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口「平改立」:打通的是政府與羣衆的「心路」

2018年6月15日20時,手帕口“平改立”工程完工通車,多年擁堵難題成為歷史。

近日,從市政府建議辦瞭解到,從2006年正式立項至通車,12年時間,居民從集體上訪阻止施工,到充分理解支持共同推進手帕口“平改立”,打通的不僅是800多米長的道路,更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心路”。

民生工程卻遇到居民反對

手帕口鐵路平交道口是京九鐵路大動脈的咽喉路段,也是天寧寺前街、手帕口北街與小馬廠路的交會點,四個方向的行人和車輛匯聚於此。平交道口因為保證列車通過需要攔住行人和車輛,早晚高峰時,常有數百輛車和行人排隊等待通行,嚴重影響道路通行。

為解決通行擁堵問題及保障火車提速要求,北京鐵路局決定將手帕口鐵路平交道口改造為立交道口。2006年,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審查並批覆了手帕口鐵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初步設計。

但施工沒幾天,就遇到了居民們的反對。

“不是不同意修路,而是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就把我們即將成型的街心公園拆了!”居民李金海道出了緣由。

原來,施工方進駐前,這裡已經在給居民修建一個街心公園,連樹都栽上了。可突然有一天,綠化隊把栽好的樹全都移走了,機械設備全進來了,“頭天還是樹,第二天就是施工鐵皮了,沒有說明也沒有告示,居民們當然接受不了。”李金海說,當天就有30多名居民鬧到了施工辦公室。

拿不出施工許可證,夜裡作業又擾民……居民們列舉著一條條理由,並把信息整合起來,寫信反映給規劃、住建、信訪等部門。

工程被迫擱淺。

工程重啟前先徵求民意

工程停了下來,擁堵問題沒有解決。

2011年底,北京市就2012年為民辦實事公開徵集人民建議,居民石青峰、湯賀偉等人建議,改造手帕口鐵路平交道口為立交道口,解決擁堵問題和安全隱患。

時隔六年,手帕口“平改立”工程又被提上日程。

從2012年開始到2014年間,西城區信訪辦、西城區重大辦、西城區住房城鄉建設委、西城區維穩辦與西城區廣外街道等相關單位和部門,多次組織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與居民召開聽證會,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對改造方案進行改進完善。

2014年6月的一次座談會,主題就是審議施工方案。“涵洞要離著小區再遠一點”“施工不能擾民,晚上不能超過10點半,早上不能太早”……居民代表們提出的一條條建議,都被記錄下來。

“大家放心,如果設計方案效果出來,達不到你們的要求,我們絕不施工!”西城區重大辦相關負責人的承諾擲地有聲。

看到政府重視人民建議的態度,居民代表們的態度也緩和了,自稱當初為阻撓施工“躺過坑,坐過區領導車蓋”的李金海,也雙手支持。

施工方案最終敲定下來。

居民主動參與工程建設

2014年10月,中鐵六局進行鐵路箱涵頂進施工。2015年2月,手帕口1號立交橋完成了下穿鐵路的框架橋施工,之後陸續開始了相關市政道路的建設。

為了保證施工暢通,2015年6月,街道、社區、施工單位和居民還分別派出代表,成立了手帕口“平改立”項目臨時黨支部,全程跟蹤施工過程,定期參加工程會,為的就是對施工提出建議,充分發揮居民的監督作用和參與道路建設的主動性。

李金海和其他居民代表們一起,時不時地就去工地現場看看。發現工人們把廢棄下來的鋼材管材從高處扔下,發出巨大聲響擾民,就提出建議應該拿吊車往下卸;施工挖出來的土和泥,運輸車拉走的時候都跟著車輪一起汙染了路面,隨即提出應該在門口處建個水槽……一項項建議都被施工方採納並執行,居民代表們的建議落到了實處。

如今,下穿鐵路“拉槽段”安裝了全封閉的隔音罩;樓體周邊做了安全防護牆壁、澆築了大型安全防護柱,將工程建設可能對居民樓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破壞的綠地,也將在工程結束後進行綠化升級,還居民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

6月15日20時,手帕口“平改立”工程完工通車。800多米長的道路工程雖然歷經了12年才完工,但背後收穫的是民意、民心,打通的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心路”。

“各級政府部門真心實意解決問題,拿實際行動把我們的心給暖熱了。”李金海說。(王諶 駱倩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