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根雕 餐飲:鹽源范林軍的成功之路

七月,假如你到大涼山的鹽源小住幾日,那一定是一件非常安逸的事情,這裡沒有外界那種沉悶的燥熱,有的只是沁人心脾的清涼。假如這個時候去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欣賞一下獨特的崖柏根雕藝術那更是一件美事。

7月25日,天氣清涼,在鹽源收藏家協會會長賀開宇先生的相約下從縣城出發來到衛城鎮楊柳橋拜訪了專門從事根雕藝術的範林軍先生。

門口“範氏根雕”四個燙金大字顯得的奪人眼目,範林軍先生早已等候在院子裡,一米六八的個頭,全身上下乾淨利落,一看就是一位精明能幹的人。在根雕展廳門口“鹽源縣奇石根藝文化研究會”的大銅牌懸掛一邊。

“腐根斷枝隨水流,一生輝煌至此休。幸遇惜才痴雕客,枯木逢春再千秋”。

創業 根雕 餐飲:鹽源範林軍的成功之路

初見範林軍先生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一位痴雕客。

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威武霸氣的關公武聖、惟妙惟肖的花鳥魚蟲、意境深遠的寫意擺件……在範總的熱情地帶領下,我們走進了他的根雕藝術展廳,滿滿的根雕作品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空氣中瀰漫著淡雅的木香味,彷彿置身於一個包羅萬象的奇幻世界。

落座於這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崖柏根雕作品間,我們深深地被其精妙所吸引,這些原本在世人眼中毫無美感和價值的枯木樹根,卻在範林軍先生的巧妙雕琢之下,如同華麗轉身,呈現出震撼人心的美感。

創業 根雕 餐飲:鹽源範林軍的成功之路

創業與根雕結緣

範林軍的辦公室,古色古香的根雕辦公桌,幾杯淡雅清茶過後,在談起與根雕是如何結緣的時候,看上去生性靦腆內斂的範林軍先生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述起他的根雕創業故事。

“我16歲來到木裡縣參加工作,從小的時候我就喜歡那些奇奇怪怪的樹根,奇石。有一天下班以後,在馬路旁邊發現了一節酷似飛鳥爛木樹根,撿回家後,經過大半夜的打磨雕刻後,做成了一件小鳥,成功後的喜悅別提有多高興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自己的根雕創作之路。

人們都說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在木裡縣我遇到了一位漂亮的鹽源姑娘她叫央章卓瑪,我們彼此深深的相愛,2010年我們終於結束了五年的愛情長跑來到鹽源縣踏進了婚禮的殿堂。剛剛結婚,為了生活開始創業,同時也為了我喜歡的根雕藝術,在夫人央章卓瑪的支持鼓勵下,我自己買書查資料學習根雕技術,親自去鹽源的高山上懸崖邊去尋找崖柏,弄回來之後如獲至寶,然後親自去動手研究,經過幾天的辛苦,一件成功的崖柏藝術品終於完工,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認為根雕藝術,是一門“奇”、“巧”結合的奇特造型藝術。是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千姿百態的枯根。經人工順應自然形態的美,通過巧妙構思,具象與抽象的創意。為了擴大自己的創業之路,更好的學習根雕技藝,我專門從福建請過專業師傅過來,成立個根雕藝術加工廠,政府有關部門驗收把手續批下來,慢慢的擴大廠房走上了正規。

誠信經營贏得顧客讚譽

我曾經賣給成都客戶一個根雕傢俱,賣給以後該客戶跟他的朋友坐在一起談論這個傢俱,說這個紫油木傢俱為什麼這麼重呢?他們就拿稱來稱,就說沒有這麼重的木料,就說這個木料是假的,當時和我通了電話非要說我的傢俱裡面灌了水泥鋼筋,當時我就什麼也不說,我就說如果是假的就給我拖轉來,然後咱們現場做個實驗,當時我賣給你是16800元,假如鋸開以後沒有水泥鋼筋,你要陪我一萬塊錢,當時當著工人師傅的面當面鋸開,結果是純天然的紫油木,沒有加任何的鋼筋水泥,當時那個老闆無話可說了,付給我26800元又買了一件紫油木傢俱高興的返回成都。經過這個事情以後呢,我們成為了好朋友,他又給我介紹很多成都的朋友過來購買我的根雕作品,現在鋸下來的那塊木料一直放在那裡作為留念。在經營的過程過中假如有客戶說傢俱需要搞維護,我會親自開車帶工人跑幾十公里去維護,不收任何費用。通過這8年的誠信經營,政府認可了我,客戶認可了我。2017年12月四川新消費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我“優質誠信示範單位”。

創業 根雕 餐飲:鹽源範林軍的成功之路

餐飲,根雕一個都不能少

“民以食為天”,我的夫人央章卓瑪非常支持我的根雕事業,同時也為了生活的更好一點,2010年我們租場地,租房子開了一家“範哥生態餐廳”,剛開始的時候生意很冷清,但是我們一直堅持不放棄,因為我們賣給顧客的豬肉是不用飼料的,蔬菜是不打農藥的,我相信憑著我們的一路誠信經營,生意一定會好起來的。外地來瀘沽湖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由於我們的飯菜物美價廉,場地可以一次性容納1000人左右的團餐,我們的土特產鹽源蘋果,花椒,芒果乾……乾淨衛生,可以先嚐後買,這樣下來贏得了遊客的讚譽和口碑。隨著去瀘沽湖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旅遊公司看中了我們,主動找我的夫人央章卓瑪談合作,現在每天有20多輛旅遊大巴幾十輛私家車來餐廳就餐,附近的村民可以把加工好的土特產拿過來出售,遊客高興了,村民高興了,從而帶動了附近村民的經濟。2018年2月四川省質量監督品質管理中心授予我們餐廳“四川省綠色生態餐飲單位”。

創業 根雕 餐飲:鹽源範林軍的成功之路

崖柏根雕一直做下去

八年的辛勤耕耘積累了不少的崖柏根雕經驗,在範林軍看來,崖柏根雕必須注重傳神,不求形似和逼真,以求意境為上,以表現作品自然天趣為妙。他認為,根的作品不需依附在其他物品上,在於立意構思,情趣風格手法上完全獨立,從而使根的藝術步入藝術殿堂,以獨特的藝術贏得人們喜愛,它奇,奇的令人咂舌,又那麼不容置疑,它巧,巧的使工匠自愧弗如,又巧的使那麼和諧成趣,曾經昔日的根雕藝術視為雕蟲小技的民間把玩,如今猶如陽春白雪,走進千家萬戶,登上藝術殿堂。談起自己的未來時侯,範林軍臉上洋溢出純真的笑容,緩緩地說,自己將以鹽源特有的崖柏資源為依託,更好地發揚工匠精神,打造更多的精品根雕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根雕,欣賞根雕,收藏根雕,認識根雕的獨特價值,把根雕藝術傳承和發揚下去。(文圖/楊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