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張愛玲

為什麼有人說,人至中年,忽然就孤獨起來。

我的最真實的感受啊,人啊,身體是比精神顯老的。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笑,四十歲前人找病,四十歲後病找人。

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有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步入中年,不會覺得自己老,你不願意承認,或者說你根本沒有意識到。

只有當你打完一場球,累得半死,睡一覺,第二天早上起來依然恢復不過來的時候你才意識到自己不像年輕時候那樣了。

當你喝完一頓大酒喝醉了,然後第二天一覺醒來頭還疼,疼了三天,還誰不好的時候,你才意識到自己身體不像年輕的時候了。

但絕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

他們依然按照年輕的時候的生活在揮霍自己的時間,但是當身體不能支撐過去的這種生活習慣的時候,大家才會意識到原來身體已經開始慢慢變老了。

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中年男人在想什麼,想的就是怎麼身體就不如以前年輕的時候了呢?

曾經懵懵懂懂的少年,似乎一夜之間就變了性子,躲著酒局,躲著各種娛樂。晚上也會出去,還是很喜歡聊天,不過也會分對象。

當年三杯酒下肚三山五嶽盡是知己的勁頭,如今看來很是傻逼。

我之前看過一些數據:

加拿大精神分析學家 Elliott Jacques 曾對這時期的狀態有過一個籠統的解釋,並冠上了一個有些嚴重的術語“中年危機”。

有人認為,為了證明自我的存在價值,這群人時常會有怪異超常的行為。婚外情就是其中一種,其餘具有象徵意義的做法還包括,買跑車、植髮、尋找年輕的女友。

一些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年紀較輕時就換工作的人,不太容易在中年時遭受危機。

但另一份調查數據則顯示,34 歲至 42 歲的職業經理人有 80% 都不能倖免。

普林斯頓大學的漢內斯·施萬特博士在 2013 年發表的 “Unmet Expectations” 研究報告中指出,相比於中年人,年輕人樂觀、甚至過度樂觀,再老一點的人心態平和,而中年人更多的是遺憾。

他們有事業、有家庭,但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還能要的更多,或者猶豫於是否要安於現狀。

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目前來看中年男人最愛做的兩件事:

一、懷念過去。

時不時就愛說說之前和同學在一塊的大學時光,怎麼追女孩,怎麼談戀愛,有多少青春往事可以懷念。

過去青春的那幾年往往是想不起來有多少故事,都是在離那段時間越來越遠的時候,腦袋裡像過電影一樣。什麼都能想起來了。

記得我在清華大學當老師的時候,每天都可以帶學生們去草坪做遊戲,美其名曰課堂實踐教學拓展,那時候不管說個什麼話題大家都會哈哈大笑,那時候的北京的藍天格外的藍。

二、喜歡教導年輕人。

沒事就愛給他們講講局勢,講講發展,習慣了主位就坐,記得了一些高級幽默。

端起酒杯看年輕人們的誠惶誠恐,端起架子看他們的戰戰兢兢,一方面驚覺好像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一方面暗自竊喜自己原來也有今天。

沒事就愛在小事上教導年輕人。告訴他們,自己之前怎樣怎樣,在新浪工作的時候 ,自己不愛注意細節,不和同事溝通。後來和同事相處之後才發現大家對我之前有著很深的誤解。

然後我語重心長的告訴我手下的年輕人,是不想讓他們像我當初那樣。

總之,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傳授一些人生小道理。

中年之前,你還經常應酬甚至有時候夜裡回家,

中年之後,你基本一兩個月才在外面吃頓飯而且基本都是老朋友,

中年之前談點什麼事兒喜歡在飯桌上,

中年以後談點什麼事兒喜歡在公司甚至電話裡

中年之前和朋友聊天兒經常用的詞是:下一步,

中年之後和朋友聊天兒最常用的是:你還記著那年.....

中年之前捯飭捯飭還能經常冒充30歲出頭,

中年之後已經不止一次經歷過“大叔您什麼歲數啊?”“你看呢”“40多了吧”“哈哈”這樣的尷尬對話,

中年之前基本不考慮任何人的健康問題,

中年之後經常會考慮母親的健康,其次也會考慮自己,

中年之前朋友越多越好,

中年之後大浪淘沙,朋友就這些真挺好。

一提到中年,很多人都會想的比較喪。

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但是我還是想講一個比較勵志的故事:

我一哥們兒,原來也是特典型的文藝青年,然後變成文藝中年,謝頂是標配,老婆沒感情,孩子不懂事,父母還添堵,工作也不順,天天被人排擠。

那陣子沒事兒就找我們喝酒抱怨,聊到情深處還掩泣,喪的不行不行的。

然後,哥們兒不是有個工作,其實是因為早年運氣不錯,別人創業時帶上了他,混了個聯合創始人身份。最後雖然被趕出公司,但成功套現,拿了一大筆錢。

現在可精神了,換了大房子和大車,老婆沒敢換,但對他好多了。生活不愁了,現在每天都在琢磨追求當年失落的文藝夢想,立刻就不喪了。

所以啊…無論現在已到中年還是未到中年,都應該努力提升經濟水平,它可以緩衝年紀給任何人帶來的壓力感和危機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癒中年帶來的困擾和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