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桂南美食,揭祕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廣西,簡稱“桂”,地處祖國南疆,北迴歸線橫貫中部。東連廣東省,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省隔海相望。廣西的南部簡稱為桂南,這裡有包括首府南寧在內的五個城市,其中就有著名的北部灣城市:欽州、北海和防城港。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欽州市是“一帶一路”南向通道陸海節點城市,擁有深水海港亦是國家保稅港的欽州港。北海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亦是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之一。防城港是北部灣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被譽為“西南門戶、邊陲明珠”。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說起欽北防廣西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這裡是廣西僅有的三個靠海的城市。北海美麗的銀灘和潿洲島,欽州三娘灣可愛的海豚,還有防城港美味的海鮮每年吸引無數遊客。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廣西海岸線綿長,海產豐富,欽北防靠近海邊,飲食上因地制宜多吃的是海鮮,各種海產品在巧手的欽北防人民手裡綻放出別樣的精彩。由於這三個城市在飲食習慣上偏向粵菜,口味清淡,喜愛鮮嫩的口感。下面就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欽北防有哪些美食:


欽州大蠔肥美,味鮮清甜,有“海上牛奶”之稱,欽州是著名的“中國大蠔之鄉”,除了大蠔,欽州也個水產豐富的寶地。欽州人民在吃方面可是非常有一手的,米粉、海鮮、小吃應有盡有。

【烤大蠔】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欽州以大蠔最為聞名,蠔的吃法多種,可炭燒,煮湯、炒食、炸食、打火鍋、姜蔥、白灼、鐵板、油泡、鮮焗生蠔等樣樣皆益,每當冬季來臨時,蠔味肥美,鮮食尤其甘甜。


【青蟹】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欽州青蟹,學名鋸緣青蟹,蟹肉味鮮美,吃時必蘸薑末醋汁來祛寒殺菌,不宜單食。具有壯腰補腎、消積健脾、養心安神之功效。

【對蝦】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對蝦是欽州四大名貴海產品之一,本地主要品種有長毛對蝦、墨吉對蝦、日本對蝦,引進品種有班節對蝦、南美白對蝦等。對蝦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

【豬腳粉】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豬腳粉 ”,豬腳粉可是欽州名氣最大的名小吃 。熬熟的豬腳肥而不膩,脆而不硬,湯料經過了調配,既保持原味有鮮美,讓人看了口水欲滴。


【蠔油香麻雞】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蠔油香麻雞是廣西欽州的一個特色菜餚。上碟時以雞骨墊底,再以雞皮蓋面覆成雞形,最後撒上炒香的白芝麻,香氣怡人。

【白鴿粥】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將洗淨的枸杞子和米放入沙鍋,加鴿肉及少量水,文火煨粥,粥成加入香精等調料,味道鮮美,還有滋陰潤肺的功效。

【小董麻通】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麻通是欽州市欽北區小董出產的地方特色小食品,可謂是小董特產。甜而不膩、酥脆爽口、入口即化、不粘牙齒為最大特色,過年過節送禮的首選佳品。


北海,這是一個靠海吃海的地方,當地人以漁業為主要支柱。甚至會住在船上,一生不怎麼到陸地上活動,這一群人在建國初期被周總理親切的譽為“疍家人”。諧音蕩,飄蕩在水上的意思。

【沙蟲筍絲湯】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作為北海那麼多人喜歡的美食,必然有過人之處,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香濃的湯頭,爽口的筍絲,還有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不僅北海人喜歡,許多來北海旅遊過後的遊客也對這道菜讚不絕口,這是一道不容錯過的美食。


【姜蔥花蟹】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生薑還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配合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梅香魚】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梅香魚不是指魚的品種,其實這道菜在魚的種類上沒有什麼定式,個頭大的、新鮮的魚都可以拿來製作。魚的表皮很鹹,但是其肉卻是恰到好處。魚肉吃起來味道鮮美無比,是下酒送飯之佳品。

【沙蟹汁燜豆角】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沙蟹汁燜豆角是廣西北海市的一道特色菜,其中就運用的沙蟹汁的獨特味道。它的製作方法簡單,在豆角快熟的時候淋上沙蟹汁,再燜上一會兒,即可新鮮出爐。豆角的味道中夾著蟹的香味,味道偏鹹,有時候吃豆角,還會嚼出“喳喳”的蟹腳聲。

【蝦餅】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北海老街的街頭小吃中,最多也最誘人的非蝦餅莫屬,這小小的蝦餅距今已有近200多年的歷史。清代文學家袁枚在《隨園食單》有載:“蝦餅,生蝦肉、蔥、鹽、花椒、甜酒腳少許,加水和麵,香油灼透”。色呈金黃,外脆裡軟,香鮮可口。


【椒鹽彈蝦】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椒鹽彈蝦是北海的特色美食。瀨尿蝦,又稱“爬蝦”。通常的吃法常有兩種:一種是清蒸或是水煮,然後去殼取肉醮醬、醋等佐料食用,另一種則是用姜酒鹽先醃,然後再放到油鍋裡炸,出鍋後就是一道肉鮮皮酥的“椒鹽彈蝦”了。

