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00個基層院」江西景德鎮昌江區:每戶都有 「法律明白人」

「走进100个基层院」江西景德镇昌江区:每户都有 “法律明白人”

2015年12月,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檢察院開展“送法進鄉村”活動,檢察官結合該院辦理的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為村民普及法律知識,接受村民的法律諮詢,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

院情小貼士

現任檢察長:程家敏(第八任)

幹警人數:38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3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6人

最高榮譽: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不要打架,打輸住院,打贏坐牢,所以打贏也是打輸。”村民短短一句話,讓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檢察院的幹警們欣慰不已。要知道,十幾年前的鯰魚山鎮鳳崗村,攔門堵路甚至鬥毆,幾乎是村民解決糾紛的唯一途徑。

這種變化得益於昌江區檢察院開展的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新模式。2012年以來,該院開展“千名幹警進千村幫萬戶,每戶培養一名法律明白人”工程,在鳳崗村試點。近年來,該院共培養“法律明白人”737人,通過這些人參與釋法說理,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126起。

王志勇就是“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員。他讓記者看了一面錦旗,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家屬送給王志勇的。

“當時,村民吳某的妻子在茶山被一輛卡車撞倒,肇事司機迅速駕車逃離了現場,被害人報警後,民警趕到現場。但是因為民警同時接到兩個報警電話,另一個車禍現場更為嚴重,遂暫時將吳某妻子的案子簡單處理後離開。吳某妻子認為這是民警對他們案件的輕視和拖延,於是叫上了家裡的親戚、朋友堵在國道上,要討個說法。”王志勇告訴記者。

王志勇得知後,叫上了其他幾位村民去現場調解,瞭解到肇事車輛是無證的套牌車。“我當時承諾保證找到這輛肇事車,並讓司機上門說明情況,這才把這些人帶離了現場。”王志勇說,通過大量巡查和跟事故科的多次協調、取證,最終找到了這輛肇事車,並調解了雙方的矛盾,平息了此次群體性事件。

這起案件只是王志勇調解的許多糾紛中的一件。在王志勇看來,對待村民的訴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問題,把話說到他們心裡去,才能被接受和認同。

“2017年,景德鎮航空小鎮建設,鳳崗村房屋拆遷、堤壩合圍的徵地拆遷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王志勇等‘法律明白人’到各個村民家中,宣傳拆遷政策及國家土地法律法規,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化解拆遷矛盾,促進了鳳崗村的房屋徵收拆遷工作。”該院黨組成員、政工科長高揚向記者介紹。

“讓村民影響村民,比我們檢察官直接給村民講法律,效果要好得多。”高揚說,我們不可能把“法律明白人”完全培養成法律專家,主要是為了讓村民形成遇事找法,摒棄用激烈手段對抗的習慣。通過培養“法律明白人”,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身邊人帶動身邊人,使法律真正走進百姓心中。

在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萬進看來,如今檢察院和“法律明白人”已經形成良性互動關係,一方面檢察院通過舉辦講座、以案釋法等方式給他們普法,讓他們去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另一方面他們給檢察院反饋村民集中關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檢察院根據情況開展新的普法內容,及時更新。

“為了更好地培養‘法律明白人’,我們根據學校、企業、社區等單位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組建了三支專業法治宣傳隊伍。”萬進介紹,一是培養“校園法律明白人”“企業法律明白人”“鄉鎮(街道)法律明白人”;二是成立“檢察官志願服務隊”,重點解答群眾反映的涉法涉訴問題;三是為農村“兩委”、村民提供法律諮詢、法律評估等法律服務。

“在他們的帶動下,鳳崗村裡的簡單矛盾糾紛現在都能第一時間解決,上訪人員大幅減少,甚至一些‘老上訪戶’開始棄訪信法。”該院檢察長程家敏說,現在村民遇到糾紛都知道尋求法律幫助、去鯰魚山法庭打官司,再也不會一遇到問題就攔門堵路,避免了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

“鄉村需要法律,正如農田需要清渠,‘法律明白人’就是挖渠人。”程家敏說。

(文字:劉亞 胡文星 吳笛 編輯:田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