過程陽光透明操作。徵遷過程中,部分村幹部親屬拒不簽訂協議,想要提高苗木補償費、爭取苗木管護費等額外補償,村幹部始終堅持既定補償標準,不講條件不開口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功勸說親屬簽訂協議,鼓舞並帶動了其他村民順利簽訂拆遷倒地協議。(通訊員 楊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