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路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凡,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中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繁榮富強、世界文明之路。改革開放,也對中國文化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許多不同年紀、不同階層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文化娛樂方式。人們可以聽著流行音樂,看著世界盃,也有戀舊的人尚未忘記國粹,哼著傳統戲劇、寫字畫畫。讓這個時代的民間文化更加註重多元和保護。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國粹“玉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用於祭祀的神玉,到象徵權力的王玉,再到步入尋常百姓的民玉,玉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物質文化產物,一直傳承至今,也形成了底蘊深厚的玉文化傳統。這門古老的技藝也隨之在民間生根、成長,併成為中國文明的文化符號。接下來我們就談一談改革開放對玉雕的影響。

改革開放前的玉雕產業

1949年新中國成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各種工藝品迎來了一個春天,人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創外匯的好辦法。於是,國家開始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彙集民間琢玉藝人建立玉器生產合作社。1953年南陽玉雕廠成立、1956年揚州玉器廠成立、1958年北京玉器廠、上海玉雕廠、蘇州玉雕廠、蚌埠玉雕廠、徐州玉雕廠等相繼成立。他們的成立,標誌著玉器生產正式化、集約化、規模化程度達到了歷史高峰。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揚州玉器廠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北京玉器廠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到工藝美術行業,在玉雕專業中分配的學生中,他們以專業的繪畫組能力,優秀的文化課功底,求學的進取心,在行業中歷練成長,創作設計出大量玉雕精珍品。併成為後來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1962年,歷時3年,由“三絕藝人”魏正榮領銜設計、13位雕刻技師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重量超過2500公斤,藝人們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等技藝,生動刻畫了我國41名登山隊員的英雄壯舉,作品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1972年尼克松訪華,該事件是中國手工藝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當時尼克松隨身帶了100多人的記者團.那些記者對中國十分好奇,也對中國的金飾和傳統手工藝品十分感興趣。於是他們一下買下了能看到的所有金飾與傳統手工藝品。當時,周恩來看到了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力量,看到了它對促進外貿、促進國民生產總值有著巨大潛力。於是他向毛澤東建議發展手工藝行業,毛澤東也覺得可行。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尼克松參觀 銅奔馬(馬踏飛燕)

中央一聲令下,全國聞風而動。於是一批批新人加入了手工藝行業,隨之,各大玉雕廠也增加了很多新的血液。很多玉雕大師也正是因為尼克松和周恩來迎來了自身的發展契機,讓他們得以在玉雕領域中大放異彩。總的來說,尼克松和周恩來對中國的工藝行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改革開放後的玉雕產業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全國,玉雕行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改革初期,各大玉雕廠經過多年積累,也達到了最為興旺的時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技術人才和優秀作品。然而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一場巨大的變革馬上要來了。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各大玉雕廠,剛走向輝煌就面臨危機

北京、上海、天津、揚州等地區的品牌玉雕企業,面臨由計劃經濟過渡到改革開放時期國家政策調整,玉雕技藝人才隨著改革開放外資的進入,紛紛流向廣東深圳等沿海開放城市,為老闆打工。當技藝與商業結合,人心的浮躁,設計製作出的玉雕作品商業充滿商業氣息,再加之經濟危機浪潮的衝出,一度使傳統玉雕逐漸萎縮,大批技藝人才下崗、改行。玉雕業告別了原有單一的外銷渠道體系,走向了外銷與內銷玉雕市場共同發展之路,而國人對玉雕文化的接受程度顯然要比老外高得多,玉雕行業逐步從“一致對外”,轉而開始爭奪國內市場。那些“老國企”還在翻著計劃經濟時期的老黃曆,體制僵化,大部分不能適應市場,日子越來越難過,或被改制、或被收購、亦或是直接倒閉。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曾今輝煌的上海玉雕廠,現已被老鳳祥收購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1999年,南方玉雕工藝廠進行改制,成立南方玉器珠寶實業公司。堅持到2005年,煙消雲散

