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撕裂」五環?

誰在“撕裂”五環?

攸克君不是一個重度社交軟件依賴患者,但是,出於對世界盃的熱愛,還是在決賽的第二天,打開微博,準備參與一下有關足球的話題。不過,打開微博,注意力即刻轉向了。因為在世界盃決賽的第二天一早,僅次於世界盃決賽的熱門,居然是一個叫做“撕裂五環”的話題。不信?有圖為證。

誰在“撕裂”五環?

再往下看,攸克君的興趣越來越濃,因為這個微博話題中,關於北京五環的討論,非常接地氣,參與度非常高。而看到最後,方才發現一個房地產項目的蹤跡——熙悅林語,這個時候,攸克君才從好奇中反應過來,這個大概率應該是一次微博上的營銷活動。

找到開發商的朋友一問,當真如此。以攸克君在地產營銷圈子近幾年感知的情況看,至少在北京,熙悅林語這次是特立獨行了一回。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北京樓市已經少有開發商在微博上進行重點、主動的營銷動作了。這一點,非常值得仔細思考:

1.從表現形式的層面上,熙悅林語的微博營銷動作,是雙向度的信息傳遞,話題參與感非常之強,抓住“五環”這個北京城市的標誌性界限,圍繞人的生活、文化、居住、工作等展開,有抱怨、有希望、有希冀、有段子、有語錄,總之非常熱鬧,這與一貫的房地產項目,只說項目想說的,說完完事兒,並不十分在意信息傳遞出之後的反饋,大有不同,而其參與度、活躍度,都是對這種思路的回報。

2.不能忽視熙悅林語項目的特性。這個項目是北京特殊政策背景下的“限競房”。

項目操盤思路、定價策略的不同,決定了這種狀況下,不能再走原有老路,而必須把流量作為營銷策略的重中之重。大的線上流量,才有可能轉化為線下儘可能多的線下到訪,才有可能提高去化的速度。這一點,在北京限競房在市場供應中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其營銷打法,非常值得借鑑與思考。

明白以上兩點,諸君可以將這一次“五環撕裂者”的身份歸結為高度互動參加微博話題討論的網友們;也可以把這個身份至於熙悅林語這個項目上。事實也證明,之所以“五環”能夠在微博上引起如此大的共振與共鳴,實在是因為北京五環無論在城市,還是樓市,都十分特殊。尤其是在今年的北京樓市,五環沿線的新增供應量相對較少,而在微博熱門話題中,最熱的一個,即是關於如何能夠“住在五環”。

誰在“撕裂”五環?

從這個角度看,熙悅林語項目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個項目的地塊,是北京“限競房”時代,自持比例較高的地塊之一。但是,與此同時,這個項目又地處東南五環,緊鄰京開高速,比鄰南海子公園,從交通、自然環境而言,有都十分適合居住。那麼,在這樣兩個條件之下,如何操盤才能相得益彰呢?

攸克君覺得,這必須解決好兩對關係:

1.較大的自持面積與售賣面積之間關係。理想狀態是,兩者能夠良性互動,相互支撐。

2.五環沿線得天獨厚的居住環境條件,與改善型市場需求之間的關係。如何能夠使項目的基礎設施優勢、自然資源稟賦,與改善型住房需求完整對接起來。

來看看熙悅林語項目是怎麼做的:

首先,從規劃設計上,可售部分面積,除部分90平方米外,都為136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其中又以疊拼產品為主。這種住宅產品的形態,就標明瞭這個項目核心的操盤思路定位,即產品主要是用來滿足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這也最大化了其擁有的基礎設施、地理區位、自然稟賦方面的優勢。

誰在“撕裂”五環?

其次,在持有部分的面積運營思路上,熙悅林語採用的是“共享”的方式,將改善需求的居住,與持有面積的運營連接起來。自持面積全部統一管理、經營,而在這其中,重點引入文化、娛樂、社交、健康、體育、健身等業態,為改善型需求的生活,提供服務性的內容,從單純的住,轉向生活。而這些改善型人群的生活需求,又可以為自持業態中的持續、穩定運營提供支撐。

這裡需要重點說說熙悅林語的疊拼產品,又叫雲墅。取這樣一個名字,可能跟這個項目周邊三面被5個公園環繞有關;在城市五環,能擁有這樣的生態環境,也難怪項目敢以“雲”這樣的字眼命名。據說,雲墅快要入市了,220~280平方米,總價1100~1500萬。能用千萬的價格擁有一套五環的城市別墅,也只有今年的北京還找得到這樣的機會了。

誰在“撕裂”五環?

136平方米的三居室,700萬左右,精裝交付。無論是從性價比,還是空間尺度來看,都是限競房中難得的高品質改善產品。

誰在“撕裂”五環?

基於以上的思路,熙悅林語提出了一句口號“世界城市,共享小鎮”,攸克君提示諸位,不要忽視一則重要的信息,在2019年下半年,首都第二機場就將正式投入運營,同時,第三階段的城南行動也開始啟動。這意味著,北京的東南五環方向,將徹底迎來一次城市功能的升級,東南五環沿線,就將演化為北京當前的四元橋以北區域的價值,而攸克君覺得,這才是真正撕裂五環——價值裂變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