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洞察”是醫學發展的金鑰匙。

學習對醫生來說是一輩子的事。

做好醫生,需要用“慧眼”進行觀察,更需要站在患者立場上,“用心”進行交流。

……

說這些話的醫生,正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劉健醫生。

近日,在由心臟影像與心臟干預大會(簡稱CICI)主辦、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和全球領先的醫療保健公司雅培協辦的“‘師說心語’之洞察”活動上,劉健教授用三個故事揭示了他對醫學洞察本質的感悟,看完這些故事,讓你更瞭解醫生這個職業。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1

救治的關鍵是“洞察”病源

無論是面對一個患者,還是一類疾病,成功的救治的關鍵是“洞察”病源。

1910年,哈爾濱爆發了近代歷史上最可怕的一次鼠疫,6萬人的生命在短短一週內被吞噬。一位中國醫生站了出來,他就是中華醫學會創始人、北大人民醫院的前身北京中央醫院第一任院長伍連德博士。

當時日本醫生懷疑瘟疫是由老鼠傳播的,但解剖了上百隻老鼠也沒有發現鼠疫桿菌。伍連德博士到達災區後,沒有像日本醫生一樣去解剖老鼠,而是來到患者之間,問病史、看患者、認真觀察,最初推斷出一個大膽的設想:這次鼠疫不是普通的跳蚤叮咬傳播的鼠疫,而是飛沫傳播的肺鼠疫,危害更嚴重!

這個觀點沒有人支持,而伍連德又做了一件讓世界震驚的事情,解剖了一個因鼠疫去世的女患者屍體,果然發現了鼠疫桿菌!這是東北乃至全中國境內第一次符合現代醫學的屍體解剖。

伍連德博士又用極大的勇氣堅持隔離患者、火葬所有鼠疫感染死者,才最終控制傳染源。伍連德博士也因為他的貢獻,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提名的科學家。

“洞察”是醫學發展的金鑰匙,劉健教授感悟道,“醫生的洞察需要去了解病史,通過患者的故事去尋找蛛絲馬跡,通過檢查來了解疾病背後的信息,但最終是醫生都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把這些信息真正轉化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策略。”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2

醫生的洞察力為醫學帶來新方法

提到心臟介入治療,不得不提到一個人。1977年9月16日,德國醫生安德魯•格林特茨實施了世界首例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成形術,即通過微創技術,送入球囊導管到達冠狀動脈的狹窄處,通過球囊的擴張,讓狹窄的血管重新變“粗”,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

38歲,當時這個患者和醫生處於同樣的年齡。在此之前,冠脈病變只能進行搭橋手術,開胸手術創傷大,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這位年輕的德國醫生思考如何用微創方法解決冠脈問題,在自己家的廚房裡發明了球囊導管,又和很多工程學者一起改進了球囊,在經過體外和動物實驗,下肢動脈球囊成形術,開胸直視下的球囊成形術,最後才完成了上述文中提及的開創性治療。

格林特茨醫生1985年因為飛機失事去世,而這位經過球囊擴張手術存活下來的患者,現在仍然存活在世上。2017年他接受採訪時說:“40年前如果醫生沒有給我做這個手術,你完全不能想象我現在還活著。”

1987年,第一款金屬裸支架發明,然後又誕生了藥物洗脫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

心臟介入醫學的每一次重大創新,正是因為洞察到現有技術的不足,才會深入思考如何解決。劉健教授表示,醫學的洞察是基於患者需求,通過自己的創新,找到臨床解決方法。洞察,為臨床醫學帶來更為精進的思維與技術。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3

診斷需要綜合症狀、檢查等諸多證據

精準治療是冠心病介入的“制高點”,而要做到精準治療,首先要進行精準診斷。

美國,費城,一位50歲的男性,因為胸部不適到醫院檢查,冠脈造影檢查顯示是典型的左主幹開口鷹嘴樣病變。醫生毫不猶豫地為患者做了搭橋手術,但術後僅一個月,橋血管就發生了閉塞,於是患者又做了二次搭橋。不幸的時,僅僅過了一個月,橋血管又堵了!

無奈之下,患者轉入了華盛頓總醫院,再次做造影檢查,檢查結果和最初冠造結果是一樣的。而劉健教授的導師加里•明茨教授為患者做了血管內超聲,萬萬沒有想到:患者並沒有左主幹開口病變,這僅僅只是一個因為左主幹血管成角走形角度原因導致冠脈造影結果的誤讀!

