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壽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地處閩東北部,洞宮山脈南段,東北接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西北靠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慶元縣,東接福建省寧德市下轄福安市,西傍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南鄰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位居閩浙兩省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壽寧縣溫暖溼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全縣轄6鎮8鄉、203個行政村(社區),土地面積1424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於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置縣,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曾任壽寧知縣,著有《壽寧待志》。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壽寧是中國花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存有較完好的明清時代貫木拱廊橋19座,被譽為"世界木拱廊橋之鄉";是福建省重點老區縣,上世紀三十年代,曾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中共閩東特委所在地;有傳承三百多年的北路戲,被稱為"戲劇孤本",列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政和縣地置壽寧縣,歷屬建寧府、福寧府、閩海道。1949年7月13日解放,屬福安專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壽寧縣地處鷲峰山脈北端,洞宮山脈東麓。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中山山地,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東南部中低山地,海拔400米~800米的山地多深谷,800米左右地帶鑲嵌著山間盆地;西南部沿斜灘溪、平溪分佈著河谷臺地。主要河流有交溪上源的斜灘溪,境內長56.5千米、流域449.9平方千米,支流有長溪、九嶺溪、十八曲;後溪,境內長48千米,流域257.5平方千米,支流有犀溪; 還有蟾溪。人工湖有麻竹坪、小託水庫。年平均氣溫15.1℃;1月平均氣溫4.7℃,7月平均氣溫22.6℃;極端最高氣溫35.8℃,極端最低氣溫-9.8℃;≥10℃的積溫4249℃。年降水量2472毫米,無霜期235天。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境內耕地1.06萬公頃,有林地13.10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96.5萬立方米,毛竹619.4萬根,森林覆蓋率69.4%。草山、草坡地1.47萬公頃,天然植被物種豐富,有水杉、銀杏、三尖杉、油杉等珍稀樹種。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7.65萬千瓦,可開發21萬千瓦,為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達標縣之一。礦藏有磁鐵、鐵砂、白雲石、葉蠟石、石英石、明礬、金、銀、鎢、錳、高嶺土、泥炭、花崗石、紫砂陶土。

壽寧境內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全縣大小溪流17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條,年平均流量17.8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7萬千瓦,可開發量21萬千瓦。山地面積11.2萬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5.2%,木材蓄積量195萬立方米,竹類567萬根。全縣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21種,其中,葉臘石、石英石、明礬、白雲石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美麗的廊橋水鄉,壽寧

壽寧縣是花菇的重要產地,特別是近年來壽寧菇農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花菇生產,壽寧已一躍成為華夏花菇生產第一縣,被譽為“中國花菇之鄉”,全縣花菇生產規模達1億袋,產量達3萬噸。在1994年菇市上,壽寧花菇被譽為“菇中之王”,1995年10月在中國食用菌技術展示交流會上,壽寧花菇被評為“優質產品”,1996年壽寧花菇栽培技術通過福建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鑑定,該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食用菌協會致函壽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