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百年關田老街設計巧妙越走越寬敞

崇義百年關田老街設計巧妙越走越寬敞

崇義百年關田老街設計巧妙越走越寬敞

關田鎮位於崇義縣南部,鎮中有一條有著百年曆史的老街。老街長一百餘米,兩側是傳統的贛南民居。街道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入口較窄,越往裡走越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關田鎮地處江西省崇義縣西南部,距離縣城大約29公里。當地交通便利,歷史上曾是人們前往湖南郴州的必經之地。在關田鎮的中心地段,有一條稍顯破舊的老街,呈東西走向,用鵝卵石鋪就,長約165米、寬約2米,兩邊的房屋大多都是傳統的贛南民居,兩兩相連,有住宅也有商鋪,現存約40棟。老街的空間格局最有特色,入口處比較狹窄,讓人覺得有些壓抑,但越往裡走越寬,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並且沒有其他分支。

位於古鎮中心地段

有著百年曆史

關田鎮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地方,其地處羅霄山主脈諸廣山餘脈,境內崇山峻嶺起伏連綿。關田的歷史較為久遠,鎮中保留著許多古蹟,關田明清老街便是其中一處。老街位於關田鎮的中心地段,大致位置是在關田鎮鎮政府以南、關田河以東,緊挨著關田河。整條街均由鵝卵石鋪就。

經過歲月洗禮的關田老街如今顯得較為冷清,早已失去了當年車水馬龍的熱鬧氣氛。關田鎮居民劉建平告訴記者,關田老街的歷史約有百年,曾是關田鎮最主要的一條商業街道。

街道兩側曾開設有各類店鋪,幾乎所有的商品均能在這條老街上找到,是老一輩人記憶中最熱鬧的地方。但現今由於城市的發展,老街漸漸蕭條下來,已不再承擔鎮區主要的商業功能。那些熱鬧的店鋪早已經搬遷至別處,稍微年輕一點的住戶都搬去了新的小區,留下來的住戶多半是孤寡老人。

現在,老街上還保留著幾家舊時的理髮店和傘、鞋修理店,並且仍在營業。此外,老街上的一幢房子前還掛著一塊寫有“粵群旅社”的招牌,這也是當年繁華時期的佐證。

全街僅長165米

“一人駐足、一人穿行”

雖然老街現在沒有了當年的“風貌”,但沿街的古建築大部分還保存著。據對崇義關田明清老街有著多年研究的江西理工大學建築與測繪學院教師易秀娟介紹,這條老街長度僅有165米,呈東西走向,略有折線拐彎。街邊兩側的房屋為傳統的贛南民居,有住戶也有商鋪,現存約40棟。由於贛南處於丘陵地帶,地廣人稀,商業不發達,“雖無凍餒之苦,亦鮮巨室之家”,所以當地民居多為土木結構,關田明清老街兩邊的民居亦是如此,均為土木結構。

據介紹,老街兩側的建築多為一層加挑高半層的高度,高4~5米,寬2~3.5米不等。老街的空間水平尺度以“一人駐足、一人穿行”為標準,充分體現了街道交通和商貿功能的兩重性。

佈局注重商貿功能

街簷設計美觀又實用

因為老街當年的佈局非常注重商貿功能,所以街道兩邊老建築的簷廊設計十分講究。據易秀娟介紹,老街兩邊的店鋪均裝有可拆卸式門板,在櫃檯與街道之間設有簷廊,作為店鋪與街道的過渡空間。戶與戶之間的簷廊毗連串通便形成了沿街廊道,又稱街簷,既有交通功能,又可以為來往行人遮風擋雨,同時還是商業活動場所。

街簷作為商鋪的一部分,有延展其買賣空間的作用。當年許多店家都將其買賣的空間移至街簷,許多商品都是在店鋪門前的走道上擺放、買賣。除此之外,許多店主坐在店外街廊走道上經營,也方便和隔壁的經營者交流。到了傍晚,街廊走道便成為店宅住戶休閒納涼的“客廳”,從這個角度看,街廊的使用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街廊除了是買賣物品的場所外,也是遮風擋雨的好地方。街廊形成了簷下的陰影區,既可以遮擋西曬的陽光,也能阻止熱輻射。”易秀娟說,“街廊的建造還為當地人和外來客商在雨天行路提供了方便,體現了古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之心。”

獨特的街道空間格局

從街頭至街尾寬度越來越大

雖然關田老街只有一條主街道,中間並無其他支巷,但它的空間格局並不單調,十分有趣。老街的入口是一處較為狹窄的地方,從入口開始至甘氏宗祠處,老街經歷了由窄到寬的不斷變化的過程。

劉建平告訴記者,老街上有兩處地方可以明顯感覺到越來越開闊。第一處就是從入口開始至甘氏宗祠,入口處的尺度最小,給人的感覺稍顯壓抑,從入口往裡走,街道空間尺度逐漸增大,直至橋頭的公共綠地,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感。

老街上的第二處開闊地是繼續向裡走至甘氏宗祠旁的一塊休閒綠地,這裡的街道空間再次變得開闊。至甘氏宗祠前的空坪,可以很好地欣賞關田河的景觀,因而這裡也成為老街居民活動集會的場所,整個街道的空間序列在此也進入了尾聲。為方便行人及車輛通行,老街地面由原來的卵石路面改成了青石板路面。

建築群體沿街密集聯排 

經營與生活兩不誤

老街的院落組織內部空間保證了店鋪經營與居民生活兩種功能互不干擾,這也是這條老街兩邊古建築的主要特點所在。建築群體沿街密集聯排,平鋪式展開,形成了非常整飭有序的群體空間,尤其是沿關田河的一側。

在建築風格上,沿街古民居都是贛南傳統民居,土木結構,蓋青瓦,單簷懸山。位於街尾的甘氏祠堂為磚木結構,青瓦青磚,兩進兩天井,穿鬥式和抬梁式相結合,屋頂有封火山牆,略微呈現出徽派建築的風格。2004年,老街居民籌資對祠堂進行了全面修繕,現在已成為當地居民的公共休閒中心。

崇義百年關田老街設計巧妙越走越寬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