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一個處處是引語的時代里,「做自己」變得舉步維艱

我們活在一個處處是引語的時代裡,“做自己”變得舉步維艱,連“聽到自己的聲音”都變得困難。

我們活在一個處處是引語的時代裡,“做自己”變得舉步維艱


在什麼樣的平臺應該分享什麼樣的東西?

除去穿搭,彩妝,日常,購物,希望自己今後筆記的一部分有一些自己想要表達的聲音。我並不是唯心地抵抗消費主義。只是覺得生活不止於物質的擁有。

而物質的以外大抵就是精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這個自我形象可能是自發的,也可能是被周圍的聲音塑造出來的,比如你們看到的那個我,可能是小公主的我可能是溫柔的我可能是活在舒適圈的我,然而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任何,不見得能讓大家瞭解到真實的生活。

但是隻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表達什麼,真正想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什麼事情上,就不太會因別人的臧否而患得患失,他人和自己的所求所重所輕自然不同。

與其彷徨焦慮於失愛的恐慌,不如在自己的天地開出最美的花。

與其大聲呼喊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心靈美麗與年輕的大道上穩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