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周總理亂世中保護下來的四件翡翠國寶,自己卻未能看到!


中國近代史上,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完美的男人,在我心中絕對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人民心中的好總理,一生為了國家鞠躬盡瘁,前赴後繼,做了無數的好事。如今,我們現在能在盛世之下,安居樂業,常邀三五翠友,茗茶論道,還是要得力於偉人的付出。但是想想也是心酸,偉人並沒有看到如今這盛世,原諒我這個年紀的人對偉人的崇拜之情。

很多痴迷翡翠的翠友,可能還不知道的是周總理和翡翠也有一段佳話,那就是翡翠四大國寶的原石“卅二萬種”。 相傳19世紀末,一位家住雲南騰衝的中國玉石商人,得到一個從緬甸勐拱礦區傳過來的消息,說最近從一個廠口裡開採出了一塊巨型石貨,名曰“卅二萬種”,其重量超過一千公斤。騰衝商人看了石貨之後,用一定數量的好木材和上等茶葉換取那塊巨型石貨,後賣給了一戶大戶人家。

此戶人家的主人當時年近八旬,本想將“卅二萬種”切割開後抓閹分給兒子們保存,孰料竟有不肖子孫放言:抓到好的咱們就要,抓到不好的就鬧,就搶! 富商一氣之下,揹著他的兒子們,秘密地將這塊原石贈送給了當地政府,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亂世時期,這塊原石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在雲南突然失蹤,失蹤之前被切成了五塊。1949年,其中四塊翡翠原石莫名出現在上海的一家外國銀行的地下金庫,險些被外國人運走。


翡翠被分割成五塊,最後失蹤的一塊據說是最大、最好的一塊,最後飄到哪裡無人可知,也無證可尋。有人認為現存頤和園的六件翡翠插屏從質地、紋路、成色都與“卅二萬種”極為接近,極可能就是“卅二萬種”的另外一塊雕成,也有人說早已流落海外,總之第五塊翡翠蹤跡至今是迷。

1954年4月23日,周恩來總理辦公室打電話給國家物資儲備局,要求第二天準時到北京火車站接運從上海運來的重要物品,並且要把物品藏在一個絕對秘密的地點。第二天,物資局的一位幹部翟維禮在軍人押送的火車上搬下了三個木箱和一個帆布袋子,存放在一個軍用倉庫內專門修建的一個秘密小房間。這時候物資局只有翟維禮和極少數的人知道。這就是“卅二萬種”。周恩來總理的命令是:嚴格保密,晝夜看守,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動用。

在文革中,周恩來有一天突然記起了這四塊翡翠,叫秘書打電話查一下情況。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的紅衛兵抄家掃“四舊”是否遭到破壞,並指示,為防不測,必須拿出一個可靠的保護方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物資局研究決定將翡翠轉移到河南某地的秘密山洞中保管。直到文革後期北京形勢穩定後運回北京,但此時周恩來總理已經仙逝了。


1982年11月9日,有關部門向國務院遞交了報告,建議將“卅二萬種”巨型翡翠雕刻成有價值的工藝品。國務院專門為此事開了會,決定將翡翠交給北京玉器廠負責,由王樹森大師帶領四十名玉雕名師設計雕刻,爭取1989年完成,向建國40週年獻禮。北京玉器廠隨即成立了神秘的“86工程”。翟維禮領著王樹森,走進了一間很大的有些神秘的軍用庫房,然後又走進那間“庫中之庫”的小房間,

翟維禮所說的那三個舊木箱子和一個髒兮兮的帆布袋,仍然完好地被儲藏在裡邊。他們非常小心地打開三個木箱和布袋,在燈光照射下,四大塊色彩豔麗的巨翠,立即綻放出了水汪汪的嫩綠光澤,紋理勻稱,通體照人,正如人們所傳的那樣,真的是“世上罕見,品第極高”。王樹森興奮得一會兒用手摸摸這一塊,一會兒又用手摸摸另一塊,他看得仔細,摸得也專心,不一會兒,他終於發現了奇蹟,就在一塊料的側面,

終於出現了四個不大的漢字———“卅二萬種”。 四十位玉雕師嘔心瀝血耗時六年,終於完成了獻禮的翡翠國寶。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在周總理的保護下得以流傳下來的四件國寶。 一號料以泰山為原型,雕刻名為“岱嶽奇觀”景觀,是一塊78釐米、寬83釐米、厚50釐米,重363.8千克的巨大翡翠。


二號料製作的“含香聚瑞”的造型和雕刻藝術,在四件翡翠作品裡,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一件。它是高78釐米、寬65釐米、厚39.5釐米的花薰,典型“京派”工藝作品。

三號料子根據其特點,被巧妙製作成了料翡翠花籃“群芳攬勝”,籃高64釐米,重87.6公斤。花籃局部的牡丹,菊花,玉蘭花,月季,山菊,懸崖菊,萱草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插嵌的茶花,梅花,海棠,牡丹花蕾點綴其中;花卉,枝葉舒展優美,呈現百花爭豔,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號料被製成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插屏“四海騰歡”,其號高74釐米,寬146.4釐米、厚1.8釐米,插屏整個畫面以中國傳統題材"龍"為主題,9條翠綠色巨龍躍海而出,是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個翡翠插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