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一民族飽受戰亂之苦,如今自稱是中國人後裔,想回到祖國懷抱

世界上有不同的種族、語言膚色,這些不同人其實都是古代慢慢衍變而成的,比如阿拉伯人有一個分支,叫做德魯茲族,這個民族如今大約有100人口,主要分佈在中東地區。

德魯茲人比較分散,並沒有自己的獨立王國,主要是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等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這些地方近年來經歷許多戰爭,飽受戰亂之苦的德魯茲人,一直在尋找出路。

中東一民族飽受戰亂之苦,如今自稱是中國人後裔,想回到祖國懷抱

經過德魯茲人的仔細探索,最終他們得出一條結論,自己竟然是中國人的後裔,這樣的結果自然讓他們欣喜若狂,因為能跟中國扯上點關係,或許可以來中國“尋親”了。

對於德魯茲人的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呢,中國方面的歷史專家,也曾作出考證,最終證明德魯茲人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並非空穴來風,追溯歷史還真有一點淵源。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自古以來都是個多民族國家,不知從何時開始,就形成一個古代名族叫回鶻(hu),又叫回紇(ge),據說這個民族就是如今維吾爾族的祖先。

中東一民族飽受戰亂之苦,如今自稱是中國人後裔,想回到祖國懷抱

歷史上的回鶻人主要分佈在新疆地區,內蒙古、甘肅等地區也有一些散戶,自古以來朝廷並沒有太在意這些民族,任由其自行發展,古代回鶻人通行回鶻語,後來又用突厥文字,到最後也用漢字了。

回鶻人最歷史上跟漢人最接近的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回鶻人曾派兵幫助唐朝平定叛亂,後來就跟唐朝保持聯繫,有不少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而回鶻人也一直生活在中國的領土上。

後來到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一支部隊,一路殺過來所向披靡,許多回鶻人就這樣被他收編了,後來這些部隊一直向東擴展,佔領過今天的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地區,後也死傷慘重。

中東一民族飽受戰亂之苦,如今自稱是中國人後裔,想回到祖國懷抱

旭烈兀撤退回來時,據說留下不少傷病在當地,有些人無法逃走,死的死傷的傷,散落了一地,而這些無法回去的士兵,據說日後變成了如今德魯茲人的祖先,其實他們就是中國古代的回鶻族人。

如今在中東地區的德魯茲人,甚至還保留了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跟當地阿拉伯人的習俗格格不入,比如德魯茲人的信仰中,有儒家思想,他們不封齋、不行割禮、不朝聖,還有上香祭祀祖上的習俗,跟中國比較像。

中東一民族飽受戰亂之苦,如今自稱是中國人後裔,想回到祖國懷抱

如今的中東地區普遍戰火,在殘酷的戰爭之下,德魯茲人的生活十分艱苦,甚至隨時有被炮彈襲擊的可能,所以他們呼籲想去尋找祖先,最好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甚至把中國稱為“未來的故鄉”。

對於德魯茲人向到中國認祖先這事,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我們該不該接納他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