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什麼,工資4000可以理財嗎,理財的好處是什麼?

溜鬚拍馬祁廳長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是理財

理財從俠義方面來說就是讓錢生錢,從廣義的方面來說,其實理財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現金管理,消費管理,風險管理,投資,教育,養老等等。如果不是專業理財人士,接觸最多的一般是投資這方面。



投資包括很多,有國債,基金,股票,銀行理財產品,信託,黃金,期貨等等。在這些理財產品裡面,國債,基金,股票,銀行理財產品是經常接觸到的,也比適合用來理財。

理財就是理生活,理財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例如學會記賬,分析一個月的消費,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每個月不管有多少收入都先存下10%,剩下的再用來消費。

資金多少可以開始理財

許多人覺得一定要等有錢才開始理財,其實不管有多少錢都需要理財。在沒有錢的時候學習理財,才能慢慢開始積累第一桶金,不管金額大小,這都是理財的開始。



工資4000在二三線城市不算高,在四五線已經算不錯了。可以每個月先存下400,剩下的3600再用於日常開銷。很多專家做過研究,每個月少用百分之十不會給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每個月400元,一年下來就有4800,這部分可以定投基金。

如果剛剛開始理財,建議先從低風險的貨幣基金開始,年收益在4%左右,流動性好,可以隨時取用。這部分可以放3到6個月的生活開支,例如一個月開支3000,放9000到18000,作為生活備用金。

理財的好處

1、開源節流,提高被動收入

自從學習理財,做好家庭資產配置,提高被動收入。一部分的家庭可投淨資產用於投資基金,一部分投資股票,一部分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分散投資。

在工作之餘從興趣入手,尋找工資以外的收入。例如現在自媒體正處於紅火的時候,有寫作特長的人可以投稿,寫作變現。



2、早早開始準備孩子教育基金和以後養老金

每個月定投指數基金2000元,用於孩子教育費用和以後養老費用。可能許多人都覺得投資基金不賺錢,定投也需要一些技巧,例如要在便宜的時候買入,在高估的時候賣出,長期堅持。孩子教育基金和養老金越早開始準備壓力越小。


理財在路上


1.理財讓我們瞭解自己的經濟情況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理財從記賬開始。什麼意思?就是讓我們先對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進行記錄,這樣在月末可以進行分析,哪些是應該支出的,哪些是不應該支出的,哪些款項屬於超出當前消費能力的……有了記賬,我們就能準確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資產,有多少負債,一年到底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這些問題看上去很簡單,生活中打聽一下,絕大部分朋友都不清楚的,不清楚自己的收支情況,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掙多少錢都不夠花,這就是我們說的“月光族”,甚至還是“啃老族”,不夠花還要父母來補助一部分。

2.收入-支出=存款,這個觀念有錯

有的朋友對自己有一定的剋制能力,知道每月留存一部分存款,他們對自己有一個要求,比如每月存款1000元,其中的邏輯就是收入減去支出,爭取能剩下一千元,那麼這種方式好不好呢?毫無疑問,比完全沒有計劃的人強太多了。但是從理財的觀念看,這個還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要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要考慮自己收入增多的因素,比如這個月你收入4000元,目標是存款1000元,而下個月實際收入6000元,你當月存款還是隻有1000元,這就不對了。所以,正確的算法是:收入-存款=支出,控制支出的金額,儘量讓存款更高一些。收入低時支出省一省,保證當月存款;而收入高時,就不要亂消費,儘量多存款。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會放縱你消費的慾望,一旦骨子裡的消費觀念改變了,那麼你就更加存不下錢了。

3.理財可以提升我們的安全感

有的人月收入上萬,仍然沒有安全感,而有的人,月薪只有5000元,但是安全感卻非常強,為什麼呢?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是前者工作不穩定,而後者工資低,但工作穩定。這不是主要原因,如果兩個都不穩定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後者進行了理財的規劃和配置。

就以工作為例,我們每個人工作時都有一些擔心,比如說擔心工作不穩定,自己會因為失業而中斷收入;也可能擔心自己或家人生病,自己無法負擔高額的醫藥費;甚至到了一定的年齡後,擔心自己存不夠日益增長的孩子的教育金;擔心我們的收入跟不上通貨膨脹的步伐;還擔心自己年老體衰不能賺錢的時候,還沒有存下足夠的養老金。這些問題,通過理財來解決,就可以消除大家的顧慮,提升大家的安全感。

具體來說,在我們收入豐厚、年輕力壯的時候,為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我們通過強制儲蓄的方式為自己及家人購買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教育金保險等,如果不幸真的遇到風險,我們也能夠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即使在我們退休的時候,也能夠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有這樣的安全感作為保障,你還怕什麼呢?

