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在果園的栽培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自己種的水果品種現在市場好,但過幾年市場不好想換一下品種,但是換種的話,又得清除掉原來的品種,這不僅麻煩,而且成本相當高,這時怎麼辦呢?除了這種情況,果樹衰老了、效益低了、品種質量欠佳了等等這些情況,想換成其他品種都會遇到類似問題。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而這些問題,又是我們在果園的栽培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有的人沉不住氣,或者不瞭解更新換代和優化品種結構的好辦法,一氣之下就統統把老果樹給砍掉重新栽種新的果苗。這樣一來,花費了很大的經歷和物力才好不容易把果樹給清除掉,重新整地再栽新果苗又還要等到幾年之後才見到效益。這樣來回折騰不僅成本沒收回,還造成很多損失。

實際上,在現代化的栽培技術當中,就有一些很好的技術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例如通過高位嫁接的辦法就能解決。這種高接換種的方法,就是為了改造不良的品種和調整品種結構的方法,是果樹品種更新換代,優化品種結構和改造低產低效果園品種、品系不純或品種不良,以及增加和更換授粉品種的關鍵措施。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高接換種的辦法,在很多果樹的栽種中都可以利用到,甚至是在其他非水果品種的樹種也可以利用到,幾乎每種樹木都可以通過高接來更新品種。但更新中要注意效益和品質問題,例如現在換的品種還沒有原來的品種好,或者更新換種後影響到品質和產量問題,那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高接換種的目的主要就是針對品種老、檔次低、品質差,不能適應市場需要的劣質果園。但也不是老到已經腐朽的地步,雖然說老,至少要樹體貯藏養分充足,根系發達,本身掛果的輔養枝眾多,葉片光合能力較強,光合產量大,完全能夠承擔起高接後的樹冠恢復且同時保有原品種一定產量的能力的果樹。只有這樣的果樹在高接換種後才能做到一年高接、二年結果、三年豐產的目的。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而要掌握好這種投入少、見效快的實用技術,必須要注意幾個方面的事項:

A選擇好高接的辦法。高位嫁接可以採取芽接、腹接、切接、插皮接、挖骨接或劈接等辦法,但是不同的樹種、不同的生長期、不同類型的枝條等等,就需要選擇適宜的嫁接方法。在一棵果樹上,則需要採取多頭高接辦法,即保留主要骨幹枝,根據樹體長勢的強弱,選擇適當部位的骨幹枝進行嫁接,每個接口插接穗2~3個,具體依砧木的粗度而定。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B選擇好高接的時間。不同果樹嫁接時間不同,但高接的時期基本上就只有春接和夏接,但多數情況下都是以春季枝接為主,夏季芽接為輔的換種技術。一般春接在4 月上旬到 5 月上中旬,夏接在 7 月到 8 月份進行。如蘋果、梨等在萌芽前,即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進行嫁接,桃樹則在開花前後進行嫁接,而柑橘則在8月到9月嫁接。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C選擇好高接的部位。高接換種的部位,依樹齡、樹冠狀況及嫁接方法而異,一般換接的部位越近主幹生長越旺盛,癒合越牢固,但形成樹冠較慢。換接的部位太高的話,其新梢長勢就變弱,從而影響到產量。

D選擇好接穗的品種。高接能不能成活,取決於果樹之間的親和力和形成層作用,也就是要選擇內部結構、生理和遺傳特性彼此相近的穗條,也就是果樹的砧木和穗條必須要有親緣關係,才能夠高接成活,比如說你不可能因為柑橘市場不好,想換成荔枝,你就把荔枝接到柑橘的砧木上。至於形成層的作用那就取決於嫁接者的技術和手法了,方法不對,形成層就不能密切的結合,形成癒合組織,並分化產生新的輸導組織及其他組織。

果樹衰老不掛果,想換新品種又不想砍掉樹,這種方法聽說最管用

E注意高接後的管理。也就是需要注意去袋解綁、萌條處理、新梢處理、肥水管理等等,然後才能提高嫁接後的成活率。

總之,高接換種是個好方法,但必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樹制宜。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好方法,始終都會耗損一定的人力物力,倒不如在果園的建設決策時,做好充足的市場調研、品種選擇、果園管理,要做就做出一個“鐵桿莊稼”。除非是未老先衰不得不出此下策的情況下,才被迫選擇高接換種的辦法。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