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心銘記 紅色精神永流傳——訪抗美援朝老兵曹文憲

今年84歲高齡的曹文憲,是唐河縣馬振扶村人。他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在自己漫長的人生歲月中,就數當兵的日子最難忘。每當向人講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那段崢嶸歲月,他都會感慨萬分。

千里入朝赴戎機 星夜兼程不敢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那時,無數志願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他們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勇敢地投身到壯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曹文憲便是其中一員。

曹文憲回憶,由於家庭貧困,沒有讀過書,聽說國家正在徵兵,就義無反顧地報名入伍。他剛進部隊時,被分配到了原中國人民志願軍432部隊33師404團,朝鮮戰役中,主要擔任炮兵團的給養員一職。他平時帶著翻譯去進行採購工作,有時也扛著槍炮去打美軍坦克。

“當年,我是直接在唐河參軍的。那會兒我很年輕,響應國家號召去當兵,我覺得特別自豪。參軍之後,我和戰友們從唐河出發,然後去許昌接受上級領導檢閱。在那之後,我們一連坐了7天8夜的‘悶罐車’,直接趕赴朝鮮戰場。大家那會兒都很激動,都是為了保家衛國。”曹文憲回憶道。

炮火連天燃鬥志 不忘初心保和平

在談到當年戰場上的情形時,曹文憲頗為感慨地告訴記者:“我們到了朝鮮以後,防空警報總是響,美國的飛機不分日夜地狂轟亂炸。我們經常要去爬山,有時候還要直面敵人,我自己還開過炮,打中過兩三次美軍的坦克,經常要走很遠的路。”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志願軍戰士們的信仰從未動搖過。“我記得很清楚,每當看到受傷的戰友,我們心裡都會難受,但是我們內心又都充滿了鬥志,想要跟敵人抗爭到底!”說到此處,曹文憲的眼神裡滿是堅定,“我從不後悔去朝鮮。”

曹文憲因幾年前患上了腦溢血,如今行走非常困難。然而回憶起當年自己從戰場回來後的生活時,他嚴肅地說:“從戰場上回來後,我就直接回唐河老家務農了,不想給政府添麻煩。我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自己有手有腳,我始終想要做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曹文憲每月都能得到民政部門發放的退伍軍人津貼等補貼,在家中安享晚年。(來源:南都晨報 記者 劉玲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