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飄揚家族7天清倉套現58億 萬邦達股價連跌市值3年縮水9成

如果滬深兩大交易所發佈年度減持套現榜單,萬邦達的原實控人王飄揚一定能包攬最佳徹底減持、最佳精準減持、最佳高位減持、最佳鉅額減持、最佳默契減持等所有獎項提名並實至名歸。

今天恰逢3.15,我們市值風雲提供泰式全套服務,為大家詳細拆解萬邦達雲譎波詭的減持故事。


一、萬邦達:徐翔之刃

2010年2月26日登陸創業板的萬邦達(300055,SZ)堪稱“神一樣”的資本運作高手,從上市之初的賬目淨資產不到1億元,在5年的時間裡總市值一度衝到450億,萬邦達的原控股股東王氏家族更是在股價達到歷史高點時“精準”清倉式減持,累計套現達60億,成為2015年無可爭議的精準減持套現王

回看萬邦達的股價走勢,我們彷彿又看到了曾經德隆系兇悍的操盤手法。如果不是澤熙系靈魂人物徐翔的落網、審判,恐怕到今天廣大投資者對該股的資本運作還搞不清楚——我們通過分析紛繁複雜的信息,再次呈現經典的清倉式減持故事。

特別聲明:因萬邦達是否涉及內幕交易,尚無官方定性,本文根據大量的事實資料,就事論事,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理解本文邏輯結構,做了如下簡圖:

王飄揚家族7天清倉套現58億 萬邦達股價連跌市值3年縮水9成

2、 萬邦達簡介

根據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的原文,公司係為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下游行業大型項目提供工業水處理系統全方位、全壽命週期服務的工業水處理專業服務商。公司對給水、排水、中水回用及水處理系統運營整體統籌,以專業技能節省水資源、土地資源,並降低系統運營成本。說白了,就是搞水處理的。

3、伏筆:巧妙的股權架構設計

萬邦達的公司簡介以及公開的市場信息顯示,萬邦達的業務主要由原董事長王飄揚負責,作為公司的創始人,王飄揚是上市公司無可爭議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從持股情況看,王飄揚持股比例並不高,2014年報顯示王飄揚持股比例28.88%,而胡安君、王婷婷、王凱龍、王蕾等人合計持股比例達21.91%(見下圖)

王飄揚家族7天清倉套現58億 萬邦達股價連跌市值3年縮水9成

注意,胡安君、王婷婷、王凱龍、王蕾這些人並未在上市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一位累死累活的創始人持股比例只有不到1/3,另外的1/5給了沒有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做出任何貢獻的親屬,其背後深意其實不言自明,大家都懂的)。

當然,在萬邦達的2010年的招股說明書上不會提及如此設計股權的原因。作為深諳資本運作的王董事長如此進行股權架構設計是有深意的:

首先(容筆者發揮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規律赫爾巴特猜想),持股股東不是上市公司董監高,上市公司今後的經營好壞自然跟他們無關;

其次,不在上市公司擔任董監高等職務,自然不用披露更多的個人消息,那麼,後期套現後的資金流向就更為隱秘了;

最後,分散的股權架構設計便於減持而不引起過多的關注:分散持股,分批減持比單獨持股、集中減持更隱秘。

再結合2013年以來,尤其是在2015年胡安均、王婷婷等人的高位“精準”清倉式減持來看,不遠的將來我們或許還會看到王董事長動一動鼠標閃電減倉,不帶走上市公司一毛錢股份。

好,經過精心安排,萬邦達的“減持之路”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今年以來,萬邦達在二級市場上表現頗為不堪,股價從20元上方一路下行,至昨日收盤,股價跌幅接近四成。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公司股價今年以來的走勢是2015年5月走勢延續。2015年4月中旬至今,股價累計跌幅超過七成,公司市值原本超過千億,如今僅為119億元,3年蒸發了942.05億元,為巔峰時刻的88.74%。市值大舉蒸發的背後,是公司實控人王飄揚家族在頻出利好、推高股價後的清倉式減持。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2015年4月8日至5月4日之間,王飄揚家族就通過大密度減持套現58.06億元。

除了實控人家族瘋狂減持外,近三年公司先後有11名董監高離職。

不僅高管頻繁變動,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穩定。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0.89億元,同比下降12.91%。

股價3年跌幅超7成

萬邦達2010年2月26日上市,主營工業水處理,作為一家環保類公司,其發行價高達65.69元。上市之後,股價被爆炒,至當年4月23日,不足2個月,股價就攀升至149.90元,翻了一倍多。而在隨後的2個月,股價又迅速回落。至當年7月2日,股價跌至60.32元,跌破發行價。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股價再次上演快速攀升行情。至當年12月7日,股價觸及150元,達到了歷史頂點。

