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組織類題目如何不「假大空」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計劃組織類題目,題目是這樣的:單位要組織一次植樹活動,領導讓你去組織,你怎麼組織?

這是一個典型的計劃組織的題目,出這個題目的意義就是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同學,回答計劃組織類題目的時候普遍會掉入陷阱,現在就教大家怎樣繞過陷阱。

我們拿傳統的答題思路來分析一下這個題,先說的答題思路,先談談此次植樹活動的意義,然後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來答,在談完意義之後,事前先彙報領導,在看下單位之前的相關方案和資料能否借鑑,向有經驗的老同事取經,然後形成詳細的計劃,包括植樹活動的人員的宣傳,人、財、物、地、時等。在活動中對人員進行分工,並強調注意安全等,最後總結,彙報領導,並把相應的工作方案歸檔。

同學們看下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回答的?其實這樣答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你想整個考場內大家都是這樣回答的,考官在聽前幾個的時候還覺得可以,聽的多了會不會分數自然不會高?答題的最大問題就是太空。

你是沒有抓住這個題的靈魂和重點——植樹,答題如果不圍繞這個展開,就會讓考官覺得你不會做事,只是硬套模板,怎麼答題才有內涵呢?讓考官聽起來你就是一個辦事能力強,他們想找的人呢?

首先回答意義就不多說了,美麗中國建設,美化環境,生態文明建設,豐富大家的集體生活等等,大家可以多去搜集素材。但是事前的準備活動你要說的具體一些,如何利用宣傳欄,開會中通知大家,讓單位大多數人參與進來,整個活動的氛圍才好,相關物資準備好水桶、鋤頭等勞動工具,最重要的是樹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來選擇,一定要注意在地點的選擇上不是隨便選的,儘量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把它講細,注意細節的把握,考官會覺得你是一個考慮問題比較細緻,工作會抓住重點的人。事中人員的安排很重要,讓青壯年去挖坑,讓年長的、婦女去填土、澆水,注意安全,最後還要請園林技術人員來進行技術指導,確保成活率,事後歸還物資,寫報告都可以談。最重要的是植樹活動後期的檢查,澆水、施肥等一系列工作,不能只種而不管後續的養護管理。要是把這些都答進去,這才是把工作做紮實了,才不是“假大空”。

答計劃組織類題目的要抓住本題的特點是什麼, 核心考點是什麼?每道題都不一樣,有不同的側重點,這也是我們老師在課堂上重點強調無數次的,只有每道題答的細緻,也就是幾個關鍵詞、關鍵句,那你就完美的掌握住每一題的核心,做到了實實在在的接地氣。 同學們你是不是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有那麼現在抓緊改還來得及,相信你一定能夠很好的掌握運用好作答此類題目的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