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北京小吃的十大传奇你听过吗?


炒肝 曾有人这样描述它:“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这炒肝儿并不炒,只不过是烩肥肠,以淀粉勾芡,里边配上一点下水,最后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这道小吃就做成了。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尝尝炒肝儿的味道,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许更好。自那以后,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语--北京的炒肝儿,缺心少肺。

茶汤 茶汤究竟属于哪朝哪代的发明,这大概谁也难说清。不过逢年过节,这茶汤便总是在庙会上一显身手。 “八宝茶汤”的主要原料是糜子面,佐以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等果料,因果料有八种之多,故也称“八宝茶汤”。旧北京时,也有小贩走街串巷边吆喝边卖的。一副担子,一头是放原料和瓷碗的柜子,另一头是在一个小火炉上放把黄铜高嘴儿壶,壶高足有三尺,擦得金光闪闪,清洁美观。

炒疙瘩 炒疙瘩在京城中也算得上是一道名吃。相传在民国初年时,在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有家叫“广福馆”的家常饭铺,店主是个姓穆的老太太,与女儿相依为命,每日卖点面。有一回和好了面没有卖完,于是穆家姑娘想了个主意,把面切成了小疙瘩,她们就用这煮熟的面疙瘩及切好的青菜、肉丝炒了炒作为晚饭,味道特别好。无心插柳之事倒巧成名吃。打这儿以后,她们卖的炒疙瘩,在京城出了名,新老主顾接连不断而来。


奶酪 在清人《都门杂咏》中有一首竹板词,绘声绘色地这样描述道:“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滑脂,寒沁心脾爽似秋。”这段小诗将那凝霜冻玉般的奶酪,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出来。作为北京风味小吃的奶酪,在历史上,原本属于蒙族的食品,即使后来奶酪进了北京,也只是仅限于元、明、清三朝的宫廷小吃,直到后来才流传到民间。

灌肠 在北京的小吃中,灌肠要算得上是物美价廉,绝对的大众化。灌肠是把淀粉加红曲灌到猪肠子里面。不过,这种讲究质量的货色现已不易吃到了,通常在庙会、夜市上您所见到、吃到的,只是用淀粉加上红曲捏成个棒槌形,切成片后上铛煎。小编在北京第一次见到菜单上有灌肠,以为是腊肠之类,就点了,结果被坑了一脸血。

烧麦 提到北京烧麦,不得不提“都一处”,相传乾隆除夕夜微服私访,看到一家小店开门,感慨地说:“在这年关当头的时候,还没关店门的酒店,京都只有你们一处了吧?就叫‘都一处’吧!”烧麦是以面做皮,以肉为馅儿,顶上捏出十八个褶,就像朵麦梢上绽开的花,所以称为烧麦。在制作上,它用小笼蒸熟,造型很美,有如朵朵莲花,吃起来皮薄馅儿大,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特殊风味小吃,本身有股子酸溜溜的味儿,对它,就如同长沙火公店的炸臭豆腐,一般外地人轻易不敢沾口,可老北京人却都喜欢喝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里,配上碟儿细咸菜丝儿或八宝酱菜,两碗下肚儿,热汗淋漓,既治感冒又开胃,别有风味。相传豆汁最早是辽国的民间食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豆汁入宫,始自清代的乾隆年间。

烤肉 在北京城内,素有“南宛北季”之说,指的是历史上在南城宣内大街的“烤肉宛”和后海的“烤肉季”。这两家馆子主要经营烧烤,不同的是,南宛烤牛肉,而北季烤的是羊肉。

糖火烧 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大顺斋的糖火烧、小楼的烧鲇鱼、万通的酱豆腐。相传远在明朝的崇祯年间,有个叫刘大顺的回民,在通州开了个小店,取名叫“大顺斋”,销售糖火烧。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间,大顺斋糖火烧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大顺斋的糖火烧在选料制作上是相当讲究的,制作的师傅们坚持面要用纯净的标准粉,油要用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产的甜桂花。


爆肚 爆肚儿能自立门户,在北京的小吃中独当一面,那还得提80多年前东安市场开业那会儿。当年,有个姓王的在市场中第一个摆出了爆肚儿摊,这就是沿袭至今的爆肚儿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