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沒蟲沒病,需要打藥嗎?

手機用戶54843365450


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施藥一次的。

水稻生長後期預防病蟲害

一般來說,不管看沒看見病蟲,破口前後這一次還是要施藥的,施藥的目的在於預防病蟲害發生,後期需留意稻曲病、穗頸瘟等病害,這兩個病害一旦發生,減產是必然的,特別是遇到雨水較多的年份,病害發生概率較大,後期蟲害最危險的是褐飛蝨,褐飛蝨屬於遷飛性害蟲,遇到大發生年份,一般可以一夜穿頂倒伏,所以即便到了水稻生產後期,也切不可掉以輕心。

後期病蟲預防藥劑推薦

有種植戶覺得如果用藥得花費成本,其實使用三唑類殺菌劑,不僅能夠預防病害,而且有一定增產作用。對於預防用藥我推薦苯甲丙環唑 用來預防稻曲病和紋枯病,三環唑預防稻瘟病,可以使用肟菌·戊唑醇來預防水稻三病,在水稻破口期使用非常關鍵,如果錯過這個時期,可以在穗期使用一次。預防稻飛蝨可以使用噻蟲嗪或吡蚜酮。在使用藥劑同時,建議加入100-200g磷酸二氫鉀(超高濃度噴霧,建議使用磷鉀源庫)噴施,以此增強功能葉活力,提高千粒重,實現增產。

結束語

水稻病蟲害重在預防,即便在後期,我們密切關注病蟲發展動態,以免出現大的病蟲情況因小失大。


農業助手


作為農民,抽穗的時候,噴不噴農藥是很糾結的一件事。不噴吧,怕後期染病。後期染病,減產是必然的,連補救的手段都很少。噴農藥吧,農藥成本和人力成本還是次要的,關鍵是這個時期噴藥,搞不好,稻穀裡農藥殘留會超標。尤其是留給自家吃的稻穀,農民們特別在意農藥超標。

我的看法是,預防性噴藥,而且噴的是低毒,殘留期短的農藥吧。

1:首先,水稻有沒有病蟲害,這個很難通過肉眼去判斷的。因為很多病蟲害,都有一個潛伏期,潛伏期內的蟲卵,幼蟲,都很難肉眼觀察到。很可能,水稻已經被病蟲害盯上了,只是還沒爆發出來。而肉眼沒有看到,就當沒有病蟲害了。這時,不噴農藥,當病蟲害爆發時,抽穗期,想補救都晚了,減產是必然的。

2:水稻的病蟲害是有遷徙性的。如稻飛蝨,最大的特徵就是遷徙,到處禍害周圍的水稻。水稻的病蟲害,很容易從隔壁的稻田傳染過來。從而使你的水稻染病,導致減產。

水稻抽穗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這個階段,又是病蟲害多發時期,所以我覺得這個階段噴農藥是很必須的。但是,這個階段噴農藥就要注意了。有些農藥在這個階段不適合使用,弄不好,會減產。如:

1:三唑酮。這個是抽穗前用的藥。抽穗期間用,可能導致葉片短小,影響抽穗。

2:烯唑醇。抽穗初期使用時,注意用量。過量,可能會引起抽穗困難。

3:砷製劑。容易引起抽穗率下降。

4:咪唑類殺菌劑。容易影響水稻灌漿。

當然了還有不少農藥是抽穗期不適合使用的。像一些毒性大,殘留期長的。具體有哪些,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大家互相交流學習。


村哥小凡


水稻沒蟲沒病,需要打藥嗎?

今年的水稻長勢確實不錯,植株高大,穗長,葉片乾淨病斑少。長勢這麼喜人還用打藥嗎?同樣啊,長勢這麼好,還用管理嗎?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水稻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既然提到了防治,那就談談為什麼是防在前面、治在後面,而不是病蟲害治防?為什麼?要以防為主,減少或者杜絕病蟲害的發生。在儘可能的前提下,將有可能發生的病蟲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範圍,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既然是防治,就要未雨綢繆;既然現在的水稻長勢喜人,就要這個良好的狀態保持到最後。這個階段是水稻穗頸瘟、枝梗瘟、紋枯病、稻螟蛉以及食心蟲的高發期。可能一場小雨或者一場大霧就能讓水稻葉片發紅、籽粒變褐,這都是有可能的。2010年建三江的水稻前期長勢相當好,一場大雨及大霧的發生,滿地都是紅葉子和穗頸瘟。所以,越是長得好,越不能掉以輕心。什麼時候把糧食安全的顆粒歸倉,賣出好價錢了,才能徹底的鬆口氣。所以,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仍要不時的觀察水稻的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尤其是灌漿期的紋枯病和蟲害防治。



因此,在這個階段,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仍需繼續進行。可配合本地區的天氣預報來調整防治措施。一旦有明顯的降水或者大霧天氣,最好提前施用藥劑防治。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沒有病蟲害固然是好的,但是水稻病蟲害不是發現後在防治的,等到那時候已經晚了,預防也是很重要的。

水稻正值抽穗時期,是很有必要打藥防治病蟲害的,重點要預防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曲病等。要掌握好防治時期、藥劑的使用量和施用方法,水稻品種的不同,病蟲害的不同,選藥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說三環唑防治稻瘟病,井岡黴素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等等。


雖說沒病蟲害打藥,對水稻有一定的危害,大可不必擔心。現在農藥方面國家都有相關規定,只要按照推薦劑量、施用方法和時間,一般不會造成殘留的。現在的農藥都是低毒、高效和不易殘留的。

希望能幫助到你。歡迎關注“肥仔農經”,地道農村人,帶給你更多的三農知識。謝謝!!


