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品讀:走進《天工開物》,淺談五穀之稻(二)

小編今天繼續之前沒有寫完話題,做一件事情還是從一而終比較有成就感,不然總覺得生活像失去了方向,像一隻鳥兒因為磁場的干擾而沒有辦法找到方向一樣讓人苦惱。今天繼續講述關於《天工開物》中的稻的部分稻宜,稻工,稻災。

宋應星先生對於稻的研究在那個年代可謂是意義深遠,從現在的耕種也能夠看出當年的影子,並且很多的地方還是延續的很多年前的耕種方式,真的需要讚歎勞動人民的堅韌與毅力了。

知識品讀:走進《天工開物》,淺談五穀之稻(二)

稻宜,宋先生說對於稻子,如果栽在貧瘠而沒有營養的稻田裡,那麼長出的稻穗的穀粒就會稀疏而不飽滿。勤勞勇敢的勞動者就會使用多各方法來增加稻田的肥力,從而改善土地,讓水稻長的更好,讓收成變得更好。通過施人畜的糞便、榨了油後剩餘的枯餅(備註:“枯”是說榨去了油而剩下的殘渣,其中最好的是芝麻籽餅、蘿蔔籽餅了,油菜籽餅則稍稍差一點兒,油桐籽餅則又稍微差些了,樟樹的籽餅、烏桕籽的餅、棉花籽的餅就排在最後了)、樹葉、草皮,都可以用來當作輔助肥力,從而促進水稻生長,在全國各地都是這樣的做法(在南方磨綠豆粉的農民,就會用磨粉時濾出的發酵的漿液來澆灌稻田,從而增加田地的肥力。有時候豆子便宜了,直接將黃豆粒撒在稻田中,據統計一粒黃豆腐爛後可以增加稻田九平方寸的肥力,這樣所得到的收益也是所撒的黃豆成本的兩倍)。對於長年受到冷水浸泡難以見到陽光的稻田叫做“冷水田”,插秧的時稻秧的根部需要用骨灰點蘸(用禽、獸骨都可以,就是今天的草木灰一類的),再用石灰撒於秧腳,起到保溫的作用,但是如果稻田向陽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不然就有畫蛇添足的感覺了。土質堅硬的田,需要把它耕成壟,就是將土塊疊起堆放在柴草上燒,我想是用來軟化的作用吧,但對於黏土,土質疏鬆的稻田就能夠這樣處理了。

知識品讀:走進《天工開物》,淺談五穀之稻(二)

這一部分,很是精彩,小編認為,現在很難看到關於冷水田的那種栽種方式了,現在人們也不會那麼費事的去耕種,或者會直接拋棄這樣的土地。也很難看到將黃豆當作肥料進行施肥了,畢竟如今有各種各樣的肥料,而大豆的價格遠遠超過了糧食的價格。假如今天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定會認為那個人腦袋一定是有問題吧。

稻工,宋先生說收割後暫不耕種稻田,應該在當年秋天進行翻耕、開墾,將稻茬子腐爛到稻田裡,這樣就可以給稻田增加肥力了。假如秋天乾旱缺水的話,又或者是懶散的農家忘記了時間,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最終就會減產。稻田施肥的時候,最害怕遇上陰雨天氣,因為雨水一衝,營養就會隨水漂走。所以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就體現了老農民的智慧了。稻田耕過一遍還不算,有的勤快的農民還會耕上二遍、三遍,最後再平整田地,因為這樣可以讓土地變得粉碎並且均勻,其中的養分也能分散均勻了。

知識品讀:走進《天工開物》,淺談五穀之稻(二)

宋先生還提到關於農家缺少畜力,那麼就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人在犁上綁一根槓子,一前一後拉犁翻耕,幹上一天,但僅僅抵得上一頭牛的勞動效率而已。假如犁耕後沒有牲畜,就會做個耙子,兩人用肩和手拉著耙子,這樣幹上一天相當於三頭牛的效率。中原地區只有黃牛、水牛兩種。其中水牛的力氣要比黃牛的大上一倍。但養水牛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冬季要有牛棚來禦寒,夏天還要有水供洗澡,養水牛花費的心力比養黃牛的一倍。牛在立春之前耕地的時候因為用力過度出汗,一定不要讓耕牛淋雨,不然就會生病了。到過了穀雨之後,就任憑風吹雨淋也不會生病。

宋先生還介紹在蘇州一帶的農民用鐵鋤代替犁,因此不需要用耕牛。因為貧苦的農戶,合計購買耕牛的話,那麼成本和水草飼料的費用或者被盜、生病和死亡等意外損失,還不如用人力耕作划算。舉例說,有牛的農戶能耕種十畝農田的話,沒牛的農戶用鐵鋤,勤勞些也能種上差不多一半。沒有牛,在秋收以後,也不用考慮要在田裡給牛種植飼料與放牧等問題,還能夠騰出空種豆、麥、麻、蔬菜等作物了。這樣,用兩次收穫來補償荒廢了的那一半田地的損失,似乎也和有牛的家庭差不多了。

知識品讀:走進《天工開物》,淺談五穀之稻(二)

宋先生說。在水稻插秧後,幾天之內舊葉會枯萎長出新葉子。在新葉長出後,就可以耔田了(又叫做打秧)。手握著木棍,赤腳把泥踩到稻禾根部,把原來田裡的小雜草踩進泥裡,使它不能生長。稻田裡的水稗子草之類的雜草,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輕鬆解決。但是稗草、苦菜等雜草卻不是用腳力就能除掉的,必須緊接著進行耘田。耘田的人腰,手比較辛苦些,因為要分辨稻禾和稗草。除淨了雜草,禾苗才會長得很茂盛。此後,還要排水防澇,灌溉防旱,一個月後,對於早稻就要準備開鐮收割了。

稻災:《開工開物》中記載了一下幾種稻災。

1.種子在收進穀倉前,溫度不可以太高。否則到時播種時,肥料會使土壤溫度升高,再加上東南風帶來的暖熱空氣,會使種植環境因溫度過高而惡劣,稻穗會有所損害。因此要育種前,每石種子都要灑幾碗雪水。

2.播種時要注意風,如果田裡積水過深,種子來不及吹到積水底部,風一吹就會把種子吹走,這樣就會不平均了。所以要看準風吹的時機再播種。

3.鳥雀來啄食,也是一種災害。

4.將秧苗移到稻田時,根還未長穩,就遇上陰雨綿綿的天氣的話,秧苗也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5.秧苗長出新葉,土裡肥料發熱,就會生出一種像蠶繭的蟲子。不過只要及時來一場西北雨,蟲子就會死掉了。

6.稻苗吐穗後,最怕晚上遇到“鬼火”。這種“鬼火”並非靈異事件,而是野外的墳墓被野生動物挖掘破壞,又遭雨水一泡,木頭腐爛,所謂的“鬼火”就從裡面飄出來的,這種“鬼火”會焚燒稻穗。

7.稻子的成長非常注重水源灌溉。如果澆得少,米粒會很小,在加工時也容易碎裂。

8.稻子成熟,最忌狂風與陰雨。狂風會將穀粒吹落,陰雨會使稻粒發黴。不過這種災害是局部的,範圍不大。

以上都是來自《天工開物了》,這可謂是一部可以指導農業耕種的書籍。在農具、農機器械化的時代,仍舊很有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