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爲什麼那麼愛吃知了?

鋤河一暇午


知了不只是山東人愛吃,全國各地都有愛吃知了的人們。有的人吃未蛻皮前的幼蟲,有的人是隻要是知了就吃,有的是吃全身,有的就是掐頭去尾,吃背部的精肉,主要的製作方法就是用鹽醃製後,油炸。

而且一盤這樣的“野生蟲子”,價格不便宜的,一盤幾十塊錢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現在許多的金蟬人工養殖。聽老人們說,以前在樹林子裡,一晚上就收穫滿滿,一百隻不成問題,現在環境變化了,能野生捕捉到的很少了。

吃知了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是從老人那裡一輩輩傳下來的,就像小時候家長餵飯一樣,哪裡知道吃的是什麼,給送到了嘴裡,覺得好吃,然後就繼續吃,然後就有了喜歡吃的,不喜歡吃的。

營養價值,知了褪掉的皮,又稱“蟬蛻”或“蟬皮”,其主要成分含甲殼素及蛋白質,味甘、鹹、寒,入肺、肝經,是重要的中藥材 。知了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幹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含有極高的蛋白質,不少人用油炸知了來補蛋白質。也有人認為知了作為一種野生昆蟲,體內可能含有細菌等不衛生的東西,即使高溫煎炸,食用的安全不能保障,拒絕食用。

吃知了的人兒啊,大多數是從小時候開始,就喜歡吃的,尤其是親自參與了抓捕的過程,幾個不懂事的、沒長大的孩子,一人舉著一個手電筒,盼著自己夠得著的樹幹或者樹根間的小洞洞裡,能有一個爬動著的小東西,吃的是那份童真與情懷。


濟南時報


山東人通常把蟬、知了叫做“知了猴”、“知了鬼兒”。相比較而言,山東人不像廣東人那樣對生猛海鮮毫不忌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山東人不吃“生猛”,比如多數人都會吃“知了猴”。

人們印象中愛吃煎餅卷大蔥的山東人,為啥那麼愛吃“知了猴”呢?

1、吃知了,基於一種明確的生物認知

山東人愛吃知了,有著明確的生物認知。受傳統文化影響,山東人認為知了清潔乾淨,體內沒有骯髒之物,是可以入口成為佐點的。那麼,傳統文化中知了的形象是怎樣的?為此,先來看一首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的作品,大意是:蟬垂下如帽纓的觸角,吸吮清澈的露水,高亮的聲音,從疏朗的梧桐樹間傳出。蟬聲能遠播是因為立在高位,不是依靠秋風的力量。

詩意含有這樣的意思:品格高潔的人,只要身正心正自然高大,名聲不需要藉助外在力量如權錢等的作用,就能贏得高潔名聲,不要太過追求身外物,內在品格修養是最重要的。平生只飲清澈露水,不與塵世之物混居,知了在傳統文化中的形象就是這樣的。

所以,山東人愛吃知了,是基於上述的一種認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庭挖來知了後,炸給孩子吃的原因,因為潛意識裡認為,知了是清潔無害的生物。

2、吃知了,基於一種鮮明的文化認知

山東愛吃知了,還有著鮮明的文化認知。同樣,受傳統文化影響,山東人認為知了可以“蛻變重生”,食用知了對身體健康和精神昇華有益處。傳統文化認為“蠐螬(qí cáo)化為覆育,覆育轉而為蟬;蟬生兩翼,不類蠐螬。”

這裡是說,蠐螬(實為金龜子幼蟲)樣子醜陋,幻化為覆育(蟬的幼蟲)之後,又昇華成知了,昇華後的知了和醜陋的舊日樣貌完全不同。

傳統觀念稱,知了的蟬變是一種生命的提升和蛻變,有極高的象徵意義。並將其和“龜之解甲,蛇之脫皮,鹿之墮角”的意義相提並論,象徵著生命輪迴的強盛力量,並有類似“羽化成仙”的精神昇華的意義。

正是基於這樣的文化認知,山東人拒絕吃其他的野物,而願意吃知了。這也是為什麼山東人願意守候到半夜,只為親眼目睹一下知了蟬蛻的過程。

3、吃知了,基於一種快樂的生活認知

許多生於上世紀80年代前的人,有這樣的記憶:天黑了尤其是一場大雨之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走進林間,看準了地面上的小孔洞,用小木棍一摳,然後一隻尚未羽化的知了就到手了。或者夏天的傍晚,持著頂端粘上面筋的長杆,去粘捉樹枝上大叫的知了……

