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造軍事設備那麼厲害,爲什麼沒造出來好車呢?

HonE一個人


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還過於片面了。其次就是,東風東風汽車公司,前身為第二汽車製造廠,與生產紅旗轎車和解放卡車的第一汽車製造廠互為我國重要的車輛生產企業,而東風導彈只是我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代號,並不是由東風汽車公司生產的,並且有些汽車廠商製造軍事車輛或設備確實厲害,但跟能造好民用車,是完全兩回事。

目前,東風集團設計生產製造的,小型軍用運輸汽車,牽引車,猛士和勇士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也被中國軍隊大量採購。現役的軍用車輛講究極端的可靠性和野外複雜環境下的生存能力,軍用的吉普車通常是需要具備能翻山越嶺和能承受各種極端條件下考驗不出故障的能力的,就比如連續1000公里的車隊長途穿越急行軍如果出現大的毛病掉隊那就是質量問題是會被問責的,故在其設計製造軍用車輛時,許多設計細節的確比較粗糙,但講究的就是簡單可靠,保障在其執行軍事任務時不掉鏈子。

而製造民用車輛,其核心的本質就是取悅消費者,滿足能引起消費者消費的慾望或心理是第一位的,固而民用車輛要比軍用車輛考慮的更多,安全性,舒適性,是否節油等等好多因素,在控制著民用車的設計研發,並且民用車也非常注重小細節,通常一個屏幕死機、一個斷軸、一個雙離合故障都能直接被導致汽車廠家召回,從內飾到座椅到所有的功能設計都必須極致且精密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民用車領域,是完全開放的市場競爭,任何失誤、攜帶、組織架構不夠優化的廠家,都會迅速遭遇困境從而逐步奔向被淘汰的命運。可問題就在於,只研發設計製造造符合軍用標準軍工廠家不僅不懂,它們也確實也不擅長啊,確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航空君


本人算是比較能回答這個問題。十堰人,東風公司的所在地。從小就在本地火車站看過從本地運走的裝滿一列火車的裝甲車,運輸車,坦克,榴彈。講真前幾年有一次還全城戒嚴,因為東風公司丟了幾枚炮彈,整整三天街上全是真槍實彈的武警巡視,基本幾分鐘看到一隊。東風公司從創建開始就是軍工生產線,因為地處中國幾何中心,俗稱雞心,背靠秦嶺山脈,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到現在東風公司也是主要為軍工服務,對於民用方面不是重點。東風公司有很多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主要側重性能,不注重油耗,不適合民用。民用車輛也是改革之後國企改制才開始引進外企品牌,對於民用研發是真的很少。


彷彿那個秋


首先我想說一下題主這個問題是有點片面了。東風汽車公司全名叫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因為造軍工設備厲害,所以廣為人知。但是題主說道既然造軍工設備厲害,那麼民用車為什麼做不好?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必然聯繫的。

並不是說你軍事工業做的厲害了,民用工業就一定要很厲害。東風的實力是非常大的,因為有國家撐腰,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為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東燈猛士和勇士這些車型都被軍隊大量採購,但是東風造不出好車嗎?

我先說個例子,紅旗。這個大家應該不會不知道,每次大閱兵,我們的領導人都是坐著紅旗去檢閱軍隊的,品質方面自然是不用說,那麼紅旗在民用車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在街上你基本看不到紅旗的車,而且紅旗售價頗高,但是消費的人卻非常少,而且在口碑方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top。所以你說紅旗造不出好車嗎?不,其實是紅旗不把生產力放在這一塊而已。

而東風這些年我認為做出的車輛還是不錯的,因為它的定位關係,主要的業務是中重卡、SUV和中客,而在中重卡和中客方面,東風的品質算ok了。而SUV,新一代的景逸雙T系列也是比較搶眼的。至少推出的質保和在營銷方面做得都不錯。而在合資這一塊就更不錯了,東風日產,東風啟辰,東風悅達起亞,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東風本田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產品。至少日產,起亞和本田這些都有著龐大的消費用戶群。雖說合資,但是這也有東風的功勞啊,大家可不能忽視。


她在開啥車


我不太懂軍工,但我懂車。所以從車的角度來說說東風以及國產車為什麼無法去全球市場競爭。軍工和車是兩碼事吧,俄羅斯軍工全球都是拔尖的但他們依然造不出市場認可的消費車輛出來,所以東風造不出消費者認可的車一點都不奇怪。