“寧可三餐無肉,不可一日無魚”這句話話雖然誇張,但卻真實地反映了防城港人日常飲食習慣。魚蝦蟹螺,蒸炒燜烤……最能吃海鮮的就是防城港人了。

【江平芋頭糕】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江平芋頭糕,是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地區的特色糕點小吃。江平芋頭糕的做法是把芋頭、香腸切成小粒,分別過油鍋炸熟。把粘米粉、五香粉、味精、精鹽等佐料加入適量水燒開,然後衝在盆中和芋頭香腸拌勻,上鍋蒸熟。蒸熟後放涼,切成方形,食用時加熱或油煎便可,食之口感酥脆,香氣誘人。

【屈頭蛋】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屈頭蛋,別名毛鴨蛋,是廣西防城港等中越邊境地區的特色風味小吃。屈頭蛋是指在胚胎剛剛開始孵化成型的時候,中止孵化的蛋。吃的時候,用幾種野菜和香菜、酸姜等做佐料,味道又香又甜又辣,受到食客的喜愛。

【風吹餅】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風吹餅,是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地區的風味小吃之一。因其極薄,薄得連風都可以吹走,故而得名。風吹餅製作方法是用粘米磨成粉漿,上鍋蒸熟,再撒上芝麻曬乾即成。吃的時候,把它放在火上烤,餅便逐漸膨酥,吃起來香脆可口。

【木薯餃】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木薯餃,是廣西防城港地區的特色風味小吃,因用木薯包成餃子而得名。木薯餃的做法是將木薯磨成粉,過篩去渣,用溫水和粉,搓成可捏狀,製成餃子皮,然後包上蝦仁、豬肉、蘿蔔、木耳等餡料,再煎香即可食用。吃起來香甜可口,越嚼越有味道。


【沙姜八爪魚】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八爪魚,又名章魚,是海洋內的一種軟體動物,其八條觸手又細又長,故稱八爪魚。八爪魚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八爪魚性寒無毒,有益氣養血、收斂生肌之功效。八爪魚很有嚼頭,用生沙姜焗八爪魚,味道非常獨特,是防城港市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菜之一。

【富貴雜魚湯】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富貴雜魚湯,是將幾種小海魚放在一起合煲,為防城港的傳統煲法,能很好體現出海鮮的鮮美味道。小海魚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小石斑、臘魚、柴狗魚、烏雞婆等,將它們稍煎、合煲,並配以肉絲、冬菇、香菜,熬出來的湯濃香奶白、鮮美爽口,營養豐富。

【欖子燜沙箭】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欖子燜沙箭是東興一帶的特色菜餚。一斤沙箭魚配三兩左右的欖子。先把沙箭去鱗、內臟及魚腮,洗淨。熱鍋下油,放沙箭入鍋至魚身變黃,再放欖子及適量的味精、蠔油、水一起燜,五分鐘後放溝芡,下起鍋油即成。這道菜魚肉嫩鮮,帶有欖子的香氣,是人們食粥下飯的首選。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介紹了那麼多桂南地區欽北防的特色美食,相信各位吃貨們都已經垂涎欲滴了。欽北防地區的人都講白話,飲食上也於廣東的粵菜接近,這是因為過去欽北防其實是屬於廣東管轄,建國後才劃歸到廣西的地盤。老一輩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但是很多年輕人就不得而知了,下面小編就為您詳細地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那段歷史。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歷史上,從明朝開始,廣西就沒有出海口,現有的出海口全部被劃歸廣東,廣西完全成為內陸地區,只能望洋興嘆。廣西地處西南,非常的貧困落後,直到新中國成立,有些地方甚至還處在農耕火種的原始社會,至於工業,更基本等於零,無產急缺,從某種角度上說,廣西是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縮影。而廣西的出海致富夢想,幾百年依舊遙遙無期。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前夕,開國大將張雲逸出任廣西省主席兼省軍區司令員,全面主政廣西。廣西沒有出海口,南線臨海地區全部劃歸廣東,這對廣西的對外經濟發展非常不利,廣西要想發展對外經濟,沒有出海口,會嚴重影響發展速度和成效。張雲逸為了發展廣西,從廣東要來了北部灣出海口。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在張雲逸的努力和主政廣東的葉劍英元帥的支持下,1952年,中央把欽州、北海等市劃歸廣西管轄。這樣,廣西就擁有了長達近1600公里的海岸線,通過北部灣直面東南亞。不過,張雲逸1955年因工作和身體原因離開廣西后,欽北防地區又劃回給了廣東,廣西再次成為內陸省份。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張雲逸聽說廣西又沒有出海口以後心急如焚,又經過一番說服,經歷了整整十年時間,1965年6月26日星期六,中央宣佈:廣東省的欽州、合浦、靈山、防城、北海正式劃入廣西。欽北防地區人民正式成為“廣西人”。


品桂南美食,揭秘欽北防易主廣西的歷史

欽北防地區是一片物產富饒的沿海區域,欽州是 “中國大蠔之鄉”;防城為“中國八角之鄉”、“中國玉桂之鄉”;北海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全國八大漁港之一,海味乾貨聞名全國,盛產優質海鹽。瀕臨的北部灣,為全國四大優良漁場之一。區域海岸線長達1500多公里,優良港灣眾多。欽北防劃入廣西后,廣西由一個貧困閉塞的內陸少數民族自治區,一下子變為一個海岸線長達1500多公里,擁有三大港口群的沿海省份,在全國的分量上了一個大臺階,至今,廣西人民非常感激張雲逸大將對廣西做出了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