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中國張掖網訊 8月2號,參加暢行中國·戈壁水鄉絲路明珠——2018全國交通廣播記者走進“金張掖”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眾多記者來到了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的馬蹄寺,這座我國唯一身處雪山、海拔最高的石窟群,向遠道而來的客人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據瞭解,馬蹄寺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比聞名世界的莫高窟還要早兩百多年,如此“高齡”的石窟群,在經歷千年雨打風吹之後,依然能嚮往來遊客展示其“絕代風采”,這得益於文物部門不遺餘力的保護。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據肅南馬蹄寺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佘佔林介紹,馬蹄寺石窟,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保存了中國早期石窟的大量雕塑精品,在文物價值上顯得彌足珍貴。另外,它完整地展現了我國早期石窟的過渡性藝術風格,上起北涼,下至清代,這一千六百多年間,歷代都在馬蹄寺石窟中留下了珍貴的藝術作品。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因為馬蹄山山體屬於紅砂岩質地,所以馬蹄寺的壁畫和塑像也面臨著日曬風蝕、遇水起甲的風險,如何將這些珍貴文物完善的保存下來,就成了擺在當地文物保護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暢行中國·走進金張掖」文物部門出妙手,千年古剎煥新顏

張掖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姚桂蘭告訴記者,所謂的起甲,通俗來講就是因為雨水滲入紅砂岩體,導致雕像和壁畫的表皮翹起、脫落,讓本來造型獨特、色彩豐富的珍貴文物破損失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代又一代的文物工作者們進行了針對性的地質調查、巖體加固等一系列保護工作,尤其是近些年對於一些年代久遠的石窟,如金塔寺、千佛洞等著重開展了防滲水處理工作,更是邀請了敦煌研究院著名的壁畫修復專家、被尊稱為“中國壁畫修復第一人”的李雲鶴老先生等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壁畫修復,讓這座屹立千年的佛國古剎“容光煥發”。姚桂蘭表示,在未來,馬蹄寺石窟還將開發數字化呈現的全新模式,讓這些珍貴的文物永久留存。(中國張掖網記者 邢琪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