肥仔農經


水稻沒蟲沒病需要打藥嗎

首先還是要恭喜題主,你的水稻長勢良好,沒有出現什麼病蟲害,祝你有個好的收成。至於沒有病害蟲害的是否需要打藥,清水塘認為需要考慮幾方面因素。

一是當地農村的病蟲害發展情況。通常農村裡都會有病蟲害的預報,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預防工作,這讓農民不用太多的去擔心應該注意什麼蟲害、病害了。如果當地沒有相關的預告,而且自己水稻沒有病蟲害那就沒有必要去打藥了。

二是周邊田塊的病蟲害情況。也就是自己田塊四周田塊的病蟲害情況是怎樣的,如果他們那裡有病蟲害的,還是要及時的用藥進行預防為好。病蟲害很多時候是會隨著風力、田水等進行流竄傳播的,只要周邊田塊出現病蟲害還是應該引起自己的注意,搞好預防。

水稻病蟲害都應該以預防為主,如果周邊田塊確實的沒有發生什麼病蟲害的,而且自己田塊長勢很好沒有啥病蟲害那就沒有必要用藥,畢竟用藥就是成本,糧食價格本來也就不高,大家說是不是吧?


洞庭清水塘


水稻病蟲害用肉眼判斷有沒有病蟲害是不準確的。當你肉眼發現病蟲害危害,可能對水稻生長產生影響了,再來防治,可能是“老鼠的尾巴——打一百棒槌都沒用”了!已經對水稻產生危害了。因此,當隔壁田塊發生病蟲害疫情時,不管自家田塊有沒有病蟲害,都要防治和預防一下。

水稻蟲害有遷徙性、趨光性、趨嫩性。如果不防治,其它噴過農藥的田塊昆蟲就會飛行遷徙到沒有打農藥的田塊危害。而飛行遷徙的都是成蟲,會交配、產卵、孵化繁殖後代。

因此,當大家都在打水稻農藥時,自己家裡田塊無論有沒有病蟲害危害,務必也要噴霧殺滅病蟲害!

病菌都有“潛伏期,肉眼觀察不出來的,如果不及時防治,會滋生漫延發展成疫情。水稻病蟲害防治要根據當地植保網點,發放的“明白紙”進行防治,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和麻痺大意情緒。


當前,南方水稻高溫高溼,水稻生長旺盛,易發生水稻病蟲害疫情。據我們當地農技站發放的《病蟲情報》消息,農技人員田間調查發現,水稻稻瘟病、紋枯病、青枯病輕度發生,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蝨輕度發生。希望廣大水稻產區農民切實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


長江老農


問題:水稻沒蟲沒病,需要打藥嗎?




答案:水稻沒蟲沒病,說明你病蟲害預防工作做得到位。目前水稻是健康的,不等於以後是這個狀態。因為天有不測風雲,事情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所以以後的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還得堅持。要想水稻好,水稻病蟲害預防非常關鍵。

後期病害的防治。在水稻孕穗期是防治稻曲病的關鍵時候,一般用井岡黴素、戊唑醇、烯唑醇等來防治;水稻的紋枯病用丙環唑、己唑醇、苯醚甲環唑來防治;水稻的稻瘟病用三環唑、稻瘟淨、稻瘟靈來防治。


後期蟲害的防治。水稻後期稻飛蝨是非常厲害的蟲害,可用吡蟲啉、噻嗪酮、氟蟲腈、馬拉硫磷、殺螟硫磷、撲蝨靈來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害蟲用氟蟲腈、殺蟲雙、殺蟲螟等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可用辛硫磷、吡蟲啉、毒死蜱等等藥劑來防治。

總之,水稻病蟲害主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用藥原則。沒有病蟲害時要預防病蟲害。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什麼地方,什麼品種,水稻居然沒蟲沒病,莫不是轉基因作物,若不然這麼好的品種應該大力推廣。

作為一名長期與農民打交道,並且還種有一畝多水稻的長期在農村為三農服務的莊稼醫生,就我們這一帶種稻區來說,還沒有沒蟲沒病的水稻,每一年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會發生病蟲害的。

水稻的種植從清明前後育秧開始,稻種要處理滅殺惡秧,至小滿前後大田移栽前最好要預防稻瘟病,移栽後分孽期水稻旺長時會有葉瘟發生,拔節抽穗時穗瘟,穗頸瘟的防治,期間稻化螟,稻飛蝨的防治也是很必要的。當然水稻病害一定程度上與追求高產有關,為了增產而多施肥,密植等是造成水稻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之一,但水稻種子,預防措施,氣候因素也是可能造成水稻病蟲害的。也相信不追求高產,稀植少肥病蟲害也會相對較少。

若你種的水稻真的沒有病蟲害,那麼打藥且不多此一舉。


桶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環保、健康意識增強,很多農民朋友在爭取少打藥,甚至不打藥,生產更安全的綠色有機大米。

一般來說,確定水稻沒有病蟲害,打藥是浪費,也沒有必要。但以下幾種情況即使沒有病蟲害可能也要加強防治。

一、種子處理。如用咪鮮胺浸種,可有效地防治惡苗病、苗瘟等,用吡蟲啉等拌種可有效地防治苗期稻飛蝨,預防南方黑條矮縮病。

二、移栽前帶藥下田。如感稻瘟病品種,或者感黑條矮縮病品種噴施送嫁藥,省成本效率高。

三、抽穗破口前,對於稻瘟病或者稻曲病感病品種,歷年有稻瘟病或稻曲病危害區域,這時需噴施一次或兩次藥劑。


科技服務農業


水稻沒蟲沒病肯定是不需要打藥,除非你嫌錢多!沒蟲沒病並非一勞永逸,跟種子,種植技術,管理,土質,天氣等關係極大,若農民做到這點真正的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