這種快樂的生活認知,是很多人童年和少年時最美好、快樂的生活記憶。很多人一晚上能捉一小桶知了,在油鍋裡炸一炸,清香可口。

當然,這種生活的認知源於何時無人說得清,比如有人說:山東人哪是什麼愛吃知了,就是過去荒年沒得吃,一年到頭更是難得吃點兒肉。所以,挖捉來知了飽腹,也多少解了無肉可吃的饞癮而已。也許,這樣的說法確有道理,也正是山東人吃知了的源起吧。

何況據《本草綱目》記載,知了可以醫治“百日發驚”、“破傷風病”、“頭負疼痛”病,把知了去翅、足,燒炙研末或生研後,配合其他中藥煎服即可。據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街上的普通中藥店還出錢收購居民送來的蟬蛻。

近十幾年來,隨著城市地面硬化和土壤、水質、空氣汙染等,城市裡已越來越難以見到知了。在農村,農藥普及使用等原因下,知了的數量也大為減少。山東人能吃到的知了越來越少,也許“炸知了猴”這道美味,將來只會成為山東人的一種傳說了。


指動濟南


作為山東人,我很喜歡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更喜歡吃知了,確切地說不是知了,是知了的幼蟲。我們當地管它叫姐溜猴。

姐溜猴一般在夏至開始大量出現。天將黑的時候從地下鑽出來,爬到附近的樹上,灌木叢裡,開始蛻變,變成知了。

一開始變成的知了極美。白白的,胖胖的,嫩嫩的,透明的,淡綠色的翅膀。味道也最棒,油炸了以後,焦黃酥脆,有奇香。

一個人吃一盤子,油炸白知了不成問題。

白知了在天亮以後就會變成黑知了,外殼堅硬起來,味道就不好吃了,發柴。

很少有人吃黑知了。

人們最常吃的是知了的幼蟲,也是油炸,小火慢炸,炸得焦黃焦黃的,因為有一層外殼,所有口感比大白知了差點,但是牙口好的人,仔細嚼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再說蟬蛻是一味中藥,可以治療白內障之類的毛病,連殼吃也是有好處的。



最近幾年,姐溜猴的身價越來越高,我們當地已經賣到五毛五一隻了,一碟油炸姐溜猴,沒有五十塊錢,估計拿不下來了。


也有人工種植的,叫做“金蟬種植”。

一大片林子裡,種上一些姐溜猴的卵,三年五年後就可以收益了。

為了便於捕捉人們就在樹上一米五左右的位置纏上膠帶,這樣可憐的姐溜猴就無法爬到高高的樹幹上,只好乖乖地成為人們的囊中之物。

但是我總覺得,缺少了很多趣味!


凡眼看紅樓


我是廣州人,原來以為全國真的是廣州人什麼都吃,而其他省的人都笑話廣東人。91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去山東青島、濰坊出差,才知道我大錯特錯了;真正什麼都吃的,其實是山東人,不是廣東人。

印象最深的是吃蠍子。在廣州,之前從來不知道、也沒聽說過蠍子還能吃。到青島可算是開了眼界了,煲湯、油炸、燒烤各種吃法。我也試著吃了,還真沒感覺有什麼好吃的。煲湯就更感覺不出味道來。又看見吃蝗蟲,這也是驚掉廣州人下巴的東西。可是,吃著還真的覺得味道相當的鮮美,的確不錯。山東人還真會吃!又看見吃蟬蛹,這個我是閉著眼睛吃的。味道還算可以,可是殼殼太硬,口感不怎麼樣,但比蠍子味道好。在青島一個禮拜,天天都去找蝗蟲吃,還真吃不厭。和吃蝦子味道有點相仿,但味道更鮮美。只是看起來有點嚇人。回廣州的時候,我各樣都帶了兩斤回來,單位的人都不敢吃。極力勸說下,都試了一點,除了蝗蟲沒有浪費,蠍子、蟬蛹都倒掉了。冤枉我帶了那麼遠,呵呵!到現在,廣州也沒有這些東西吃。說實話,只有炸蝗蟲是我經常的回味!

說廣州人吃貓、吃老鼠,那只是一種說法。真正吃這些東西的人是極少的,都覺得噁心,市面也沒有人供應這些東西。廣州人吃的禾蟲,看著是挺噁心的,但都是打在雞蛋裡蒸出來的,吃的時候基本看不見禾蟲,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到現在,基本上都找不到有哪裡供應此物了。所以,我覺得山東人比廣州人更敢吃!


