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丨王世襄是怎樣煉成的?

韓雨虹


張伯駒——王世襄,是個天才;
張中行——王世襄所治之學是絕學,奇得稀有,高不可攀;
啟功——王世襄,研物立志;
尚崗——在當代玩家中,王世襄是最通製作、最知材料、最善遊藝的一位;
馬未都——王世襄,我最佩服的人;
世人——21世紀可以再出一個錢鍾書,卻再無可能有第二個王世襄。

享有京城第一大玩家盛譽的王世襄,是怎樣將五花八門的玩修煉成絕學的呢?

王老曾自嘲——自幼及壯,從小學到大學,始終玩物喪志,業荒於嬉。

玩家王世襄,於1914年生於一個鐘鳴鼎食之家。其父王繼曾任職外交部,母親金章是著名魚藻畫家,大舅金北樓為畫壇領袖,二舅靳東溪、四舅金西崖皆是著名竹刻大師。王世襄在這樣的家學環境下恣意成長,年少輕狂的王世襄活潑好動,極喜歡不著四六的古怪玩意兒,與三教九流都成朋友,展露出“燕趙紈絝子弟”的特有風貌,是長輩眼中的問題孩子。

兒時就讀北京美僑小學,常常一連數週的英文作文,篇篇言鴿,足見其痴。

稍大又秋鬥蛐蛐,冬懷鳴蟲,常常深夜至墳場抓蛐蛐,他抓的蛐蛐頭大、腿粗、身圓、須長,是蛐蛐界的常勝將軍。

後又師從晚清善撲營布庫學習摔跤,還跟他們學會了熬鷹和獾狗。

在燕京大學求學時,常懷揣鳴蟲、肩掣大鷹、手牽獾狗到學校上課,是同學們眼中的異類,更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王世襄極愛美食,他善吃、善做、善品,享有烹調聖手的美譽,極受美食大家汪曾祺的推崇。王老自幼跟家廚學藝,各地名菜手到擒來,他做菜從不在意原料的貴賤。一次老有相聚,要求每位現場各燒一菜,有魚翅、有海參、有鮮貝……王老卻做了一個冷門菜【燜蔥】,最受大家喜愛,一搶而空。

玩成絕學,奇得稀有,高不可攀

馬未都先生說他生在上流社會,卻一生關注社會底層的樂趣

王世襄愛好五花八門,詩詞、書畫、蟋蟀、大鷹、獾狗、摔跤、美食、火繪、漆器、竹刻、銅爐、葫蘆、竹刻、明式傢俱……他喜歡他們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真心熱愛它們背後的文化,常常對它們窮究底裡,著書立說,玩成一門門奇得稀有的絕學。


研物成痴,全靠一股狠勁

王世襄曾長期供職故宮博物院,他做學問從不只靠書本,他看遍故宮藏品還不夠,常在閒暇時遊遍北京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場。

為了蒐集古玩傢俱,他不顧嚴寒酷暑,常騎腳踏車奔波於北京各大衚衕乃至近郊的通州、涿縣、保定……

有一次他在通州鼓樓巧遇一對明式黃花梨杌凳——

直腿無束腰、四足外圓內方、用材粗碩、簡練質樸,王老非常喜歡。老太太要價20元,見王不還價,改口不賣。兩日後在掛貨鋪又見到它們,王老覺得不能再錯失機會,貨主卻要價四十,王老身上連定金都不夠,待回家取錢,貨主已把杌凳賣給梁家。王老為了得到這對杌凳,鍥而不捨,一再登門購買,一次次不斷加價,往來竟歷時一年,終用400元購得,比老太太的20元足足貴了20倍。王老極看重這對杌凳,在他的專著《明式傢俱研究》有專門講述以及有實物照片。

少有所好,老有所用,用有所成。王老憑一己之力,填補了國內許多文物古董領域的空白。

他的《明式傢俱研究》,更是作為中國明清傢俱研究的奠基之作,被稱為繼郭沫若青銅器、沈從文服裝史之後,中國文物研究的第三個里程碑。

繁華落去,錦灰三堆。王老一生,著述等身:

