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對中國農民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啓示

3月22日,隨著有瘋狗之稱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大筆一揮,中美貿易戰開打,其中,中國的反制措施中出現的字眼最多的就是大豆,大豆乾嘛用?榨油和養殖飼料用,具官方數據顯示,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佔國內消費總量的三成還多,中國加徵25%的關稅後,美國根本賣不起,由此造成的缺口怎麼辦?只有兩個方法來彌補,一,有可能從其他國進口,但成本會增加,二,提高國內大豆的收購價格來刺激農民擴大種植面積,這樣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國內的大豆價格普遍升高便成定局,由此,農民的商機來了,多種大豆多養豬,為啥還要多養豬呢?因為蛋白飼料豆粕在養殖環節中佔的比重很大,大豆的短缺和價格的拉伸也會造成牲豬價格的暴漲,起碼短期會是這樣。

當然,影響種植業和養殖業效益的因素有很多,但價格是第一位的,起碼價高好賣。

本人的理解水平有限,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