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看小李的所见所闻娱乐节目。本期我们来聊一聊一部非常写实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

我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看过这么真实纪录片啦。满满的震撼,这种基于现实生活而来的纪录片,反映的是最真实的生活,社会最底层人们的辛苦。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影片以重庆街头为背景,以几名普通“棒棒”即将告别正在消逝的行业和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自己的追寻为缩影,以点带面真实生动还原了那个尚未远去的年代和群体所发生的辉煌与尴尬、坚韧和无奈以及值得回忆和铭记的故事;以小见大真实再现了一个群体由盛转衰,一个城市翻天覆地的发展历程。

当站在导演的角度你会看到很多,当站在自己的角度同样你也会看到很多。

首先来介绍一下:什么叫棒棒?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专门帮别人挑东西。数十万棒棒大军都是由贫困山区,没有文化的农民工组成的。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影片一开头,就是已经是中校的何苦,为了体会棒棒军的辛苦,所以毅然放弃了军中很不错的待遇,身先士卒来到了一个资深棒棒老黄的身边当学徒。

从此就走进一个名叫自力巷53号的地方,跟着一群基层劳动人民一起度过好几年的日常生活、工作经历,家庭琐事等。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为了拍摄该片,何苦还请了一位摄像师,而在何苦入住棒棒们聚居的住处自力巷53号后,摄像师看到要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和拍摄时,足足沉默了半分钟。后来为了辞职,摄像师甚至故意在拍摄时撞到树上,头上起了好大的包,但最后还是被何苦挽留下来了。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这些棒棒军团,他们白天守在商业繁荣的街边等活,晚上回到距离商业区仅数百米之遥的陋巷居住。从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到破败不堪的自力巷民居,真可谓一墙之隔、天壤之别,一边是高楼大厦、流光溢彩,美女成群的商圈,另一边是破败不堪的危房,小巷。富庶和贫穷的对比鲜明,差别之大。

他们赚的都是微薄的血汗钱,日均收入数十元;何苦,作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棒棒,半年的积蓄也才3000元。

然后就是本片的一个关键人物:河南。

河南,他对生活有着不一样的追求,他不想再拿起棒棒,因为他觉得没出息,得做大事,但却有着赌博的习惯。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河南在看报纸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河南今年44岁,在重庆生活了二十年,前十七年在街头当棒棒,后三年给大排档老板打工,因为两个鸡蛋和老板发生矛盾而失业。

河南因为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后来改嫁,17岁那年他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加入了棒棒大军,至今的他没有初恋,没有身份证。

2001年被小混混挑断左踝脚筋,落下了残疾,没有身份证,加上残疾,自然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后来失业的河南开始走上牌桌,但是当他抓到一手好牌的时候却苦于没有钱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钱收进腰包,用河南的话说就是:没有子弹了。

没有工作,加上赌桌上失利,使得河南连房租都好几个月没交,房东大石不好意思催收,只好老伴出马,但是河南还是拿不出房租的钱。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尽管如此,河南还是没有出去工作,何苦劝说河南:你靠打牌怎么可能求得衣食?但是河南认为自己圈子里的朋友会接济他。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河南打电话向朋友借钱

河南打电话给圈子里的朋友借钱,但是事与愿违,河南打遍了所有的电话,并没有借到钱,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影片中期就是他们住的地方面临拆迁。

五一路口的棒棒们大部分就近住在自力巷,一个曾离解放碑直线距离不到300米却比解放碑还要古老的危楼,处处图拆,个中矛盾却导致拆迁一拖再拖,一拖十几年,纵然小楼摇摇欲坠,棒棒们却只在乎这里低廉的租金,何苦的300元/月,老黄的60元/月。

他们便没地方住了,在拆迁的前五个小时,他们仍住在哪里,因为都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一看,房子已经被拆了。所有的家当都在里面,却无法拿出来。老黄更是走的时候都没有穿上衣,然后他便一直光着膀子,几次落泪。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最后,老甘趁执法人员不注意,抹黑进入拆迁区的废墟把东西都拿出来了,但是他身上为此也搞了一身伤,但面对镜头时却仍乐呵呵的。影片在这期间所反映的人物心理活动,更是直击人心,虽让人忍不住责骂,但也忍不住落泪。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影片后期:老黄犯病,没人敢用,生活艰难。何苦包活,带棒棒们养家糊口。

老黄因血压较高,被查出脑梗塞,高血压。半边身子都没办法动弹,以至于到后来当棒棒都没人敢雇佣他。在其中的镜头,我们能感受的到穷苦人家对疾病的恐惧。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何苦到建筑工地干活,在偶然承包了一个小项目后,他开始注意到这个生机勃勃的劳动力市场。何苦跑遍了所有的工地,给工程负责人留下联系方式,让他们在需要力工和杂工的时候找他,他从此当起了包工头,领导老少棒棒们承揽工程项目。他们的工资开始翻番,何苦的日薪达到300元,其他棒棒的日薪则达到150元,这样的回报是他们之前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影片中穿插棒棒家人们的表现也使得这部纪录片更能反映生活。老黄的女儿和女婿,老甘的女儿考上大学等等。让人觉得感动的是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尾是好的。

小人物展现大情怀,唤醒观众感恩改革开放,感恩普通劳动人民,感恩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发展作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让人感动的记录片了,成本不到两万,却直击人心

片中诸多泪点、笑点、痛点的无缝链接,让整个影片全程无尿点。影片结尾,全幕呈现“祖国富了,我们老了,心更近了”烘托出第一代农民工对祖国的热爱、尊敬和依恋。

这部影片成本只不到两万元,但整部影片都充满这正能量,这才是我们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影片。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From:小李的所见所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