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平型關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

陳士榘,1909年出生於湖北武昌黃土陂,當時正值清朝末年,幼年的陳士榘只好在村子裡的私塾學習,但最終還因為家境貧困輟學。

他在平型關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

1925年春,陳士榘經人介紹到湖北省沙洋縣沙洋鎮"萬鎰生"雜貨店鋪當徒工,每天晚上只能睡在庫房硬邦邦的木板上,而且天不亮就得起來擦櫃檯、掃地、下門窗板。早上營業後,還要擦洗水菸袋、煤油燈罩,燒水泡茶招待客人,卸貨、倒貨,整天累得暈頭轉向,但吃的卻是殘羹剩飯。

陳士渠意識到自己的人生不能就這樣過去,於是1927年初,在家鄉參與組織農民協會,同年赴武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中共湖北省委舉辦的學生軍事訓練班學習後,編入了武昌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從此陳將軍長達幾十年的革命生涯就此開始。

他在平型關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

1927年9月,陳士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隨部隊到達井岡山。10月,成功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陳士榘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排長、第3縱隊副大隊長、縱隊司令部參謀,紅1軍團第12軍1縱隊參謀處處長、第34師參謀長,軍團司令部作戰科、偵察科、教育科科長,軍團教導營營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曾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參與指揮溫坊戰鬥,殲國民黨軍4000餘人,取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一次重要勝利。1934年10月,陳士榘隨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征。遵義會議後,曾指揮教導營和軍委工兵隊聯合在貴州的茅臺鎮架起兩座浮橋,為紅軍"四渡赤水"提供了工程保障。到達陝北後,任紅4師參謀長,紅30軍參謀長、代理軍長,紅1軍團隨營學校校長,曾參加直羅鎮戰役。

他在平型關打破了日軍不敗的“神話”!

雖說陳士渠將軍一生打了很多勝仗,但有一仗卻不得不提,它就是——平型關大捷。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號稱要在幾個月內佔領整個中國,由於當時國內的抗日軍隊裝備有限,確實不是日軍的對手,節節慘敗,但1937年9月的一戰卻狠狠的打了日本人的臉。當時時任八路軍115師343旅參謀長的陳士榘,參與組織指揮所部參加了平型關戰役,經過一天的激戰後,共殲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品,一舉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全民族的抗日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