車是什麼?車首先是工具,其次是藝術品,最後是文化符合。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吧,武器裝備只停留在工具的層面上,目的是實用好用,藝術文化絕對不是武器追求的方向。但車不一樣,車一定要走出工具的思維,賦予藝術昇華為文化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首先說工具性,省油,便宜,毛病少,方便維修這是汽車作為工具的基本要求,東風的車實話說在這基本要求他們都還需要努力一下的,這些年國產車有長足的進步,在工具性上已經基本解決部分超越了,但這之中絕對不包括東風。新出來的東風X70看上去是不錯,但那是用本田CRV平臺打造出來的,而且那車推出不久,沒有形成大眾普遍的認知,對東風的印象最多的還是停留在重卡和小康麵包車上。

汽車在解決了工具的問題後,就必須從藝術上下手提升車輛的附加值,比如美觀的外形,內飾,優秀的機械調校等。顏值對車的影響是極其大的,奔馳在07-13年間由於C系的嬌小,E級的老氣,S級沒更新,在全球市場被奧迪寶馬吊打,上一代E級一年的銷量還不如奧迪A6兩個月的多。終於在本代S級開始,奔馳從新界定了什麼叫豪華氛圍,一夜翻身重回全球豪華車老大的位置,其實奔馳真正改進的不是質量,只是從新設計了外觀內飾,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變化並不大,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所以車輛除了質量之外優秀的外觀設計推廣營銷必不可少的。東風在這方面沒什麼出色的。

最後在質量過硬外觀優美之外還要有文化屬性。比如911,比如GTR,比如EVO,,,,這些車已經超出工具的概念,變成一種符號,這些符號提升的不止是這一臺車的價值,更是整個品牌的價值。甚至一個品牌的映像一臺車就決定了。比如保時捷大家想起來就是一個經典品牌,這個映像不就是從911來的嗎?比如豐田,大家的印象就是皮實耐用省油,這印象不就是陸巡和卡羅拉系列奠定的嗎。但汽車文化這種東西,必然需要時間沉澱才能積累的,它不像藝術性的問題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就能達到。看看東風,算了吧,他們還是好好造導彈比較合適。國產車最終能走出一條道路的,個人覺得還是吉利,奇瑞這些比較有希望!


二婚小和尚


首先要明確一點,軍事設備厲害,跟能造好民用車,兩回事。


一、先說說軍事設備:

軍事設備都是指定研發、指定生產、指定採購。可能在競標階段有兩三個廠家共同參與競爭,但大家都是國有體系,戰鬥力如何,應該很清楚。總的來說,競爭非常差、圈子很小,自然激發出來的產品水平,一般般。之前聽說過無數例子,從飛機到車輛到火炮大量質量不合格或者常出現小故障,但沒辦法,國家就指定那麼兩三個工廠生產,部隊也不是市場,沒有軍工廠家的淘汰機制,投訴也沒用。

所以你看到的東風造軍事設備厲害,是因為本身它就要承擔那麼多,而不是在市場競爭關係下獲得的地位。說白了,現在軍工廠的實力和水準,直接造民用設備,在品控上和精密程度上,可能很多廠家都會馬上被淘汰。

軍用車輛講究極端的可靠性和野外複雜環境下的生存能力——軍用吉普車需要翻山越嶺和各種穿越都不壞,比如連續1000公里的車隊長途穿越急行軍如果出現大的毛病掉隊那就是大罪了,故許多細節而粗糙且簡單。而民用車輛則對電子系統和品控有極高的追求,追求相當高的車內舒適性配置和數碼科技水準,還要有相當好的主被動安全性和公路行駛操控性,跟軍用車的追求,兩碼事。


二、說說民用車:

早年軍轉民的汽車廠家,太多了,貴行雲雀、哈飛、長安,比比皆是,早期的水平什麼樣,現狀如何,大家都知道。完全就是我上一段話的結論。

拿上圖的東風猛士來說,在極端越野環境比如長途穿越西藏、可可西里等惡劣環境下,這個車是神,但在日常駕駛中,你一定更渴望的是一臺幾萬元的哈弗H1。

還是那句話,軍用車的細節都相當糙,不會說把一個屏幕、換擋桿、儀表盤做到極致,能用就得了,畢竟重點不在這兒,軍用車追求的是綜合的多功能性和複雜環境適應能力。

而民用車的本質,是取悅消費者:一個屏幕死機、一個斷軸、一個雙離合故障都能直接被導致廠家召回,從內飾到座椅到所有的功能設計必須極致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且極致精密。而且民用車領域,是完全開放的市場競爭,任何失誤、攜帶、組織架構不夠優化的廠家,都會迅速遭遇困境從而逐步奔向被淘汰的命運。

