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這是太宰治中篇小說《人間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句話。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一個人,究竟應該具有怎樣的人格才能算得上是一個正常人呢?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第一次做人,沒有任何經驗可談,學做人不過是像鸚鵡學舌般模仿人,在一次次模仿中學會了做人。人小時候經常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長大後這些奇怪的想法很自然地就消失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被同化成了正常人。

但有的人,他小時候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很頑固,歷久彌堅,結果成了“人間失格”的人,這個人叫葉藏。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葉藏從小就看不懂人類的行為,人不吃飯會餓死嗎?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在還沒到餓死的地步時就已經又吃飯了。人死了會比活著更痛苦嗎?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周圍的人都不想死。人為了生計會做出什麼樣的事來?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沒了錢人就會發瘋。

葉藏想:為什麼別人看起來那麼幸福,而我這麼痛苦?或者別人的幸福是偽裝出來的?有笑臉就會有幸福?為什麼我會思考這麼多問題,別人也會思考嗎?或者只有我自己是異類?葉藏很怕自己會成為異類,於是他討好別人。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他努力學習,不是因為他愛學習,而是怕給父母丟臉。他笑臉迎人,不是因為他有多開心,而是怕他不合群。他扮演小丑的角色逗人開心不是因為他愛搞笑,而是他極度地悲觀。他對世界充滿了恐懼,他不知道如何做一個人。

不知道怎樣做人的人很容易被引向歪路,葉藏跟同學學會了抽菸、喝酒、嫖妓,只有在抽菸、喝酒、嫖妓的時候,葉藏才不會被那些奇怪的想法纏繞,才能得到片刻輕鬆,葉藏說:

“在我眼中,娼妓既非人類,也非女性,像是白痴或瘋子。躺在她們懷中,我卻能放鬆身心,沉沉睡去……有些夜晚,我在這些白痴或瘋子般的娼妓身上,彷彿看到聖母瑪利亞的光環。”

但正因為這些惡習,家族跟葉藏斷了聯繫,一位酒吧的女服務生看上了葉藏,葉藏跟她風流一晚後,感到很害怕,他覺得膽小鬼是不會有幸福的,短暫的幸福會帶來更大的傷害,趁傷害沒來,先將幸福了斷才是上上策,於是分手。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後來相繼有女人看上葉藏(頹廢敏感的葉藏很有女人緣),但基於同樣的原因,葉藏跟她們分手,葉藏認為世界是可怖的,人生是痛苦的,幸福是虛妄的,為了避免痛苦,就要犧牲幸福。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葉藏

葉藏後來因病注射嗎啡,結果卻上癮被送進精神病院戒毒,他說:“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故事的最後,二十多的葉藏白髮蒼蒼,彷彿年過四旬,他悟出了一生的至理,這至理只有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人間失格》這部小說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具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說,這部小說發表後,太宰治就自殺了。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看完這部小說,我只有一句話:幸虧我小時候那些奇怪的想法被同化了。


PS:也不知道是幸也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