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堅持?這是一個問題

這些年,高考失意的人復讀是越來越少了,如果是在10年前,復讀也是不少的,所以才有毛坦廠這樣的高考工廠的存在,如果是在十幾年前,真的有人會堅持八年抗戰,有的人會復讀到自己的高中同學做自己的復讀班主任。為了考上自己的理想學校,復讀兩到三年是很常見的。

不過現在社會目前對復讀生關注比較少了,對復讀行為也沒有那麼關注了,一方面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開放了,對很多行為都能平常對待,另一方面現在復讀生也是比較少了。過年放假那段時間,高中一個同學,也曾經是復讀生,後來回到母校的復讀班做了班主任,據他講今年的理科應屆班大約是900人,復讀班就是200人,這個比例是比較少的,當年我們高考那會,迎接班1500人,補習班也就是1000人,比例達到了1.5比1。

復讀究竟值不值的,要不要復讀其實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選擇,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要不要復讀,關鍵是要看清楚自己的情況。第一個一定要分析下自己高考的結果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如果一個人平時考試都是在清華北大線附近,結果高考只考了一個二本,這個一定要復讀,因為這是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如果因為一時失手淪落二本一定要復讀,要不就會抱憾終身。如果是那種平時就是二本成績的人,而且已經很努力的人,那就沒有必要復讀了,因為那是實力所限,再復讀就是浪費時間,倒不如先到大學鍛鍊自己,通過別的路成長。

第二個選擇復讀,一定是要追隨自己的內心,不是因為任何機會主義去選擇。曾經失敗過一次壓力是很大的,任何的機會主義都會讓自己動搖的,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迷茫,一定要追隨自己的內心。很多人說現在這個世界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其實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如果因為你的失誤,害怕浪費時間,沒有復讀,結果走進了一所比較差的學校,你浪費的就不是一年的時間,而是四年的時間了,但是你如果肯多花一年時間,你極有可能換回一輩子的榮光

隨著現在社會不斷在進步,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在高考那會就決定的,還有高考以後的很多機會都可以逆轉人生。我高中一個同學當年在班級是倒數的那種,高考只考到大專線,當時我們有很多同學考上了二本復讀,但是他卻很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情況,果斷拒絕了堅持,選擇讀了大專,不過後來的事情就比較神奇了他先是搞了專升本,然後是考了研究生,最後居然在研究生階段保送了博士。成為我們班的第一個博士,從實際上來說他只是一個211 的博士也不是什麼名牌博士,但是他卻有了博士的名頭,人生還是得到了改變,所以人生的堅持不在於一時,而是要堅持一生才會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