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心铭记 红色精神永流传——访抗美援朝老兵曹文宪

今年84岁高龄的曹文宪,是唐河县马振扶村人。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自己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就数当兵的日子最难忘。每当向人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峥嵘岁月,他都会感慨万分。

千里入朝赴戎机 星夜兼程不敢辞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那时,无数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投身到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曹文宪便是其中一员。

曹文宪回忆,由于家庭贫困,没有读过书,听说国家正在征兵,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入伍。他刚进部队时,被分配到了原中国人民志愿军432部队33师404团,朝鲜战役中,主要担任炮兵团的给养员一职。他平时带着翻译去进行采购工作,有时也扛着枪炮去打美军坦克。

“当年,我是直接在唐河参军的。那会儿我很年轻,响应国家号召去当兵,我觉得特别自豪。参军之后,我和战友们从唐河出发,然后去许昌接受上级领导检阅。在那之后,我们一连坐了7天8夜的‘闷罐车’,直接赶赴朝鲜战场。大家那会儿都很激动,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曹文宪回忆道。

炮火连天燃斗志 不忘初心保和平

在谈到当年战场上的情形时,曹文宪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我们到了朝鲜以后,防空警报总是响,美国的飞机不分日夜地狂轰乱炸。我们经常要去爬山,有时候还要直面敌人,我自己还开过炮,打中过两三次美军的坦克,经常要走很远的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志愿军战士们的信仰从未动摇过。“我记得很清楚,每当看到受伤的战友,我们心里都会难受,但是我们内心又都充满了斗志,想要跟敌人抗争到底!”说到此处,曹文宪的眼神里满是坚定,“我从不后悔去朝鲜。”

曹文宪因几年前患上了脑溢血,如今行走非常困难。然而回忆起当年自己从战场回来后的生活时,他严肃地说:“从战场上回来后,我就直接回唐河老家务农了,不想给政府添麻烦。我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自己有手有脚,我始终想要做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曹文宪每月都能得到民政部门发放的退伍军人津贴等补贴,在家中安享晚年。(来源:南都晨报 记者 刘玲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