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說到桃膠,可能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在農村,經常會在桃樹的樹幹上,看到樹幹流出一些黃橙橙的透明粘稠膠體。小時候,爬到桃樹上摘桃時,最煩的就是毛毛蟲和這個桃膠了,因為會粘在褲子上,很難清洗。不過,這個桃膠卻是一味中藥。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桃膠的成分主要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可以入藥,有清熱、止渴、止痛鎮痛、養顏、抗衰老的功效。還可以用來製作美食,比如說桃膠燉銀耳、桃膠銀耳羹、白玉桃膠等等。正因為桃膠具有這樣的作用,所以也是很多人都喜歡採食的食物。

不過,桃膠雖然能入藥,也能製作美味,但是對於果農來說,並不希望果樹流出這種粘稠膠體。為什麼呢?因為果樹流出這種膠體,是果樹感染上了病菌所致,會讓果樹的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會導致枝幹或全株枯死,影響果園效益。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果樹流膠的這種症狀,被稱之為流膠病、樹脂病等,桃樹、杏樹、櫻桃樹、李子樹、楊梅樹、柑橘樹、芒果樹等這些果樹都會感染上這種病。特別是粗放式管理的果園,或者是樹勢比較弱的果樹,發生流膠病的可能都在95%以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在房前屋後栽種的這些果樹上經常發現樹膠的原因,因為這些果樹都是管理比較粗放的果樹,容易發生流膠病。

果樹流膠病是一種常見病,且發病較重。引起流膠病的原因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侵染性流膠病就是果樹感染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侵染所致,而非侵染性流膠病則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病害。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大多數果樹發生流膠病,基本上都是非侵染性的,比如桃樹等核果類果樹。非侵染性的流膠病,其病菌多從創傷口、病蟲害傷口、凍害部位等入侵,引起傷口部位流膠,或管理粗放,修剪過重、施用氮肥多、黏土等造成的樹體生理失調發生在果實、皮孔部位流膠。所以,當果樹發生機械性創傷、凍害、果園乾旱或漬水、施肥不當、栽植過深等等都會發生流膠病。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當果樹發生流膠病以後,可能會有很多果農都不會注意,更別說會及時採取措施防治了,因為流膠病初期的時候,並不會像腐爛病那樣表現出特別嚴重的症狀。所以在不影響果樹掛果的情況下,多數果農都不會注意防治。但是一旦感染上流膠病,枝幹會有“水泡狀”病斑突起,滲出黃色粘稠膠體,慢慢就會變嚴重,導致果樹枝條或全株枯死,影響果園產量。

所以,不管果樹發生什麼病症,都要積極採取措施防治。一般對果樹發生流膠病後,主要採取的措施有如下幾種:

A加強果樹栽培管理。上面我們說到,果樹發生流膠病的原因之一是管理粗放,所以加強管理是很必要的。主要在建立果園時,要選擇肥沃的沙壤地建園,並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果樹抗病能力。在施肥中,要注意多施有機肥,如果是酸性土壤,要增施石灰,或者磷酸鈣來中和土壤酸度。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B刮除流膠病的部位。有句話叫“冬刮流膠,夏結好果”,說的就是要在冬末春初,在果樹發芽前,及時檢查果樹,發現有流膠症狀的果樹,要用刀將皮層和木質部變黑腐爛的流膠部位刮乾淨,然後再用專用的藥劑塗刷傷口,控制病部擴展。

C用生石灰進行防治。在春季,流膠病發病時期,用生石灰塗抹在果樹的流膠部位,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果樹,要先將病斑刮掉,再將石灰塗抹在患病部位。一般塗抹以後,一個星期流膠症狀消失,以後就很少會復發了。

果樹流出的這種膠體能入藥,但果農卻一點都不喜歡,遇上了怎麼治

D其他預防方法。主要就是在平時的管理中,要防止損傷果樹的枝幹,尤其是果樹修剪時,要注意剪口必須平滑。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在發生其他病害時,要及時防治,併合理處置病枝。

實際上,除了上述預防和治理措施以外,在現代果園的種植中,流膠病的治療同樣少不了藥物的治療,比如說硫酸鏈黴素、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等都可以防治。但是,在生態果園的種植中,如果能採取其他防治方法,則要減少農藥的使用。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