所有在國際上生存下來的、大名鼎鼎的廠家,無一不是相當善於研究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並且在細節和供應鏈方面持續不斷改良的廠家。可問題是,軍工廠家不僅不懂,也不擅長啊。

而且你無法否認一個事實,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的軍事裝備,依然停留在“粗放型人體工程學”也就是更多依靠戰士適應它們而非武器裝備適應戰士的風格。前蘇聯時代的產物,就是極端重視武器的硬指標,比如蘇34高空高速殲擊機,那飛行高度、飛行速度放在今天都嚇死了個人,但完全沒用,因為沒有與之配套的信息化武器、以及能讓飛行員高效率的操作飛機的能力,說白了,還達不到信息化作戰的門檻,歐美軍工企業從80年代開始就徹底放棄這種單純追求硬指標(相當於一臺車只比加速、極速但不考慮操控、舒適度和數碼科技)的年代了。

而你看如今的各種裝甲車再到99G坦克,我們說得很多的依然是速度、重量、載彈量、續航能力等等,而只要思維繼續停留在這個層面,無論是軍事上真正的理解“信息化戰爭”還是讓軍工企業做出能適應民用市場競爭的產品,都有相當大的距離。

目標不同、競爭程度不同、生存模式不同,都決定了,中國軍工企業和做民用車的企業,本質上兩回事。


五號車論


經常看到有關國產車的一些話題。整體而言,國人對國產的表現不是很滿意,覺得國產造不出好的車。有時候看著很著急,有時候也覺得可以理解。從幾個方面來談論這個問題。

1.國內公司真的造不出好車麼?其實這個還真不是最難得,因為從設計到生產都可以有全球最頂級的團隊協助完成,成本也不會高到哪裡去,那麼為什麼沒看到這樣的車出現呢?其實是有的,被忽略罷了,紅旗也有高價車,這時候會產生一種新的觀點,價格不親民。其實說白了就是貼上國產的豪車在國內沒有市場,這是長期進口車和合資車對消費者的教育,還有國內大多數汽車企業神助攻下產生的普遍意識形態,國產就是低端貨。

2.消費者選擇促使市場的形成。之前看過一句話,不是國產的不好,是消費國產的人群消費不起更高端的。國產車苦苦掙扎佔領高性價比的低端市場其實已經有不錯的效果了,有了基礎,再慢慢不斷的去向上突破。以前10萬元是一個天花板,目前這個天花板已經突破了,長城吉利等優秀自主車企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價格的變化伴隨著質量的提升,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還有一點就是能消費的起高端的人群大部分不會購買國產,高價一般對應高質量。這時候周圍人群會有一個橫向比較,那就是用國產和這部分車對比,自然國產不行了。

3.韓國車的銷量的下降,從側面表現出國產車又進一步。為什麼韓國車可以被國人遺棄。很多人會覺得韓國犯賤,誰叫他部署薩德的,活該。那麼日本呢?日本欺負中國人不比韓國少吧。釣魚島事件,日本車就出現了短暫的銷量下滑,之後反而銷量大增。所以網絡上出現了賤民的說法。這樣對比,不難發現,韓國車的下滑主要原因還真不是薩德,是該區間內有替代的產品了。而日本車應該是下一個需要努力競爭的價格區間。

4.還有就是對國產要有信心。車和白色家電的發展應該有比較相似的歷程。最開始,白色家電基本是被日本品牌佔有,現在不也有美的格力等企業躋身一線麼。以前被嫌棄的國產也慢慢被國人認可,不過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伴隨很多口水的,因為噴子的思維模式和他碰的言語一樣沒有智慧。汽車的黃金10年正在進行。消費者的教育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這招效果好過預期,難道現在的吉利就是沃爾沃的技術了。你覺得是就行,因為你需要教育。

5.最後,總結一下,國產車企不是沒有能力造好車,在市場和成本的限制之下,明確目前的定位,在一步一步向上突破的過程。相比造出一個好車更難的是消費者的教育,消費主力從70後和80後過度到90後和10後時情況會好很多,那時候應該能有基礎去搞好車了。

別怪國產車不好了。在同價位的車裡面,你找不出比他好的了。同胞共勉,一位奮鬥中的汽車研發人員。


JeremyLiuhua


首先明確一個事實,東風系列導彈雖然叫"東風",可他不是東風集團生產的。

東風集團不是生產不出好車,只是沒有生產出複合國人審美的民用車。東風最出名還是他的軍工車輛,他生產的"東風平頭柴"仍然是我軍運輸主力。近幾年,隨著軍工技術的飛速發展,東風開始發展小型戰鬥車輛,2015年東風自行研製的輕型高機動越野車大量裝備解放軍及武警部隊,並在"9.3"閱兵上大放光彩。