眼見就一定為實嗎?劉健教授認為,雖然冠脈造影被認為是目前診斷冠狀動脈病變的“金標準”,但依然有其侷限性:左主開口因為解剖走形的原因,冠脈造影往往不能準確判斷。而造影對於斑塊性質是否穩定,究竟怎樣分佈等問題也提供不了精準的信息。

冠脈腔內影像學及生理學技術大大彌補了造影的缺陷。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簡稱OCT)、血管內超聲(簡稱IVUS)、血流儲備分數(簡稱FFR)是心臟介入醫生的“第三隻眼”,劉健教授形象地比喻,“相當於把我們的眼睛放到了血管裡面,可以看清血管裡是否有病變,病變的程度怎樣,是否穩定”,為醫生制定手術策略提供了一雙“慧眼”。

“醫生要綜合患者的症狀、心電圖的輔助檢查結果,以及影像學證據,來找到對患者最合理的治療方案。最終,把醫生的洞察轉化為仁醫仁術,造福患者。”劉健教授總結道。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4

學習對醫生來說是一輩子的事

出身醫學世家,80多歲高齡的母親一直是劉健教授的榜樣。母親每週還在出門診、參加查房,出席學術會議,關注最新的學術動態。母親堅韌的精神始終鼓舞著劉健教授。

“學習對醫生來說是一輩子的事。當醫生其實是一件挺‘艱難’的事,從小要爭當學霸才能考進醫學院,學習五六年甚至八年後才能畢業,工資少、工作多、壓力大,而醫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必須得每天持續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術。”劉健教授表示,醫生必須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見識,擴大認知邊界,才能擁有更高的醫學洞察力。當你擁有洞察力,仰望星空,也許別人看到的僅僅是星星,而你看到的是整片星雲。

劉健教授也不斷鼓勵即將上高一的兒子未來去學醫,“醫生是一個特別職業,她讓你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尊重和感激;她讓你有機會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挽救生命於旦夕;她不斷地督促你精進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創新,追求擁有造福患者的更高理念和技藝。”儘管醫生工作也面臨種種壓力,但是治病救人帶來的幸福感,挽救生命於旦夕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醫生前行最根本的驅動力。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5

醫生要站在患者立場上

做好醫生,需要用“慧眼”進行觀察,更需要“用心”進行交流。

從醫25年,劉健教授深深地感受到,“臨床醫學的根本是做人的學問,人和人之間的平等、真切和有效地交流是臨床醫學的核心。”劉健教授舉例說,

每次當他做完冠脈造影來到導管室外面與家屬溝通時,面對生死抉擇,家屬的焦慮,求助,感激,茫然,不解,甚至是怒火,這些情緒都需要醫生面對,醫生要和家屬達成共識,得到他們的支持,怎麼辦?關鍵在於你是否站在了患者的立場上。所以,換位思考,擁有同理心很重要,同時,良好的講述能力和溝通技巧,也是對於“好醫生”的要求。

目前,患者做完心臟支架術出院後,院後隨訪和管理是非常薄弱的環節。“放了支架能不能坐飛機?”“放了支架能不能做核磁?”“猝死時應該怎樣急救?”……類似這樣的問題,劉健教授被諮詢了無數遍。為了更多、更好地服務患者,“健哥說健康”微信公眾號兩個月前正式上線了,準備每週三期的音頻和文字內容,對劉健教授也是不小的挑戰。他自嘲地說,“現在我也要做節目了”,每週他必須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策劃內容、精心編輯、錄製音頻,目前推出的內容已經近30期,而這種責任與擔當,對於忙於臨床工作的醫生無異於自討苦吃,但是,醫生就是在不斷吃苦中得到昇華和精進。

患者的反饋五花八門,“健哥說,我睡覺前聽,睡得快;上廁所聽,排得暢”,“一聽您的聲音,我就覺得踏實、可信”,患者的認可,患者能從中受益,這是鼓勵和鞭策劉健教授堅持把“健哥說”微信公眾號長期辦下去的動力。

醫生要治的是缺血嗎?是病變嗎?都是,也都不是。在劉健教授看來,“我們根本要治的是患者整體。要把患者整體的思考,整體的治療,才能使患者從中獲益,達到真正的仁醫仁術。

醫生要慧眼觀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醫生五句話讓你讀懂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