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事業單位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備戰三大攻略

2018事業單位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備戰三大攻略

2018事業單位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備戰三大攻略

事業單位考試的到來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無論是細雨紛飛的四月,還是雪花飛舞的寒冬,亦或是果實飄香的金秋。

事業單位備考的週期總是毫無規律,有唐山市直浩浩蕩蕩的兩個月,也有一週之內筆試、面試統統搞定的路北區。

如果,你還在等著出了公告再備考事業單位,那你基本上就是“裸考”了。

如果,你還在等著出了公告再備考事業單位,那你基本上就是與事業單位無緣了。

說到事業單位考試,必然離不開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必考模塊。說到言語理解與表達,必然離不開那句“言語虐我三千遍,我待言語如初戀”的無奈訴說。言語理解與表達是事業單位考試中諸多考生感情最矛盾的模塊,自以為學習漢語二十餘載,拿下言語理解不在話下;自以為所答題目信心滿滿,可是答案卻頻頻打臉。

面對這一讓人慾哭無淚的模塊,我們該如何備戰呢?

一、 抓規律,握方向

與國考和聯考不同,事業單位考試的出題形式並不穩定,題量也並非固定。以2017年河北省直、唐山市直以及唐山各個縣區的事業單位為例,2017年河北省直事業單位言語的題量是45題,而唐山市直與各個縣區言語模塊的題量出現了20題,17題,15題,6題等各個不同的題量,言語具體題型的考查更是不盡相同,而考查形式也單選、多選和判斷題均有出現。

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反覆研究自己所預計報考事業單位的考試真題,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題,瞭解自己所報考區域的事業單位考試的題型、難度以及變化趨勢。只有掌握自己所報考區域的言語出題規律,才能更好地備考,才能事半功倍。

二、 拋語感,抓方法

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對於很多考生而言最大的難點是對於答題方法的忽略,對於語感的過度依賴。因為多年語言能力的積累,讓很多考生忽略了言語理解與表達作為事業單位考試題目也是講究方法的。

言語理解與表達裡涉及多個考查知識點,比如對於文段主要意思的把握,比如對於作者意圖目的的判斷,比如對於文段細節的查找等等。每一個題型都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方法,如果考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單純的憑感覺做題,就會造成嚴重的錯誤,尤其是考查題量比較多的題型。

【例】城市好比一個巨大的海綿,勞動力就像城鄉之間流動的水,當經濟處於上行期,經濟擴張會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當經濟處於下行期,經濟衰退又將這些勞動力擠回了農村。正是中國城鄉二元結構所引發的海綿效應,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發揮著就業緩衝器的作用。但這種海綿效應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就是農業剩餘勞動力要向城市進行轉移。”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這種海綿效應是不可持續的

B. 城鄉二元結構減弱了經濟衰退的影響

C. 不能過分依賴海綿效應的就業緩衝作用

D. 農村勞動力不應成為經濟衰退中的犧牲品

以上題為例:同樣的例題,我換成另外一種事業單位最常考的“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答案就會是A與例題中“這段文字意在說明”的答案C完全不同。可是,試問多少考生曾經默默的認為這樣兩種問法答案都是一樣的。

因此,各位考生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備考階段,一定要掌握每一種言語題型的做題方法,切忌靠語感做題。

2018事業單位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備戰三大攻略

三、 刷歷年考題,提效率

在掌握了基礎的言語做題方法之後,考生還需要反覆的練習,不斷強化方法的使用。而方法強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題海戰術”。雖然“題海戰術”對於語言能力提升而言意義非凡,但所謂的“題海”也絕非是簡單地多做題,是講究策略和方法的。

我們都知道,在唐山事業單位2個小時的考試中,考生需要答題的題量在130-160題之間,這也就意味著每道題目的平均做題時間只有幾十多秒,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精準的答題,“速度”和“正確率”都非常重要。

因此,“題海戰術”可以幫助考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言語理解的各種題型,優化這些題型的解題方法,在保證正確的前提下,提升做題速度。

2018,讓我們一起備戰言語!

2018事業單位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備戰三大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