4.理財可能讓我們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你看過一些理財方面的文章,一定聽說過,理財終極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所謂財務自由,不是指你有花不完的金山銀山,而是你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可以自由了。比如說,你既可以選擇工作,也可以選擇不工作;既可以選擇做A工作,也可以選擇做B工作。你可以選擇不再為金錢而工作,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當理財達到財務務自由階段,你就可以通過錢去賺錢,所產生的收入足以抵消我們的日常開支。這部分我們也常常稱之為“被動收入”,是躺在床上啥都不幹就可以獲取的收入,比如,有一套房屋出租,每月收到的租金收入;比如,作家出版的圖書,加印或者再版,所獲得的稿費收入;又或者是,我們所持有的基金份額所產生的分紅收入等等。

總的來說,不管錢多錢少,都是可以理財的。只是理財的方式可能不同而已,但最終的目標都是希望讓錢滾動起來,讓錢生錢,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坤鵬論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小溪認為:現如今是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十個有九個人都知道有點錢就去理財,錢真的越來越不值錢了,存在銀行裡簡直利息給的少的可憐哦。還不如拿出來做理財投資。現在也沒有什麼說法是多少錢才可以理財。現在投資理財已經滲入了大家的生活中。理財不分年齡,不分階層。只要你有理財的意識,我覺得肯定有意外的收穫。

中華五千年傳統美德就是勤儉節約,一般都知道多存錢少花錢,這些錢做有意義的事兒。如果你是錯誤的存錢,你會變的越來越窮。一個月工資4千元的話,在存工資的10%攢下來到時候積攢成多,做理財投資使用。而且還要你日常的開銷使用,不能因為理財一個月啥都不吃不花吧。不太現實。可以先慢慢積累先發在支付寶裡的餘額寶裡,等多了在拿出來做其他的理財。

在挑理財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現在理財產品簡直多的要命,所以我們選理財產品的時候,要先考慮到這筆錢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比如500想賺1000這樣的目標,這筆錢是你的全部家當的話,有的時候會應急使用,你要選擇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項目,像貨幣基金或者存在銀行裡短期的理財產品,雖然利息不是很高吧,但是基本收益穩定,風險低,如突發事件也可以拿出來應急。

理財給我帶來的好處就是,能讓我們先養成一個存錢的好習慣,理性消費,不必要的錢不花。讓現有的錢賺更多的錢。用自己對理財的認知完美的運作,讓自己的錢包鼓的快一些,也是給自己提高了收入。在最後要說的就是,投資有風險,不管你做的是那些項目的話,找適合自己的,量力而行。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發家致富,但是不是那種一夜間的暴富,是要慢慢積累的,賺錢的事兒急不得,再說了錢是永遠賺不完的。


首席投資官


記得有一次,我上一個直播節目,聊的話題是目前市場上有哪些金融理財產品可以投資,可能是直播平臺的用戶主要以90後為主,甚至很多都還在學校,沒有畢業,所以在互動的過程中,就會看到粉絲們的留言,有的說,我剛畢業,每個月的錢不夠花,還需要家裡補貼;有的會說,每個月就這麼點錢,還沒到理財的時候呢。

其實,我覺得,現在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生活中的很多行為其實已經跟投資理財相關,比如說,最常見的買房,你會考慮選好的地段,環境好的小區,未來會不會增值;很多人會把平時不用的錢放到餘額寶裡,或者是微信的理財通裡,因為會有2%左右的收益,遠比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要高很多,這個行為,其實你已經把錢買入了一個貨幣基金中。身邊一個朋友說要開個咖啡店,你覺得這事兒靠譜,要求加你一個,你投了錢,做了股東,這時,你已經悄悄的成為了一個天使投資人。

