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成为教培行业又一风口,如何收获第一批大语文的红利?

近期,一些k12教育培训机构均将“火力”集中在语文赛道,“大语文”成为高频词汇。加入这片新市场的,有立思辰和新东方这样的老牌教培机构,也有一些专门从事大语文教学的小型培训机构。“大语文”概念从何而起、为何火热?是否是市场刚需?行业发展背后,也暴露出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

“大语文”,“大”在哪里?

什么是大语文?目前业内并没有统一定义,各培训机构关于这个概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各机构均提到了几个相同的关键词:“知人论世”、“文史”、“文学素养”。在教法上,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学习的偏重,比如一篇课文要学习字词句、段落章节、中心思想等,大语文更强调“文学”的部分。

举例而言,如果用一节课讲李白,最多能讲到李白的三首诗,但在一节“大语文”课程中,真正讲解这三首诗用时较短,更多时间都在讲李白的故事、史料。此外,大语文中还会容纳进传统文化甚至天文、地理、物理知识等,以帮助孩子更深入理解作品。比如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里面会讲到,“千里江陵”为何可以“一日还”,这涉及地理知识。

大语文成为教培行业又一风口,如何收获第一批大语文的红利?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依托课堂教学,利用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去学习语文。

关于“大语文”这个概念,北京市教科院教研员连中国认为:“语文没有‘大语文’‘小语文’之分,真正有价值的‘语文’只有一个,它核心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促进人的心灵结构、精神结构和思维结构发生变化。语文教学既不是教识字,记忆固化的‘知识点’,也非庞杂融汇,搞成‘乱炖’;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在统一,帮助人们理解汉字的气质与精神。”

“大语文”缘何“原地起飞”?

大语文课程热门的最直接原因,是中高考综合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2017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英语可多次参考,取最高分数计入最终高考成绩;而数学难度降低,因此这两科对于考生的区分度降低。相较之下,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十分突出,成为拉开分差的关键。

不仅仅是初高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也备受重视。从去年起,小学一年级新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比例增加了87%,同时强调回归阅读,增加阅读量。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刚刚过去的2018年的中高考,语文试卷难度明显加大,家长发现只让孩子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希望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

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大语文负责人李林指出:“学校的课时量较少,但一学期要完成一本书的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充太多东西。”这种状况下,培训机构提供的大语文课程成了有益补充。“大语文课程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长期来看对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有好处的。”

除市场确有需求外,李林坦言,语文学科培训的兴起与培训机构的推动不无关系。数学和英语培训已成红海,但语文赛道的增长空间很大,因此语文培训成为各机构的战略重点。

“大语文”产品也有短板

课程产品高度同质化、缺乏竞争力,这是现阶段的大语文课程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课程产品研发投入较低、销售成本逐步升高,各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这也是大语文课程发展的不利因素。

现有的大语文产品中,除四中网校的“龙之门大语文”课程的结构体系略有不同外,市场上以诸葛学堂(立思辰大语文旗下品牌)为代表的大语文产品均是在讲“文史”。李林也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大语文产品基本上是趋同的。在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创新。”

大语文成为教培行业又一风口,如何收获第一批大语文的红利?

同时,师资也是目前大语文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大语文课程对老师文史功底、讲课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大语文老师不好招聘、不好培养。立思辰大语文相关负责人指出:“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量化和定性把握。”

在市场接受程度上,黄向伟认为,现在大语文概念只是在一线城市接受度比较高,二三线城市很多家长可能都没听过。同时,学而思在推广大语文产品的时候发现,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学历水平及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家长接受起来会比较快。李林表示:“不是所有家长都认可大语文的概念和理念,目前市场还需要被教育,这个过程怎么也要一两年。”

大语文教育是大势所趋,此时的行业巨头在一线城市抢赛道做优质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借助技术和互联网铺理科培训和英语培训的路。中小教育机构如果此时能抓住风口,在他们的战线还未扑向语文市场之前,尽早抢占市场份额,不仅化解新政治理下的机构生存危机,还能借大语文引流转化到其他科目,扩展业务种类、增强原有业务,成为区域性的标杆,收获第一批大语文的红利!

其实各地城市也有语文培训的小诸侯,但这些小机构往往只具备讲课的能力,一般没有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和异地扩张的能力。如果就此满足,大的危机即将来临!因为线上教学+双师课堂的出现,巨头的战略市场再不断下沉,他们在极速、大量吸收理科培训生源的基础上,在大语文培训方向上进行转化,小机构的语文培训生源就要受到重创!

趁巨头瓜分之势还未形成,趁语文这股新风即来,对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教育机构来说,建立自己的大语文品牌是首要,拥有优质的教学体系是支撑,科学、高效的教研是动力,打造强有力的师训和名师是保障。

大语文成为教培行业又一风口,如何收获第一批大语文的红利?

而你现在所想、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团队在10年中一一经历过的,这个团队就是能造就立思辰语文培训地位的窦昕大语文团队。8月16—18日,相聚“2018智能+教育高峰论坛”,为“大语文”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