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我们的根

汉字是我们的根

(作者)拙诚学堂讲师:胡明英

新锐传统文化研究学者

擅长汉字溯源与解构

近来接触了几位家长朋友,谈起“国学”来都是眉飞色舞,兴趣十足的样子。尤其得知本人是一位少儿国学讲师后,不管孩子在做什么都要立马扯过来,让其摇头晃脑地背一段《三字经》之类的文章,大秀一把“国学根柢”。

通常情况下,我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绝不打击孩子学习的热情。然而对于什么是“国学”,应该给孩子选择国学中的哪些内容来学习,是家长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的。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一词不再束之高阁。然细谈之下,许多人对于“国学”的认知局限于《三字经》《论语》和唐诗之类;对于学习方法的认知,也局限于传统的吟诵。实则不然,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岂是某本著作或某种文体便能一语概之的?

如果非要给“国学”下一个定义,我想它一定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是一门能让我们获得多方面能力提升的的学问。学习历史故事,可以梳理朝代脉络,获得以古鉴今的能力;学习民俗文化,可以了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获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能力;学习诗词作文,可以从经典著作中体味辞藻、韵律的魅力,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由此,我们在拙诚学堂少儿课程体系中研发了《历史名典》《文化撷英》《趣作童文》等课程。但是我始终觉得,如果这些课程只是让孩子们的学识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应该研发一门怎样的课程,来为孩子们扎稳根基呢?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基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其识字、认字、写字,是每个家长都会做的事。如果有人说学汉字不重要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去反驳他。学习汉字是我们学习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怎么能说不重要呢?

然而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越容易被人忽略,汉字的重要之处,除了在于是学习工具之外,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往往多数人只将其作为工具,认为孩子能够简单的认知便可,却忽略了它历经三千多年沧桑而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

汉字,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楷书,它的演变,同样印刻着民族的历史,还涉及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古人的天地观、读书观,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于古代小朋友学什么、玩什么、辫子扎成什么样都可以在汉字中有所呈现。常常有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好动不爱学习,其实贪玩和好动都是孩童的天性,无可厚非。

至于说不爱学习,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收新知识最快、最广的阶段,不正是这一时期吗?孩子对新事物总是心生好奇的,而这种好奇是转化为喜欢还是厌恶,则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引导。对于家长来说,教孩子汉字区别于教英语、数学这些知识,它既不属于专业教学,又不属于课外辅导,一味地依靠书写练习无疑是枯燥的,而枯燥的学习方法才是孩子不爱学习的关键罢!

如果能将汉字中趣味性强的小知识与汉字的造字法结合起来,是不是能使孩子产生兴趣的同时,还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加深认同感?

《汉字魔方》带孩子玩转汉字

如果问:“汉字中笔画最少、最简单的字是什么?”十有八九的小朋友都会迅速回答出“一”。如果问:“哪些汉字中含有‘一’呢?”这个答案可就五花八门啦,每个孩子都能回答出若干个正确答案来。那就以“一”为切入点,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一”在不同的汉字中所代表的不同的意义吧!

汉字是我们的根

男子汉大丈夫,指的是男子身上勇敢、坚韧的品格,古人会以一种特别的仪式赋予男子这种品格,即束发。在“夫”字中,最上部“一”代表的是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用的簪子。

汉字是我们的根

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习惯将文字刻在竹片上,制作成竹简。在“册”字中,“一”代表竹简上用来串联竹片的绳子。

汉字是我们的根

汉字是我们的根

“末”字通常表示“最后、末尾”的意思,但其实在它创造之初,代表的是树木上树梢的位置。同理,“本”代表“树根”的位置。一棵小树苗倒立过来还能活着吗?所以成语“本末倒置”就是告诉我们不要颠倒主次哦!

在《汉字魔方》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想,什么样的知识点会是小朋友感兴趣的呢?所以闲暇之余我常常喜欢陪小朋友们玩耍、聊天,试着摸索他们的喜好。慢慢地,与颜色有关的故事,与天体有关的故事,与动物、草木、食物等有关的故事,一字一字地融入到了《汉字魔方》之中,我更期待着它们融入到课堂上每一个小朋友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