其實理財不僅僅只是投資,是為了更好的規劃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面臨不同的問題,比如在20-30歲的階段,我們需要置業購房,組建自己的家庭;在30-35歲的時候,我們會有自己的孩子,子女的教育規劃問題便提上的議程;在50歲的時候,我們開始考慮個人的養老問題,所以理財包含了個人風險的管理、個人稅務的規劃、個人不同階段的需求規劃,而投資更側重於財富的增值,是狹義的理財。

理財理財,得先要有財才能理,所以理財的第一步就需要節流,如果你是個月光族,你可以分析一下,看看每個月你的支出主要是哪些部分,什麼錢是必須花的,什麼錢是可花可不花的,讓自己每個月存下一部分錢來,是讓你開始理財的第一步。只要堅持這麼做,你的錢袋子自然而然的就會鼓起來。

那有人會問,錢少投資收益率很低,跟不投資沒有什麼差別,這裡,我想告訴你,時間和複利是你的朋友。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1626年時,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Peter花了約24美元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而到了2000年1月1日,曼哈頓島的價值已經達到了約2.5萬億美元。總督只用24美元就買下了曼哈頓,這筆買賣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最賺錢的買賣。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來想,或許總督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假如這位總督拿這24美元去做投資,並且以美國近70年來股市的平均收益率11%來計算的話,複利下,到2000年他的投資回報將是投資曼哈頓島價值的85萬倍,這是非常驚人的。因此,愛因斯坦曾評價說,複利是人類的第八大奇蹟。

複利就是這麼神奇!

如果你覺得每年11%的收益增長過於理想化的話,那我們就以8%的利率計算,假如每年投1萬塊,會出現什麼結果呢?到了第10年,你的資產達到了15.6萬元,第20年,你的資產將達到了49.4萬元,到了第40年,資產便達到了279.8萬元,增值239.8萬元。複利給我們的啟示是,假如我們去做投資,應當要儘量利用複利來增值。

看完複利的魅力,我想說,其實投資理財並不是等你有錢了才去參與,理財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地方,小到油鹽醬醋,大到買房做投資,有生活就離不開理財。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也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高門檻。哪怕你只有1元錢,都有適合你投資的理財產品。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把市場上的金融理財產品大致分個類。先從可投資的金額來看,如果你的可投資金額在100萬以下,那麼可以投資的理財產品屬於公開發行的零售產品,起購門檻比較低,比如銀行理財產品,各類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等等,如果你的可投資金額在100萬以上的,便可參與非公開募集的私募基金、固定收益信託等起購門檻較高的理財產品。

從金融市場來看,其實,所有的投資理財產品不外乎投向這樣幾個市場,股市、債市和商品市場,當然也有專門投資於房地產市場的地產基金。海外理財產品其實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的投資市場更成熟,他們的投資工具更多樣化。因此,我們每個人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都需要綜合考慮三個要素,產品的流動性、收益性和風險性。

流動性指的是,這筆錢我需要什麼時候用,比如說,你希望這筆錢隨時想用的時候就能拿出來,那麼你可以將這筆錢投資貨幣基金,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平臺的貨幣基金已經可以做到隨存隨取,當天贖回,當天就能取現。如果這筆錢你覺得不一定會用到,但是萬一需要用的時候,可以馬上贖回,那麼你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量化對沖基金等等,但絕不能投資一級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因為這類金融產品的贖回是被動的,時間是不可預估的。

另外,所有的理財產品,收益性和風險性總是伴隨在一起的,一般情況下,高收益總是對應著高風險,比如說之前出問題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百分之十幾甚至更高收益的產品,當理財經理說沒有任何風險,保本保收益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仔細想想,哪類資產風險低但收益又那麼高呢,好像沒有。

所以,在我們挑選理財產品時,務必先考慮準備投資的這筆錢想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如果這筆錢是家庭的儲備金,需要應急時用,那麼安全性和流動性是關鍵要素,這個時候,選擇貨幣基金、純債型的債券基金或者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這筆錢是想把未來家庭可能產生的突發情況所帶來的風險損失進行轉移的,那麼這筆錢就應該買一些需要的保險產品來抵禦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

如果這筆錢是專門用來投資,進行錢生錢的,那麼就根據你目前實際的年齡和家庭情況,選擇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的風險投資產品。

最後再運用富有魅力的複利,來讓自己的錢包鼓得更快一些。


漁夫視頻


對於題主的三個問題,扒姐準備分開回答,這樣可能更清晰。

01

理財是什麼?