  1. 喜愛書畫美術,著有《中國畫論研究》;
  2. 研究漆器,著有《髹飾錄解說》、《中國古代漆器》;
  3. 一生鍾愛明式傢俱,著有《明式傢俱珍賞》、《明式傢俱萃珍》、《明式傢俱研究》;
  4. 秋鬥蟋蟀,著有《蟋蟀譜集成》;
  5. 放飛鴿子,是其一生的癖好,著有《北京鴿哨》、《明代鴿經 清宮鴿譜》;
  6. 其他雜項遊藝,著有《說葫蘆》、《廣陵散》、《竹刻鑑賞》……
  7. 晚年更是把畢生把玩古玩、吟誦詩詞、故友往憶以及學術研究,集結成《錦灰堆》系列。
將玩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堅持,形成自己的人生哲理,滋養並支撐著自己的人生意義,驀然回首,處處是精彩。

家居觀止


王世襄被稱為“京城第一大玩家”。無論哪個領域,他是一玩成專家,有著各種豐厚的著作為證。類似在古代音樂方面,著有《中國古代音樂書目》《廣陵散》(說明部分);在研究中國畫方面,著有《畫學彙編》;在竹刻領域著有《竹刻藝術》《竹刻鑑賞》;在明清傢俱領域著有《明式傢俱珍賞》《中國古代漆器》《明式傢俱研究》《美國中國古典傢俱博物館精品選》。除此玩蟋蟀,著有《蟋蟀譜集成》;玩鴿子則著有《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北京鴿哨》等著作。曾經翻譯家楊憲益為王世襄賦詩一首:“名士風流天下聞,方言蒼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稱玩主,老大京華輯逸文。”這首詩勾勒出的是大玩主王世襄最精髓的人生故事。

那麼王世襄究竟是怎樣成就為“京城第一大玩家”的?這可以從王世襄的家庭開始說起。王世襄的父親是位外交官,任職外交部條約司,工作之餘喜歡逛古玩店,買些殘缺的古瓷標本,而母親金章則是位著名的魚藻畫家。家庭環境是極為優越的。

不過王世襄小時候的心思不在學業上,他曾說自己是“我自幼及壯,從小學到大學,始終是玩物喪志,業荒於嬉。”優越的環境和年少好奇好動的性格,使王世襄特別喜歡和京城諸多玩家交遊,展露出“燕市少年”的特有風貌,他成日養蛐蛐、種花草、養魚鳥……

不過王世襄最大的優點是,他從小就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特別上心,不但要玩,還要玩得有水平。為此在玩的同時,他其實是花了很多心思來研究這些“業餘愛好”。

而王世襄從業餘愛好的玩到專家級別的玩,其實也是經歷了家庭中對其感情頗深的母親去世的影響。在大學畢業那年,因為母親的去世,王世襄覺得不能辜負母親的厚望,再一味地玩鬧下去。於是,他開始研究母親的畫,繼而研究《畫論》,此後更是寫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著作《中國畫論研究》。

此後,1941年,王世襄加入營造學社,跟隨梁思成到了四川李莊,學習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那段經歷對王世襄的影響極大,在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過程中,王世襄不僅培養出一種嚴謹的治學精神,也對明清傢俱產生了興趣。 

 

晚年的王世襄則對鴿子產生了極大熱忱,進行極為專注的研究。為了這個偏門的鴿子研究,王世襄可是攜帶相機踏遍了北京的鴿市,去外地開會時也不忘逛鴿市、會鴿友。而王世襄之所以是王世襄,在“行萬里路”研究鴿子外,還有“讀萬卷書”的踐行,他還翻閱了沉睡在故宮書畫庫中的宮廷畫家繪製的鴿譜,創作出《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北京鴿哨》等著作。


西窗雅藏


王老的成功是“玩,努力與興趣”共同的結果,除了自身因為專業和工作均與文博相關,他寫明式傢俱研究都是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接觸到大量實物,大量的老匠師…把一手的實物和口述回憶等素材,再與書本比對研究,這可比閉門造車搞研究的人牛太多了。當然,老物件還很多且不是很貴的時代,加專業的治學態度,與因為自己濃厚的興趣而肯鑽研的精神,是他練成的原因。推薦想了解王世襄的朋友看看他的著作,錦堆灰,明式傢俱研究,髹飾錄。他徒弟田家青寫的回憶王世襄那本書也值得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