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北京小吃的十大傳奇你聽過嗎?


炒肝 曾有人這樣描述它:“稠濃汁裡煮肥腸,一聲過市炒肝香”。這炒肝兒並不炒,只不過是燴肥腸,以澱粉勾芡,裡邊配上一點下水,最後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這道小吃就做成了。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嚐嚐炒肝兒的味道,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許更好。自那以後,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後語--北京的炒肝兒,缺心少肺。

茶湯 茶湯究竟屬於哪朝哪代的發明,這大概誰也難說清。不過逢年過節,這茶湯便總是在廟會上一顯身手。 “八寶茶湯”的主要原料是糜子面,佐以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等果料,因果料有八種之多,故也稱“八寶茶湯”。舊北京時,也有小販走街串巷邊吆喝邊賣的。一副擔子,一頭是放原料和瓷碗的櫃子,另一頭是在一個小火爐上放把黃銅高嘴兒壺,壺高足有三尺,擦得金光閃閃,清潔美觀。

炒疙瘩 炒疙瘩在京城中也算得上是一道名吃。相傳在民國初年時,在和平門外的琉璃廠有家叫“廣福館”的家常飯鋪,店主是個姓穆的老太太,與女兒相依為命,每日賣點面。有一回和好了面沒有賣完,於是穆家姑娘想了個主意,把面切成了小疙瘩,她們就用這煮熟的麵疙瘩及切好的青菜、肉絲炒了炒作為晚飯,味道特別好。無心插柳之事倒巧成名吃。打這兒以後,她們賣的炒疙瘩,在京城出了名,新老主顧接連不斷而來。


奶酪 在清人《都門雜詠》中有一首竹板詞,繪聲繪色地這樣描述道:“閒向街頭啖一甌,瓊漿滿飲潤枯喉。覺來下嚥如滑脂,寒沁心脾爽似秋。”這段小詩將那凝霜凍玉般的奶酪,恰到好處地介紹了出來。作為北京風味小吃的奶酪,在歷史上,原本屬於蒙族的食品,即使後來奶酪進了北京,也只是僅限於元、明、清三朝的宮廷小吃,直到後來才流傳到民間。

灌腸 在北京的小吃中,灌腸要算得上是物美價廉,絕對的大眾化。灌腸是把澱粉加紅曲灌到豬腸子裡面。不過,這種講究質量的貨色現已不易吃到了,通常在廟會、夜市上您所見到、吃到的,只是用澱粉加上紅曲捏成個棒槌形,切成片後上鐺煎。小編在北京第一次見到菜單上有灌腸,以為是臘腸之類,就點了,結果被坑了一臉血。

燒麥 提到北京燒麥,不得不提“都一處”,相傳乾隆除夕夜微服私訪,看到一家小店開門,感慨地說:“在這年關當頭的時候,還沒關店門的酒店,京都只有你們一處了吧?就叫‘都一處’吧!”燒麥是以面做皮,以肉為餡兒,頂上捏出十八個褶,就像朵麥梢上綻開的花,所以稱為燒麥。在製作上,它用小籠蒸熟,造型很美,有如朵朵蓮花,吃起來皮薄餡兒大,味道鮮美,香而不膩。


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特殊風味小吃,本身有股子酸溜溜的味兒,對它,就如同長沙火公店的炸臭豆腐,一般外地人輕易不敢沾口,可老北京人卻都喜歡喝它,特別是寒冷的冬天裡,配上碟兒細鹹菜絲兒或八寶醬菜,兩碗下肚兒,熱汗淋漓,既治感冒又開胃,別有風味。相傳豆汁最早是遼國的民間食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而豆汁入宮,始自清代的乾隆年間。

烤肉 在北京城內,素有“南宛北季”之說,指的是歷史上在南城宣內大街的“烤肉宛”和後海的“烤肉季”。這兩家館子主要經營燒烤,不同的是,南宛烤牛肉,而北季烤的是羊肉。

糖火燒 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寶:大順齋的糖火燒、小樓的燒鯰魚、萬通的醬豆腐。相傳遠在明朝的崇禎年間,有個叫劉大順的回民,在通州開了個小店,取名叫“大順齋”,銷售糖火燒。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間,大順齋糖火燒就已經遠近聞名了。大順齋的糖火燒在選料製作上是相當講究的,製作的師傅們堅持面要用純淨的標準粉,油要用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產的甜桂花。


爆肚 爆肚兒能自立門戶,在北京的小吃中獨當一面,那還得提80多年前東安市場開業那會兒。當年,有個姓王的在市場中第一個擺出了爆肚兒攤,這就是沿襲至今的爆肚兒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