理財其實是一種對金錢的規劃。有一句話,叫做理財就是理生活。

理財大致分為三類:攢錢、生錢、用錢

攢錢,就是存錢。

很多人在理財初期都遇到一個問題,“沒有存款,怎麼理財?”

不用擔心,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從無到有的過程。剛開始我們沒錢,沒關係,那我們每個月100-500,一年下來,也能有三四千。隨著工作資歷漸長,工資也跟著漲,能存下來的錢就更多了。一年存2萬都不是問題。

生錢,就是投資。

很多人會誤會,投資就是炒股,首先要明白,投資≠炒股。

只要不是把錢簡單的放在銀行卡,讓它因為通貨膨脹被不斷貶值,都可以叫做一種投資。

把錢放在餘額寶可以叫投資。

把錢放在P2P也可以叫投資。

把錢放在基金也可以叫投資。

...

投資的方式千千萬,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讓錢動起來,讓錢生錢。

用錢,就是花錢。

我們可不能做葛朗臺,只是一味的攢錢,而忘了生活的本質,不得不說,花錢是們藝術。

我們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很多人工作幾年,都存不下來錢,不是因為掙得少,而是因為花得多。生活品質並沒有提升上去,錢卻沒了。

扒姐不得不提醒一句,我們理財,不是簡單為了存錢,而是理生活。

我們不僅要活在當下,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更要通過理財,讓我們有展望未來,規劃未來的能力,保證未來的生活品質。

好啦,現在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02

工資4000可以理財嗎?

當然可以理財。

不管工資多少,都可以理財。錢就是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表面上工資4000只夠生活,除去房租和水電煤就只剩下生活費了,實在存不了錢。

扒姐想對你說,你需要記賬了!

我想沒有人的記憶好到一個月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別看記賬瑣碎,其實記賬能讓你發現一個月所花的錢中哪些是不必要的開支。

特別是女生,特別容易因為促銷或者朋友的影響買一堆實際沒多少用的東西。

記賬,可以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拿鐵因子。

你還需要開源

剛剛說了節流,現在說說開源。

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雖然我們可以把每月固定掙的4000元節省開支,每月存下1000元,甚至是存下2000元,基本已經到天花板了。

如果我們投資自己,豐富自己的技能,豐富自己的資歷,獲得更高的工資,這樣豈不是比節流更有效?

接下來講講具體的儲蓄方法(一年輕鬆存下2萬塊!)

建議使用52周存錢法。

一年52周,每週遞存10元。舉個例子:第一週存10元,第二週存20元,第3周存30元,一直到第52周存520元,這樣一年下來也能存下13780元。

剛開始幾周,每週存幾十塊,我覺得還是很輕鬆的。到後來每週存幾百塊,也可以實現。

一來自己的收入會不斷增加,二來,存錢的習慣也逐漸養成。

當工資漲了,可千萬不要把所漲的那部分工資全部花掉。

建議把其中的50%存下來,剩下的50%可以用來犒賞辛勤工作的自己。

舉個例子:

題主工資漲到5000,首先要按照52周的存錢法嚴格執行本週應該存的。其次,從漲工資的那個月開始,還要額外存(5000-4000)*50%=500元。

這樣一年又可以多存6000元了,加上52周存錢法存的錢,一年可以輕鬆存下2萬塊啦。

03

理財的好處是什麼?

理財肯定是百利而無一害啦。

理財,是會跟隨我們終身的事。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當月光族,但是當他們有了家庭,有了小孩,總不能也當月光族吧。

學會理財,讓我們對資金有一個規劃,越早學習理財,接觸各種理財產品,將來才能應對自如。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甚至還是單身的時候,更應該學習理財,培養自己的財商,接觸更多的理財產品,瞭解它們的套路和風險。這樣將來才不會因為不懂理財的知識,讓整個家庭陷入經濟危機。

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輸得起,即使失敗,大不了重來!我們的失敗成本小,而等我們再大點,成本就高了。(年輕就是本錢嘛!)

理財能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很多人錯誤的認為理財就要節衣縮食,其實並不是這樣,理財是省去那些不該有的,沒必要的開支。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錢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以上...

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公眾號有扒皮姐對500個平臺的測評和一些理財經驗,歡迎加入!


