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看臨沂「老」商城的「新」面貌

山東省臨沂市以臨沂商城和臨沂物流為依託,走出了一條以商貿業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路——如今,臨沂商城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市場集群,並加速向國際化、電商化、集約化升級轉型。

改革開放40週年:看臨沂“老”商城的“新”面貌

沂蒙精神貫穿藝術創作始終,商貿帶動物流 物流支撐市場

近年來,在臨沂市蘭山區面積31平方公里的現代商貿城核心區——臨沂商城裡,臨沂市財政統籌省、市級財政資金150億元,興辦起了汽摩配城、家電廚衛城等一大批專業市場。

“在臨沂商城,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來到臨沂,當地人總會這樣自豪地告訴你。記者瞭解到,臨沂商城商品種類涵蓋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園林機械、勞保用品等27個大類、6萬個品牌、200多萬個品種,基本覆蓋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主要門類,形成了專業細分、種類齊全、特色鮮明的商貿批發市場集群。 

臨沂商城的壯大不斷為該市注入著新的活力。2017年,臨沂商城已擁有商鋪和攤位6.5萬個,經營業戶5萬餘戶,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實現市場交易額4550.76億元。 

改革開放40週年:看臨沂“老”商城的“新”面貌

中央媒體記者採訪王士嶺

龐大的商貿市場規模催生了臨沂市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最初通過客車頂部託運以及設立託運部負責承擔貨物配載等的物流業態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臨沂,可以說是商貿帶動了物流,物流反過來支撐起了市場。”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士嶺感慨道。 

王士嶺介紹說,蘭田集團參與投資組建的金蘭現代物流基地是臨沂市最大的物流基地之一,總投資9億元,分為運力、分撥、倉儲、信息及生活服務五大中心,現入駐物流公司經營業戶500餘家,從業人員6000餘人,日進出車輛8000餘次,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級以上網點,物流總額600億元。 

金蘭現代物流基地的建成運營標誌著臨沂物流業開始走向專業化。隨後,天源物流、華星物流等物流園區相繼建成投入使用,臨沂市初步形成了“物流天下”的發展格局。 

改革開放40週年:看臨沂“老”商城的“新”面貌

600公里以內次日到達,1500公里隔日到達,3000公里以上3—7天到達,物流價格比全國平均低20%—30%……如今,臨沂市已經形成了輻射全國、週轉快捷、方式靈活的龐大物流體系。2017年,臨沂商城有物流園區24處,物流公司、經營業戶2374戶,從業人員2.4萬人,擁有配載線路2000多條,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總額為6709.78億元。 

在李輝這樣的臨沂商城商戶看來,便捷的物流體系和低廉的物流成本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樣重量的貨,我從濟南發到哈爾濱需要10塊錢,但從濟南發到我們臨沂,再從臨沂運到哈爾濱只需要8塊錢,而且速度還更快。”李輝舉例說。 

在臨沂市,物流週轉快、成本低得益於貨源充足、配貨速度快。“根本不需要大型停車場,車輛在一天之內肯定能找到貨源,貨物運輸基本可實現零庫存,當天配貨、當天發貨。”王士嶺說。

“臨沂商城發展起來後,還輻射帶動了全市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為百姓提供了大量創業就業的機會。”臨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春仲介紹,如今,臨沂基本形成了“建一個市場,帶一批產業,富一方百姓,興一座城市”的局面,形成了蘭山、費縣板材生產基地,臨沂工業園、李莊家電工業園等一系列生產加工基地和園區,同時,促進了全市會展、金融、倉儲等現代服務業的蓬勃興起,解決了10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

國際化的“網上臨沂商城”

“隨著對商城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們意識到,臨沂商城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李春仲說,去年以來,臨沂市委、市政府將臨沂商城建設作為臨沂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內容,提出建設好國際商貿城、老商貿城、海外商城和網上商城“四大商城”的基本思路,旨在加快臨沂商城轉型升級,讓昔日的“硬名片”持續煥發新的生機。 

2015年9月,臨沂市政府設立了3億元的臨沂商城發展專項資金,對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業、市場改造、會展經濟、人才培育等予以重點扶持;為推動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市財政從全市產業引導基金中拿出5億元,設立臨沂商城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發展基金,通過臨沂商城跨境電商創業園,實施電商化改造工程,完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培育“網商+電商+電商服務商”的電子商務發展生態鏈,打造電子商務發展的創業孵化基地。

2017年,為進一步推進商城國際化,市政府決定再追加3億元臨沂商城發展專項資金和5億元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發展基金,為臨沂商城加快邁向國際化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除了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臨沂市財政還創新投入機制,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臨沂商城控股集團,將涉及商城的國有資產劃歸商城控股集團統一管理,具體負責中國臨沂國際商貿城建設管理運營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等工作,在理順體制機制的基礎上,形成了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協同發力的格局。

政策和資金的持續傾斜令一座國際化的“網上臨沂商城”開始嶄露頭角。李春仲介紹,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電商園區11處、各類電商平臺44個,發展網上商戶4.5萬戶,電商從業者12萬人,商城70%以上的市場商戶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商品銷往海外多個國家。

“如今,搭上了臨沂商城國際化、電商化的‘順風車’,‘新明輝’成了更大的受益者,利潤較以前翻了幾千倍。”李輝說,近年來,“新明輝”率先在國內成功實現了由線上“新明輝商城”與線下“新明輝勞動防護體驗店”為基礎的“雙平臺O2O”經營模式,針對前臺客戶的訂單及諮詢設立商城後臺工作平臺,提高了員工工作效率,擴大了經營範圍,成為公司銷售額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改革開放40週年:看臨沂“老”商城的“新”面貌

李春仲介紹,近年來,臨沂商城以“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國家和地區為重點,佈局海外,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不少物流公司也開始在“一帶一路”國家建設海外倉。

“由於臨沂的物流方便、商品價格實惠,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在我們這裡設置了業務代辦處。”王士嶺說,臨沂商城正實現從“買全國、賣全國”到“買全球、賣全球”的轉變。

目前,臨沂商城已佈局海外商城、海外倉等12處,並逐步建立起了以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統為支撐的商貿物流園區雛形。預計到2020年,佈局海外的臨沂商城、海外倉、營銷服務機構將達到近50處,帶動臨沂商城新增出口2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