改革開放後,大量工人下崗,為了解決就業困難一些玉石產地(河南、遼寧、雲南、廣東等)的農民工“扔下鋤把,拿起玉石”。由於地域處於邊貿,接觸高端原料方便,但技藝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以高檔玉料小件製作的首飾類作品為主,雷同價高,缺乏美感,產量大,高端原料浪費損失嚴重。這兩類從業人員眾多,一定程度上雖然緩解了地方就業問題,短時間內發展了地方經濟,但設計理念陳舊,既不傳統也沒有創新,粗製濫造。複製雷同性強,產品品種單一化,這部分家庭作坊式的工作聚集著大量低端產業工人,很大程度上對玉雕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負面作用。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街邊小作坊

老玉雕廠的大多數老師傅的手藝都是家族傳承的,一人進廠,全家進廠的情形很普遍。在下崗這件事上他們也保持了一致性,他們下崗後組成了玉雕作坊,帶徒傳藝。還有一部分專業院校畢業的玉雕師也成立了工作室。這些人具備傳統技藝與創新思維,多為帶徒傳藝型結構組成。雕工精緻,題材廣泛,有精品出現。但迫於生計,設計、製作、銷售、聯繫客戶一肩扛,精力有限,大部分作品要與商業流通接軌。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的騰飛,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傳統器物的懷念得以復甦,人人愛玉、戴玉、玩玉、藏玉成為時尚。特別是國家頒佈的對《傳統工藝的保護辦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辦法》的實施,使得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首的玉雕製作技藝得以重視,國家傳統工藝美術項目資金的補貼,使得玉雕傳統技藝得到傳承。

本著亂世黃金盛世玩玉的思想,大批商賈富豪把目光投向了玉石買賣,各地玉雕廠、工作室一夜之間冒出數百上千家,人們意識到傳統的工作室仍然不能適應全新的經濟體系,部分出色的工作室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注入,成立了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公司。他們有實力有資金投入購買高檔原料或極具特殊風格美感的原料,有獨立的創作設計、製作、銷售、客戶維護等機構維持良性運轉。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採用了金鑲玉的設計,同年,玉雕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兩大因素的影響下,玉器市場迎來了新的熱潮。

改革開放40年,那些“雕民”都經歷了什麼?

北京奧運金牌,雖不被外國人所接受,卻掀起了一陣玉文化熱潮

政府對傳統工藝美術的關懷仍在繼續,特別是國家頒佈的對《傳統工藝的保護辦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辦法》的實施,使得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首的玉雕製作技藝得以重視,國家傳統工藝美術項目資金的補貼,使得玉雕傳統技藝得到傳承。

2013年,又重新修訂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列》。為了發揚和弘揚中國的手工精神,2017年文化部啟動制定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搭建起傳統工藝與藝術、學術、現代科技、現代設計及當代教育的橋樑。

在黨的領導下,作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文明符號的工藝美術行業,已經再次做好準備,迎來了重視文化底蘊,倡導精工細做“工匠精神”大發展的最好時機,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展現在工藝美術行業人士的眼前!


ps

有人說:改革開放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衝擊,還有不少人認為“洋節”會淡化傳統節日,抵制“洋節”。我只想說,你們想多了,中國傳統文化沒你們想的那麼脆弱,至少我沒見著那個“洋節”能過的全國交通堵塞。洋節,只是中國在面向世界的時候所經歷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文化入侵,我們面對這種入侵早已是習以為常了。包容,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管它什麼外來節日,通通都是購物節。至於它的文化內涵?呵呵,你過聖誕的時候,想過耶穌的死活? 過洋節嘛,反正我是提倡的:父親節?買塊玉吧,母親節?再買一塊吧,感恩節?給你感恩的人都買塊吧,聖誕節?關於你兒子的聖誕禮物,我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洋節能過成購物節,也算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影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