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我們現在一說到節日,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度假、旅行以及各種節日經濟。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在不同的節日背後,都還有著不同精彩的故事。比如說,有些節日與農耕文明的節氣有關,有些則來自神話和傳說,有些是為了紀念宗教事件,有些則為了讓我們記住某些歷史人物。這些節日的風俗習慣,在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的變化,也反映了人類在不同階段的文化關注點。而瞭解這些節日的起源和發展,不但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是我們和孩子瞭解人類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來源。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觀復貓:我想跟你過個節》是這本書讀起來會讓你感覺非常的輕鬆。在這本書裡一共提到了18箇中外都非常有名的節日。這些節日中,不僅包括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也包括的西方著名的情人節、母親節、聖誕節,甚至還包括了博物館日這樣的特別紀念日。其中每個節日,作者都通過五個方面來介紹這個節日的情況,這五個方面包括了節日的基本介紹、節日的起源和習俗演變、作者馬未都先生關於這個節日的隨筆以及一幅以觀復貓為主角附帶故事的節日插畫,最後還有一件與該節日相關的收藏品的照片與介紹。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可能會顛覆你以前認知的常識,比如說,以前的元旦是指春節,而春節說的則是立春。而且歷史上的元旦也不都是農曆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以十月為正月,直到漢武帝之後才又改了回來。還有你知道中國人所期盼的洪福齊天是什麼意思麼?這個洪福其實是有五福,包括了長壽、富貴、健康安寧、注重德行以及“善始善終”。

當然除了這些傳統的中國節日,西方的一些著名節日和紀念日在這本書中也有所介紹。比如說原“博物館”這個詞,它來源於希臘語的“謬斯神廟”,原意為“祭祀謬斯的地方”,古時候的博物館只是“供王室和少數貴族觀賞、把玩物品的地方。如今的博物館是向公眾開放,所以普通人也有了“接近世界文明、文化藝術的機會”。而情人節的源頭是一段血腥沉重的故事,聖徒瓦倫丁被處死刑前給女友寫了一封愛意纏綿的長長的遺書,這雖然沒能挽救他的生命和這段感人的愛情,卻讓2月14日成為了全世界有情人的節日,也讓埋葬了瓦倫丁的愛爾蘭都柏林卡米萊特教堂成為了年輕戀人們熱衷的蜜月聖地。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我們今天在這裡為什麼推薦給大家這樣一本書呢, 每年要過的節日真不少,可是我們現在對於節日的期盼,更多在於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短暫的休憩,而對於傳統節日的味道卻越來越寡淡;還有很多西方的節日,年輕人越來越鍾愛它,雖然不明白其中節日的真正意義,反正跟著熱鬧就是了。

今天的這本書裡,30只觀復萌貓,帶著我們重新認識這些節日,瞭解其中的文化內容,讓節日不在空洞,不是單純的熱鬧和忙裡偷閒,讓我們可以切身感受這一天與前後日子有所不同。讓我們瞭解這一天可以存在千年被稱之為“節日”的意義。

這本書除了介紹節日知識之外,還會讓你人看到作者馬未都是一個愛貓之人。在這本書書裡的每個節日之後,都有馬未都先生構思的觀復貓和他這個“馬霸霸”一起過節的故事。就連節日後面介紹相關文物的部分,馬先生也忍不住讓這些古董寶貝的照片與觀復貓的手繪萌圖一起出現,讓這本書多了很多“可愛”的氣質。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而在隨筆的部分,也是書中最精彩的部分,不僅有很多馬先生小時候的見聞,也有許多他對各種社會文化現象的思考。例如愚人節裡,他講到為了防止道德淪喪,日本廢除了舉報他人偷稅有獎的制度;在母親節裡,他說對現在一些中小學生嫻熟地說著一套官話,感到不寒而慄;在兒童節裡,他感慨“如今,連農村孩子的快樂都被現代生活替代了,質樸的快樂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奢望”;在博物館日裡,他說“一個民族只有尊重自己的歷史,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馬未都先生一樣,風趣幽默、知識淵博,又有情懷。也許今天的我們已經不會再想以前的人那樣過節了,但是能夠了解一下這些節日的來龍去脈,聽聽馬未都先生對這些節日的見解,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對了,最後你還能瞭解到觀復博物館的34只貓咪,算是這本書的結尾彩蛋了。

每個人都喜歡過節,你知道這麼多中外節目有哪些來頭和講究麼?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推薦,這裡是喜馬拉雅新書推薦,關注

“喜書書”好書天天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