扒皮挖互金


我是“財經問答達人”,我來解答你的問題!我是2007年開始理財的。那個時候剛工作,工資才1000多,真是不夠用啊,才上網查怎麼賺錢,便開始接觸理財了,也享受到理財的好處了!

一、什麼是理財

理財就是合理管理自己的現金和資產,使其保值、增值。說白了就是讓錢生錢。理財包括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生活理財就是開源和節流,投資理財就是購買理財產品。



二、為什麼要理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現在大家走到一塊兒,都會不約而同的談論理財的事。為什麼呢?

一是生活壓力增大,錢不夠用,都想增加收入。

二是通貨膨脹嚴重,錢在不斷貶值,想讓自己的錢保值。

三是通過投資理財致富的新聞不斷的刺激著大家,都想試一試。而且現在用手機理財,方便快捷。



三、月收入4000元怎麼理財

一是留2000元作為日常開支,可以購買餘額寶,既能支付,又有收益。

二是1500元購買定期理財,風險低,比較穩定,不要手續費,年收益率5%左右。

三是500元可以進行基金定投,今年股市結構性行情,建議定投一隻指數型基金,預計年收益率8%左右。

通過以上的投資理財組合,預計能達到年收益率6%左右,能夠跑贏通質膨脹。

想獲得更多財經信息和投資理財方法的,請關注我,去我的主頁,瀏覽相關文章和回答。


最愛一笑而過V


第一個問題:理財是什麼?

理財就是通過一系列的金融工具來實現的現金流目標。很多人理解的理財其實只是投資而已,並不是真正範疇的理財。其實理財包含的範圍是非常大的,比如現金管理,消費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管理,教育規劃,養老規劃等等多個方面。

理財不是單一的行為,而是多種金融工具的結合,是需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以及行動的。理財是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來進行的,而不是脫離實際生活來安排。所以也就有了“理財就是理生活”這樣一句話。

第二個問題:工資4000可以理財嗎?

當然是可以理財的。很多人對理財有一個誤區就是以為理財是有錢的專利,窮人是不需要理財的,或者是窮人是不能夠理財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

其實能不能理財跟你的收入沒有關係,跟你的生活方式有關係。收入比較低的時候也是可以理財的,比如合理對自己的收入進行規劃,每個月進行支出的預算,每個月進行基金的定投等等這些都是理財的。並不一定是投資了股票,進行了多大的投資項目才是理財。

理財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方式,錢比較少的時候有錢少的理財方法,錢多的時候也有錢多的理財方法。所以說,理財是跟收入多少沒有太大關係,跟思維方式有關係。

第三個問題:理財的好處是什麼?

理財可以說是會讓我們終身受益。

學習理財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很多人因為學習了理財自己的財務狀況越來越健康了,由以前的月光族變成了小資生活。以前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現在可以明確的說出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是怎樣的。

理財可以讓我們更加具有安全感。沒有理財之前,估計大部分人會為了省錢而不敢追求有品質的生活,不敢去追尋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當學習了理財之後,那麼生活會變得更加井井有條,因為一切都規劃好了,一切都安排好了,生活不會那麼焦慮了,更加從容了。

所以說,不要問要不要學習理財,理財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


墨水坊


首先理財是和金錢多與少是沒有關係的,可能有的人認為理財就是賺大錢,發家致富,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對的;理財理財更突出在理上,意為管理財富的能力。題主雖然現在工資是4000,但也只是可以進行理財的,但在理財前需要注意如下3點即可。

  1、關注個人資產底線

  對於個人理財來說,淨資產就是我們衡量一個人的財富底線,什麼叫淨資產呢?通俗點來說。便是個人全部資產減去個人全部負債,剩餘的便是淨資產。並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負數的話,那麼就是財務狀況不良了。

  2、“現金流”

  對於個人來說,管理日常的支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從中長期來看,有哪些支出是必要的,而哪一些非必要的。甚至是自己一時的衝動消費呢。在無法做到開源時,節流也未失為一種好的攢錢方式。如有留有足夠的“現金流”,在做投資理財時,才能無後顧之憂。

  3、理財產品

  現在的市面的理財產品有許多,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對應的理財產品。如果追求保本,就以銀行儲蓄、銀行的理財產品、國債、貨幣基金為主投對象;在配置一些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如P2P投資理財、股指基金定投等。而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只適合少量配置,如股票等......

