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許建忠先生在學習

每年4—9月是龍蝦上市的旺季。在這個季節裡,盱眙龍蝦餐飲紅紅火火,大街小巷,擺攤設點,賣龍蝦的,買龍蝦的,燒龍蝦的……朋友小聚、家宴、喜宴或者是招待外來的朋友,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盆紅彤彤的、香噴噴的龍蝦,饋贈朋友,龍蝦禮盒便也是體面物件。

如今,龍蝦已成為盱眙的代言、盱眙的名片,帶動著盱眙經濟的發展。它似一股紅色風暴席捲中國,走向世界。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小龍蝦,摸著鼓鼓的錢袋子,不知是否想到盱眙的小龍蝦為什麼能爆紅了天下,能惠及百姓呢?

俗話說:“食之有味,調料在先。”在盱眙有這麼一種說法:先有許建忠,才有今天的盱眙龍蝦美食,有了盱眙龍蝦美食才帶動了盱眙餐飲業及龍蝦養殖業的發展。的確,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遍地都是廉價的小龍蝦,人們很少吃它,甚至蝦多成患。是許建忠,讓小龍蝦身價大增。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帶著一份敬仰,帶著一份對歷史的追溯,我走進許建忠品牌的“盱眙許記味食發展有限公司”去尋找製作盱眙龍蝦調料第一人——許建忠。

老遠,就聞見龍蝦調料的藥香味兒。剛進大門,對面牆壁上那大大的“調和”二字便映入眼簾,左側是宏偉壯觀的“中國龍蝦調料博覽館”,幾處錯落有致的小木屋被周圍綠樹環繞著,寬敞的廠房裡機器轟響,員工們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各處都顯得井井有條。

在一位員工的引領下,我見到了許建忠老人。老人有七十多歲,一臉的忠厚,見人笑笑眯眯的,顯得非常謙和與熱情。當我說明來意時,老人便如數家珍地講述他的創業之旅。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龍蝦調料的由來

許建忠老家在徐州睢寧,是一個地地道道樸實的蘇北漢子,1993年他來到了人文薈萃的盱眙。經過初步的市場瞭解,盱眙的賓館、飯店、排擋較多心想調味品生意肯定好做,而且乾貨調料只要不受潮,容易保存。當時,盱眙的山城市場沒有一家做調味品生意,由於經濟比較困難他就從一個小攤位做起。

經過一年的辛苦積攢,香料生意有所擴大。1994年,許建忠的“許記調料行”掛牌經營,當時配製的調料是用於燒田螺用的。在山城市場裡他天天都能看到那賣不掉的小龍蝦倒掉,腐爛變質,大量的龍蝦都是靠擠蝦仁出口的,費時、費力;端上餐桌的小龍蝦也就是用鹽水隨便煮煮,吃了有一股子土腥氣。

夏收季節,許先生的妻子和兒子回老家農忙,他一個人在盱眙,晚上就到附近的排擋裡吃晚飯,弄一盤龍蝦,喝點啤酒。吃過龍蝦的土腥味,讓他實在難受。他就給排擋的老闆建議,龍蝦用調料紅燒,卻招老闆一頓奚落:“龍蝦一直都是這麼燒的,就你老許能!你賣調料,就叫我們用調料紅燒,我們不會燒,你燒給我們看看!”一席話說的老許怪不好意思的。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許氏公司

第二天晚上,許建忠就從市場上兩元錢買了三斤龍蝦,用五香粉加一些辣椒和花椒,在自家的小爐子上紅燒一下,吃了他覺得口味不錯,沒有土腥味了。於是,次日他又加了3種香料,燒了一小鍋給開店的鄰居品嚐,他們都說好吃。

老先生靈機一動他想:個小、殼堅、肉少的小田螺用調料燒出來,卻備受人們的追捧;那麼龍蝦肉多,比田螺腥鮮,用調料燒出來,肯定會有好的賣場。許建忠老先生藉助盱眙當地山區出產的香料食材,他學過中醫,懂得香料的性味及藥理作用,便對調料加以研究。

他選好了幾十香料,從中汲取精華,對可有可無的進行剔除,配製出燒龍蝦的調料,送給“三元”、“四方”以及一些大排檔試用。

經過試用,燒製出的龍蝦特別好吃,一傳十,十傳百,便有人找上門來買龍蝦調料。許建忠看看到了龍蝦調料這塊廣闊的市場,為了增加人手,1995年正月,老先生便把老家的小兒子許瑞海正式(也就是現在公司的總經理)帶來盱眙。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許瑞海在給員工上課

他們父子倆對調料日夜揣摩,調製出各種配比,不斷的摸索,燒龍蝦的調料由原來的8種增加到13種,18種,一直添加到23種香料,基本定型。每添加一種香料中草藥許建忠就得親自先燒好多次龍蝦自己品嚐,再推薦給大家品嚐,再最後定型,最終以起初調製成的龍蝦專用調料“十三香”而命名。