至於民用車輛,東風涉獵確實不多,主要以借東風品牌登錄中國市場的外國合資品牌為主,他的自主品牌就差很遠了……感覺農用車居多


老莫帥不帥


類似的例子還有:以色列為啥能搞出核彈造不出好汽車,巴基斯坦?印度?朝鮮?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

不要覺得造汽車容易,真的,一定程度上來講,民用汽車領域的發展是最能體現國家實力的。

中國汽車可能不咋樣,但是這只是在民用市場,軍用的造出來的東西還是很好的。

但是這沒用啊,軍品你貴點就貴點,只要性能達標,沒問題軍方一樣給你下訂單。

但是民用汽車你貴個10%試試?民用汽車性能差不多的話,你內飾差一些,顏色醜一些,外形醜一些試試?

飛機大炮啥的醜一點就醜,只要好用,貴一點就貴,只要可靠。

汽車是唯一一種零部件上萬,年產量數百萬的產品。電子產品的產量更高但是零件沒這麼多。飛機零件比這多但是產量少得多。

你覺得汽車複雜不?他既要質量,還要便宜。而質量與廉價恰恰是矛盾的。不要拿一個國家用力去做的飛機,衛星啥的跟汽車比。這不一樣,汽車的消費品色彩要濃厚的多。

實際上中國汽車領域並不差,除了中國以外,所有國家的汽車產業都在萎縮。目前有能力批量生產汽車的無非就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意大利中國這些。

二戰之後從零開始做汽車,還能在產業化方面做到完全成功的目前都只有韓國。總之,汽車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它需要的是社會各方面完美綜合平衡。

中國是沒有能力生產出好汽車嗎?不是,中國目前是沒有能力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好的汽車。所以國產汽車都搞低檔車其實很好理解:壓低價格降低消費者的預期水平,之後慢慢提高水平,拉高消費者的信心。實際上這個套路所有搞汽車的國家都玩過。

二戰之後從零開始做汽車,還能在產業化方面做到完全成功的目前都只有韓國。總之,汽車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它需要的是社會各方面完美綜合平衡。


貞觀防務


毛主席講東風壓倒西風,所以很多涉及軍事的工業項目都叫“東風”。例如:東風🚀、東風汽車、東風汽輪機、東風輪胎、東風導彈等等。這些項目散佈各個領域,在計劃經濟時期分屬各個工業部,比如航天工業部、化工部、國防科工委、一機部、二機部等等。文字使用的是毛主席那個遒勁的“東風”二字,因為都是國企(央企),都沒有為東風的名字起過爭議,外界誤以為是東風是一個企業,其實不然。東風汽車總部在武漢,東風汽輪機在四川綿陽,東風輪胎在十堰,其餘的叫東風的不便說。造車的東風汽車主要有載重車,出名的是東風25y軍車,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站成名。後來軍轉民後生產商用車,旗下有子公司和法國雪鐵龍公司合作生產乘用車,有和日產合資的日系、韓系車,自主品牌的發展的不好或者叫跟不上節奏,市場下滑的厲害,頂沒出息。為滿足軍隊的需要東風研發了多功能越野車,目前叫“猛士”,性能超越美軍悍馬,訂單不斷。東風不是造不出好車,是造出來的小汽車市場不認可,沒銷路。


張吉軍56605442


用途取向不一樣,設計思路不一樣,可以說是兩個世界的東西。

民用車首先要的是低油耗。而軍車對發動機一般要求是性能可靠,所以多使用成熟技術,這樣一旦有故障也能比較容易的排除,但是這樣一來,油耗就上去了。

其次,軍車的底盤結構也是要求皮實耐用,所以機械結構方面的設計冗餘會比較大,這樣一來重量就上去了。所以軍車在控制油耗方面是比不了民用車的。

再說舒適性,軍車要求是綜合多用途,易於改裝,這樣一來對舒適性就沒什麼要求了。

至於什麼電子設備,中控儀表臺什麼的,軍車就是夠用就好,電子設備是越少越好,什麼儲物空間也無需考慮。

另外,軍車一般要求是百分之百純國產,所以不可能像民用車那樣哪個廠零件性價比高就用哪個,這樣一來成本就上去了。所以做軍車的也不擅長控制成本。

綜合以上幾點,造軍車的造出高質量的民用車問題不大,但是要造出具有很強市場競爭力的車子也不容易。其實看看悍馬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