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鴻儒李因篤

关中鸿儒李因笃​ 李因篤(1631-1692)字子德,號天生,名癢生,薛鎮韓家村人。《清史稿·儒林一》載:李因篤“博學強記,貫串註疏,舉博學鴻儒,授檢討,未逾月,以母老乞養,昭許之。母歿,仍不出。因篤深於經學,著書立說,顧炎武稱之曰:毛、鄭有嗣音矣!又著春秋說,汪琬亦折服矣。”史載,其先世為鹽商,父親李映林“以文補邑諸生”,為明末東林黨領袖馮從吾的得意門生,曾參加反宦官權貴的學術團體復社,是位封建愛國知識分子,惜於27歲因病英年早逝。崇禎七年(1634年),李因篤三歲。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富平,李祖母率族人80餘人登樓自焚,只有李因篤兄弟與母客居外婆家(本縣宮裡鎮董村)倖免於難,相依為命。這是李因篤少年時代生活的最大變故。小因篤聰慧的令人喜愛,外祖父多施禮教,因篤承父遺命,在外祖父培養指導下,七歲開始攻讀孔孟經典,聰穎過人,“八歲能文,出語驚人”,十一歲應縣試,奪得第一,入邑癢,人稱“神童”。傳說中李因篤精通詩詞歌賦,外祖父引其拜謝恩師,師測其學,從未難倒因篤,一時“神童”廣為流傳。李因篤自幼飽學,立志學成志士,18歲即遊學關中。尋訪志同道合師友,專心研究經、史、詩、文,不願通過科舉考試求得一官半職。華陰王山史、周至李二曲、眉縣李雪木,與他們不謀而合,十分投機,研討學術理論,切磋詩文,以“林下隱逸”歷遊世外為標榜,避免與官場接觸。除王山史、李二曲,還與三原的孫豹人常聚,三李一王,時譽不受清廷籠絡的“關中四君子”。1658年,李因篤被某道尹(官名)聘為家庭教師,隨道尹全家從丘原(內蒙古河套平原)至雁門。1663年在雁門,結交了當時著名的反清復明活動家、思想家、學者顧炎武。炎武在抗清失敗,身經“天崩地陷”之鉅變。李因篤深仰大名,二人結為至交。矢志反清復明,提倡經世致用之學,留意天下郡國利病。他與炎武曾潛入北京暗祭明崇禎之遺陵,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民族氣節。其間因篤在代州陳上年家中又當家庭教師。不久,陳上年調往雁平道,李亦隨往,他不斷研究六經及名儒著作,名噪一時,騷人詞客,趨之若鶩,門庭若市。此間又結交了著名學者傅青主、屈大鈞。因篤36歲時,因陳上年離職,李因篤返秦。39歲時李因篤再出潼關,過河南、下揚州,又南遊湘、鄂、楚。“三藩”作亂,李因篤避遊鳳翔、延安等地。李因篤遍讀經史百家,刻苦自學而成為一代文學大師、思想家。人們稱譽他為明清時期“四大名儒”之一。他才思文彩過人,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康熙十七年(1678年)因篤年四十八歲,被學界譽稱聞名全國的“關中四布衣”之一,朝廷為緩解民族矛盾,招攬人才,授其翰林院檢討,李因篤婉辭不從,欲以死相抗,上乞終養,具呈吏部37次。康熙為其言辭所惑,允歸故里。因篤離京之日,京師士大夫競相送行。1684年李因篤已五十四歲,應聘為關中書院講學。盛夏母喪,親友1萬多人送葬。此後,又應邀去岐山講學。晚年外出不便,即在家鄉辦學,家鄉人慕名送子投學,因篤一邊授文,兼以詩詞為樂。1689年因篤58歲,因病偏癱,仍筆耕不止。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一代著名學者離開人世,終年62歲。卒日,追諡“文學先生”,葬明月山下。李因篤一生安貧樂道,刻苦讀書,執教著文,孜孜不倦。其主張理學以經學為本,學而為政所用。當時學者稱他是“可師之人”。他盡畢生精力與才能,成就音韻學,堪稱當時權威。他提倡唐詩之風,以杜詩為宗,並擅長五言排律,被推為一代之首。顧炎武贊他為詞壇“飛將”。他主張教育人們愛國守法,用人以德,取人以行,勿用人以言,主張多學然後為聖人。李因篤身為布衣,卻被朝野譽為“關西夫子”,證明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國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詩詞歌賦,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筆寶貴的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