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只長棒子不結籽粒,什麼原因?

玉米只長棒子不結籽粒,什麼原因?​有很多玉米種植戶反映:他們當地種的玉米長勢極差,玉米只長棒子不結籽粒,究竟是怎麼回事?

玉米果穗結實較差的類型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五類:①空棵,整株不結子②“半拉臉”,玉米穗一面整行沒子③“突尖”,玉米上部無子或籽粒乾癟④“滿天星”,玉米穗缺粒分散狀⑤玉米穗靠近穗柄的基部缺粒

發生原因:

1、溫度、溼度不適宜。玉米開花最適宜的溫度為22~26℃,最適宜的相對溼度為65%~90%;抽雄前乾旱使果穗頂部小花發育不良,雌穗吐絲推遲;抽雄後乾旱缺水,雌穗吐絲也會推遲,從而雄穗開花與雌穗吐絲的間隔時間相對延長,造成花期不遇,影響授粉;散粉期間溫度高、相對溼度低,花粉喪失了生命力,只有少量花絲受粉,因而出現缺粒現象;一般情況下,散粉期氣溫連續三天在35度以上,或者一天最高氣溫在38度以上,玉米花粉被殺死,影響受精,造成不能正常結實。

2、 不良的氣候條件。大喇叭口期至抽穗前,是玉米需肥量最大的時期。若遇天氣乾旱,會影響雄穗的正常開花和雌穗花絲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和吐絲延遲,花粉的生命力弱,花絲容易枯萎,造成受粉結實不良。玉米授粉期,若遇到陰雨連綿光照不足天氣,花粉吸水膨脹破裂死亡或粘成團狀,喪失受粉能力,使雌穗花絲不能及時受粉,會造成空棵或“滿天星”結實不良。

3、營養代謝不良。 玉米雌穗分化階段營養不足,光合作用弱,有機物質積累少,使雌穗發育不良,而導致空棵,或影響受粉率;營養過剩會造成營養生長旺盛,生殖生長減弱,影響雌穗正常發育,導致玉米不結實或結實不良。生育後期養分、水份不足,頂部花絲吐出晚、雌花退化、柱頭變態、花絲疊壓,也會形成缺粒。

4、 種植問題 。種植密度過大,導致鬱蔽遮陰嚴重,光照不良,通風透光不良,光合效率降低,影響雌穗花絲髮育,導致玉米授粉不良。

5、 肥力不足。 土壤肥力不足是玉米產生空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同一種植密度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結實差;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結實越差;施單一肥比施配方肥的空穗率高,氮、磷、鉀合理配合施用的能有效的提高結實率,缺鉀時空穗率有所增加;土壤中缺氮、磷時結實率下降;缺硼時,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影響,營養物質的輸送受阻,雌穗受精力喪失,結實率也會下降。

6、 病蟲害危害。 玉米若受蚜蟲、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紅蜘蛛、大小斑病、黑粉病、除草劑等危害,可導致功能葉早衰,病蟲侵入果穗,營養供應不足或受阻,往往形成空穗或受粉後不能正常灌漿結實。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使玉米不能進行正常光合作用,嚴重影響結實。蚜蟲主要危害雄穗,使雄穗小花失汁乾癟。玉米螟主要危害莖葉、果穗、使水分、養分傳輸受阻,灌漿不實,植株早衰。玉米黑穗病、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果穗不能吐絲而乾枯或腐爛,甚至整株枯死。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危害葉鞘和果穗苞葉,導致父本花粉量不足和母本吐絲受阻,影響玉米制種授粉。

預防措施 :一是適時早播。讓玉米授粉期提前,避開高溫天氣,讓玉米在適宜的溫度內進行授粉。 二是合理密植。根據玉米品種特性,合理密植,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光合效能,增加果穗營養,促進果穗分化。 三是玉米去雄。在玉米抽雄期適當去雄,削弱玉米植株頂端優勢,促進雌穗發育,加以輔助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四是合理灌溉。防止玉米大喇叭口期“卡脖旱”的發生,大喇叭口期若遇乾旱及時澆水,促進果穗發育,促進玉米正常授粉受精。 五是科學施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掌握“施足基肥,輕施苗肥,重施拔節肥和孕穗肥,巧施攻籽肥”的原則,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適量氮磷鉀肥。追肥以氮肥為主,主要在拔節、孕穗期進行,後期適當追施攻子肥。 六是加強病蟲害防治。在玉米抽雄吐絲期,注意玉米螟、蚜蟲的防治,化學防治主要以噴霧為主。清楚認識到玉米只長棒不結籽的外在因素,就要及時做好來年的預防工作,選擇優良玉米種子播種,預祝來年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