在定型的基礎上,根據各地區的口味差異,他們又把龍蝦調料分為5大類型,即:辛溫型、濃香型、麻辣型、滋補型和怪味型。用“十三香”調料燒製出的龍蝦一下子火遍了盱眙,1997年,許記調料開始工廠化生產。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品牌與榮譽

乘著盱眙政府決策“不論先幹,勇於超前”的東風,許記龍蝦調料事業也迅速駛上了快車道。2000年“千禧龍蝦宴”在盱眙影劇院舉辦,用“十三香”燒製的龍蝦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許記調料生意更加興隆。

2001縣政府成功舉辦“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許建忠老先生自豪的說:“龍蝦宴的舉辦,我是直接受益者,為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龍蝦節舉辦之前我首先捐贈2萬元,預祝龍蝦節勝利召開。”

的確,龍蝦節的召開,“十三香”龍蝦美食風暴隨之席捲全國乃至全球,龍蝦餐飲店如雨後春筍迅速在世界各地蒸蒸日上,從而更加帶動了龍蝦和龍蝦衍生品的迅速發展,龍蝦調料更是供不應求!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調料供不應求

2001年9月,許建忠先生被中國龍蝦節組委會評為“中國龍蝦節十三香龍蝦製作大師”稱號。2002年,以“許建忠”為品牌註冊了商標。

2003年8月26日,中國龍蝦節組委會、江蘇省文學創作中心授予許建忠先生“在創建盱眙龍蝦著名品牌中做出了傑出成就”榮譽證書。同日,許建忠先生被中國龍蝦節組委會、江蘇省文學創作中心評為“中國龍蝦節十三香龍蝦製作大師”稱號。

2004年,工廠入駐盱眙經濟開發區,佔地面積18畝。有了廠房,用上的現代化設備,許建忠調料事業如日中天迅速發展,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豐碩的成果。

2004年7月8日,許瑞海被第四屆中國龍蝦組委會、江蘇省烹飪協會、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授予“盱眙龍蝦烹飪大師”稱號;

2006年,盱眙許記味食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許瑞海任總經理;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2008年6月28日,許記味食被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組委會、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評為“盱眙龍蝦調料信得過供應商”;

2010年6月20日,許瑞海被第十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組委會、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評為“盱眙龍蝦產業十大財富人物”;

2013年1月,許記味食被淮安市農業委員會評為“淮安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014年6月,許建忠品牌獲得江蘇省著名商標;

2014年12月,許建忠產品被江蘇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為“江蘇名牌產品”……

鮮花與榮譽的背後凝結了兩代人的汗水,凝結了兩代人日日夜夜的辛勞,也讓他們收穫了創業中的酸甜苦辣。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運輸調料的外地車輛絡繹不絕

文化與傳承

盱眙許記味食發展在迅速發展,每一個成績的取得,都是公司發展一個的歷程。一個企業的發展,要想立於經濟浪潮的不敗之地,就要有一種始終不渝的企業精神;一個企業能發展多久?就看你有沒有技術的創新,有沒有知識的傳承。

“記住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這是許瑞海總經理的企業發展理念。為記錄許記味食調料發展的歷史;為讓企業技術和精神得以傳承,2015年7月,他開始著手設計建設“中國龍蝦調料博覽館”。

2016年6月12日,味源·紅色風暴盱眙總部體驗館開館;同年許建忠企業書院——知新書院也建成並開講,宣傳企業理念,講解新技能,傳遞正能量,造就新人才。建院以來,累計培訓盱眙龍蝦製作大廚10000多人。

最後許建忠老先生兒子許瑞海跟我說:“心在哪裡,世界就在哪裡。我們能有今天的的業績,是我許家兩代人努力的結果,也是堅持的結果,一個行業,沒有探索,就沒有發展,沒有技術的更新、發展路徑的探索、營銷渠道的探索、品牌建設的探索,就不會走出了一條今天中國特色的龍蝦調料品牌之路。”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許瑞海接受記者採訪

是啊!聽他這麼一說,我領略到了:在他的骨子裡的有堅守、有擔當、有一種永不滿足的奮發向上的精神。

龍蝦調料,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細、從作坊到產業,到今天年銷售龍蝦調料2500多噸;到產品的8大口味,30多個系列,也是對他這種精神最好的詮釋。因為有龍蝦調料,才讓盱眙龍蝦名揚天下,派生出了許多連帶產品,帶動產業的經濟發展。

調料雖小,但味不可缺,中華飲食講究五味調和,沒有調和就沒有美味。這也讓我悟出了一進大門那對面牆壁那大大的“調和”二字之道——

調,是手段;和,是目的。五味之和,是調味之道,也是理政之道,五十多個民族構成了中華民族,這就是和;百味調和,成就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許建忠品牌經營的不只是調料,也是飲食文化,也大境界的調和之道。

小龍蝦原來無人問津,但有了這個老人研製調料後一切都變了

濃郁民族風的公司一角

(圖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