  個人理財的錯誤心態:

  不要妄想一夜暴富

  理財是一種個人財務的管理方式,沒有一夜暴富的說法。理財同時也是一種輔助攢錢的方式,雖然無法讓做理財的人一夜發家致富,但是逐漸的改善個人財務狀況,從而令人的生活條件更好。

  不能盲目跟風

  投資最忌諱便是盲目跟風,追漲殺跌。跟風往往容易陷入泥潭,而無法動彈。投資理財時,需要自己多思考,總總結,多學習。誠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在所有人貪婪時,我恐懼。在所有人恐懼時,我貪婪。”

  零基礎的投資新手,不會永遠的零基礎。唯有行動與學習,才能在投資理財的市場中,愈走愈遠,攢錢是永恆的事宜,希望上面能幫到大家。


眾車在線理財


在二三城市,每月四千工資,是可以有理財的空間的,但如果在一線城市的話,四千可以說是難於有較多的存款!所以對於這兩種情況,只能是針對二三城市的理財方式來分析處理,當然在一線城市的也能借以參考。

任何一種理財的方式,都必須要有一個硬性的框架,這個硬性的框架,就是要求不能超出上限,而且能不影響自己的存款理財計劃。下面說一下如何制定合適自己的理財框架:把每個月的工資,分開四部分來看待,一,目標存款,二,家庭必須,三,娛樂消遣。這三部分,優先次序需要按以上順序服從分配,比如說,當家庭必須資金當月較大時,娛樂消遣所用的資金,就相應減少。一般來說,目標存款是固定不變,每月存一千五或二千,就是鐵定的,除非是意外的非用不可的情況,不然的話,目標存款是必須要存進多少就必須存進多少!,

這三部分的理財框架,以每月四千工資來分配的話,可以參考如下:一,目標存款2000,二,家庭必須1300,三,娛樂消遣700,大致的比例,就是 3:2:1,按照這種比例來分配三部分的資金劃分,是肯定能在工資不寬鬆的情況下,能最大程度的做好理財的作用,讓你的資金更好的分配。當然,這個比例是一個參考,具體的情況是需要按本人的消費情況或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而定。但無論哪種比例,在優先服從方面,目標存款是固定,家庭必須也是固定,除非是特發情況,才會減少目標存款金額,娛樂消遣的消費金額,必須要服從前兩者的需要!

在一線城市,也可以用上面比例來理財劃分框架處理,只有如此定性下來,你的工資才更有價值!無規不成方圓,無框不能截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在留言區談一下不同的見解和諮詢。


精彩歌舞收集


別說工資四千,就算工資兩千,照樣可以理財。

從剛工作就開始理財,理財已經陪伴走過1700多天,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幫助到題主。

說說我的感受吧。

餘額寶時期

我的理財是伴隨著餘額寶一起的,那是2013年的7月,餘額寶橫空出世,網上有很多人問這個東西靠譜嗎?能不能行?我的心裡也會有這樣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剛剛參加工作,工資還沒有題主說的高,也就3000來塊錢,有時候開銷大也會用光。這是題外話了。回到正題,我放了一百塊錢放到了餘額寶裡面,那種感覺是興奮的,因為剛好每天的收益是0.01元,每一天的開始是看著餘額寶的收益開始的。

瘋狂的知識儲備

顯然,餘額寶是無法滿足我這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的,我那時候瘋狂的去找各種理財文章,各種理財書籍《小狗錢錢》、《富爸爸窮爸爸》這類書籍都被我看了,瞭解到記賬的神奇。然後就是各種基金的學習,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知識。瞭解到資金是怎樣運轉的,怎樣去挑選股票,怎樣去挑選基金。

瘋狂的牛市

不知道是自己走運還是什麼,參加工作沒兩年,牛市就這樣突如其來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了多少。那個時候的我想說,我還沒有準備好,我的只是儲備還遠遠不夠,可他還是那樣的來了。那段時間還不錯,沒有跟風,穩穩的守住了自己股票,小賺了一筆


迷戀上了定投

隨著知識不斷增加,自己對風險這一塊慢慢開始有了更高的認識。開始在可控的風險內追求更高的收益。而且每天還要上班,人情往來,沒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管這些。只求用時間抹平風險,求得一個趨近穩定的收益。

所以,我想要告訴你的是,理財要趁早,不管你是4000每個月還是2000每個月,都應該開始理財,為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