傲視蒼穹39


應該不止山東人愛吃吧,作為山東的吃貨,一開始還真不知道有很多人不吃知了猴,或者叫姐溜龜。反正叫什麼不重要,它應該是山東很多地方的美食,而且價格不菲。

網上前段時間爆出,說杭州等地知了太多了,沒人吃,也引起了作為吃貨我的注意。其實,知了猴是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生活的,先是下了雨,到土裡去摳知了的洞,發現了以後別提有多高興了,如果它不上來,那就拿水灌,用鎬頭刨,總之有很多辦法讓它現身。再就是晚上拿著手電筒在樹上找,如果趕上幸運的時候,一晚上能夠照一大瓶子,後來上了學,家裡人逮了捨不得吃,就放在冰箱裡冷凍起來,等我放了假再做給我吃,這樣的經歷說起來讓人回憶滿滿。

其實,這兩年野生的知了猴在山東來說,是越來越少了,因為飯店裡大量收購它,而且價格不菲,所以出於商業的目的,很多人都加入了逮知了猴的大軍。隨著野生知了猴的減少,現在很多地方也出現了養殖的知了猴。

題主說道為什麼山東人愛吃,一方面可能是習俗環境的影響,有些小孩其實一開始是拒絕吃的,然而慢慢在家人的“教育”下,也開始吃了起來。還有知了猴真的是有營養的,很多老一些的山東人逮住知了猴,都捨不得吃,留給孩子孫子吃,也說明了很多山東人把它看成是好東西。如此傳來傳去,口碑效應,也就成了山東人餐桌上的美食。

飲食文化也是一種習慣,信然。


齊魯壹點


如果夏天你看見小樹林里人頭攢動,別以為那是談戀愛的,其實是抓知了的。


做為一名山東人,每年的7月份,都會去逮知了,多的時候一晚上能抓百十個,我這可是算少的,有的人能抓四五百個,抓知了也是一種樂趣。


應該不僅僅是山東人愛吃,中國的很多省份應該都愛吃知了,為什麼?首先可能是因為知了好吃啊!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抓了知了之後用鹽醃上,再用油炸,那可真是香脆可口,百吃不厭。 其次,那可是每一個人的童年回憶啊,誰小時候沒抓過知了,抓知了那可是一代山東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七月份的夜晚,小樹林裡,不管老少都手持手電筒,眼睛瞪的大大的,就為了那些知了。


健康肥城


知了就是蟬,國內很多地區的人把蟬的幼蟲當做美味。不僅山東人,河南、河北、蘇北、安徽、山西一帶的人也普遍愛吃。不同地區的人對蟬幼蟲的叫法也不一樣,河南一帶叫爬叉,山東、蘇北一帶叫姐溜龜、知了猴。各地區的吃法也大同小異,基本就是洗淨、鹽漬、油炸,味道還是挺不錯的。近幾年來其他地區有發展出來的比較精緻的吃法,去殼、去頭、去腹,只吃背部的那一塊精肉。

除了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蟬的分佈是比較廣的。不過國內也有不少省市的人不認識蟬的幼蟲,也不敢吃它。也有一些地區經常能見到蟬卻沒人去吃。這除了與各地的城市化有關,也與當地的飲食文化有關。

國內吃蟬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中原一帶,這種吃文化應該是從祖上沿襲下來的。在古代,經常會鬧饑荒,昆蟲進了人的肚子並不是稀罕的事情。我還曾聽老一輩講過,他們不僅晚上捉沒蛻皮的知了,早晨也要撿剛蛻皮的知了,甚至有人還吃已經變黑變硬的知了。從前人那裡知道了知了好吃,並且知道了怎麼吃,後人自然就會跟著學。這也許就是中原一帶的人吃知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很多人吃上一次油煎知了後就知道了好吃,目前天南海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一美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知了的數量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人知道有一種樂趣是夏天傍晚的時候到樹林的地上摳知了猴,用手電筒照知了猴。只能偶爾在餐桌上體會一下知了給自己帶來的味覺上的快感。


刁博


過去,那個年代人們經濟收入低,用知了來當下酒菜,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啦。其實,費油費力的,應該拋棄這個習慣了,期待家鄉的父老鄉親給知了一個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間,不希望再看到山東的負面新聞和不好的生活習慣。



樂山樂水利彪


我是陝西西安的,我小時候知了還是非常多的,所以晚上會拿一個手電筒,到處找知了,現在找不到了,到了夏季也沒聽見幾聲蟬叫,所以有很多嗅覺靈敏的人會靠人工養殖的辦法給一些愛好者解饞,好像山東養殖較多,所以每到夏日就會有很多人會網上購買。知了做法簡單,油熱後,煎炸金黃即可,撒入鹽巴辣椒麵,就可以大快朵頤,我也非常喜歡吃。


周戈冉


誰知道呢!我一個地地道道的青海人,運動員身份!那年去濟南訓練,瑪德大師傅隔三差五就做知了,當時就懵了,教練說那是蛋白質,營養好,大家都吃點!靠,我就算練不動,練到貧血,我也不會吃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