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曾經無人敢吃,後來怎麼就成了大衆菜了?好多人不知道

說西紅柿無人敢吃,大家都會想到第一個吃螃蟹的那個人。不過,可能從來沒有人會認為西紅柿曾經被人為是一種“毒果”,被棄之山野淪落成為一種觀賞植物。

實際上,人類在不斷的前進和發展之中,對於每一種食物,可能都是通過各種嘗試以後才確定下來,哪一類可以吃,哪一類不能吃。能吃的會被人們逐漸馴化栽培或者養殖,不能吃的就變出各種“神話”,讓人們有所禁忌,在碰到不能吃的食物時會避而遠之。

西紅柿曾經無人敢吃,後來怎麼就成了大眾菜了?好多人不知道

西紅柿這種既有觀賞價值,有具有食用價值的好東西,同樣也逃避不了人們對食物的這種認識過程,在被發現可以食用時,只能孤獨的在山野之中淪落。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西紅柿一直被認為是有毒的,因為她那一生的紅妝,讓人望而生畏,於是將其稱之為“狐狸的果實”,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

相傳,西紅柿生長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一帶,就算在今天,這一帶仍然有大面積的野生西紅柿分佈。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在16世紀,有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到南美洲遊玩,看到生長在山野中的西紅柿後,欣喜若狂。

這位公爵非常喜歡西紅柿這種觀賞植物,認為是上天賜予他的至寶,於是在回英國時,他將西紅柿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自己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表達愛意,獲得情人的高度讚許。後來,西紅柿便在英國有“愛情果”、“情人果”的美譽。

西紅柿曾經無人敢吃,後來怎麼就成了大眾菜了?好多人不知道

“愛情果”一時間爭相被人們作為愛情信物,在英國得到普遍種植。但是,直到這時,西紅柿的食用價值仍然沒有被人們發現。到了17世紀,一位法國畫家在對著這種淪為景觀植物的西紅柿寫生時,他覺得西紅柿這麼美麗可愛,並應該是一種“有毒”漿果啊。

於是他抵擋不住它的誘惑,就像嘗一嘗,所以就“冒著生命危險”試吃了一個,感覺吃起來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但自己並沒有被毒死。在得知西紅柿無毒,甚至非常美味以後,讓歐洲人非常震撼,此後西紅柿就得到了廣泛種植,在歐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西紅柿曾經無人敢吃,後來怎麼就成了大眾菜了?好多人不知道

西紅柿16世紀傳入歐洲,17世紀作為一種非商品性的觀賞植物在歐洲部分國家種植,18世紀成為一種蔬菜廣泛種植。19世紀中後期,番茄生產急劇增加,現在幾乎普及到世界各國。西紅柿栽培馴化的歷史雖然不如白菜、黃瓜等蔬菜作物那樣悠久,但世界各國在遺傳和育種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是其它蔬菜作物所不及的。可以認為,除了南美洲是番茄的初生基因中心以外,美國、意大利、保加利亞等地區是比較重要的次生基因中心。

西紅柿傳到中國是在17世紀,西方的國家傳教士從東南亞經海路帶來的,當時還不叫西紅柿,而叫番柿。清代汪灝在《廣群芳譜》的果譜附錄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

西紅柿曾經無人敢吃,後來怎麼就成了大眾菜了?好多人不知道

不過由於西紅柿的果實有特殊味道,當時僅作觀賞栽培,尚未進行大量生產。20世紀初期,番茄才在中國當時的主要通商口岸及附近大城市開始大量生產。東北及華北地區在上世紀30年代才逐漸栽培、食用西紅柿。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消費習慣的改變,西紅柿的栽培才迅速發展,不僅城市郊區,而且廣大農村也都普遍種植西紅柿。目前,西紅柿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蔬菜之一,四季進行生產,週年供應市場。

文|山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