2011年5月27日,萬邦達實施每10股轉10股派發1元的分紅方案,股價為51.38元。此後股價一直在低位起伏,最低觸及14.06元,不到發行價的四分之一。但從2014年11月開始,伴隨著A股牛市行情的啟動,股價迎來了大爆發,至2015年4月3日,股價從32元猛升至144.39元,期間收了7個漲停板。

達到頂點後,公司再次實施每10股轉20股的高送轉,股價拉低至48.20元。至此,144.39元(第一次復權後)也成了萬邦達股價的歷史頂點。

高送轉後,萬邦達在二級市場上一蹶不振,股價一路下挫。今年6月1日,股價盤中跌至13.24元,創下公司上市8年來的新低。

復權價(後復權)計算,公司最高價出現在2015年4月7日,股價為406.91元,相較於6月1日最低價105.13元,跌幅高達74.16%。

與此同時,公司的市值也是大幅縮水。2015年4月,公司的總股本為7.35億股,最高市值高達1061.53億元。而當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不過19.71億元、2.90億元。昨日,公司市值僅為119.48億元。短短3年時間,公司市值蒸發了942.05億元,為巔峰時刻市值的88.74%。

實控人家族高位精準減持

萬邦達股價的市值急劇蒸發或與實控人家族清倉式減持套現存在較大關聯。

上市之初,萬邦達的控股股東、實控人為王飄揚及其家族成員胡安君、王婷婷、王凱龍、王長榮、王蕾。具體關係為,胡安君為王飄揚外甥、王婷婷是王飄揚妹妹、王凱龍為王飄揚侄子、王蕾為王飄揚侄女、王長榮是王飄揚的姐姐。

2015年3月25日,公司披露了實控人減持計劃。彼時,實控人合計持有公司1.25億股,佔總股本的50.87%股權。其中,解禁的流通股為0.72億股,佔股本的29.21%,實控人擬減持21.99%,其減持幅度之大可見一斑 。

彼時,公司披露的減持原因多達7條,如上市以來未減持、股權結構較為集中不利於公司法人治理進一步完善、公司發力的PPP項目對公司資金融通和資金平衡水平提出較高要求等。

減持計劃披露後,實控人立馬開始減持。回溯公告,2015年4月8日、9日、14日、15日、21日、27日及當年5月4日,實控人在7個交易日合計減持了1.62億股,套現58.06億元。

減持完成後,除了王飄揚繼續為公司實控人外,其餘5人全部清倉撤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實控人實施了在高位的精準減持外,減持之前,公司高度配合頻推利好拉動股價。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2015年5月前公司發佈了13個重大合同、合同中標、戰略合作等公告。此外,減持前後,近10家券商發佈了105份研報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

近3年11名董監高離職

實控人家族瘋狂套現後股價大跌,而公司董監高也紛紛離場。

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劉永輝、許新宜、楊學志辭去董事等職務,2016年,實控人家族套現後股價大跌備受質疑,王飄揚辭去董事長等一切職務,李繼富辭去董事、財務總監等多個職務。

2017年以來,相繼有單明軍、吳小潔、蘇國建、楊帥、豐德新、高春山等6人辭職,其中,單明軍曾為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高春山為董事、總經理,其在今年4月23日辭職。

一眾高管離職之後,萬邦達的經營業績不太穩定。2015年至2018年3月31日,萬邦達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2.90億元、2.62億元、3.05億元、0.8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1.16%、-9.57%、16.44%、-12.91%。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08億元,較2016年的0.17億元大幅增加。

資產減值損失劇增主要緣於公司併購標的商譽減值。去年,公司對承諾期滿的標的昊天節能計提商譽減值0.65億元。同時,還對高達12.62億元的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

彼時,公司披露的減持原因多達7條,如上市以來未減持、股權結構較為集中不利於公司法人治理進一步完善、公司發力的PPP項目對公司資金融通和資金平衡水平提出較高要求等。

減持計劃披露後,實控人立馬開始減持。回溯公告,2015年4月8日、9日、14日、15日、21日、27日及當年5月4日,實控人在7個交易日合計減持了1.62億股,套現58.06億元。

減持完成後,除了王飄揚繼續為公司實控人外,其餘5人全部清倉撤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實控人實施了在高位的精準減持外,減持之前,公司高度配合頻推利好拉動股價。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2015年5月前公司發佈了13個重大合同、合同中標、戰略合作等公告。此外,減持前後,近10家券商發佈了105份研報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

近3年11名董監高離職

實控人家族瘋狂套現後股價大跌,而公司董監高也紛紛離場。

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劉永輝、許新宜、楊學志辭去董事等職務,2016年,實控人家族套現後股價大跌備受質疑,王飄揚辭去董事長等一切職務,李繼富辭去董事、財務總監等多個職務。

2017年以來,相繼有單明軍、吳小潔、蘇國建、楊帥、豐德新、高春山等6人辭職,其中,單明軍曾為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高春山為董事、總經理,其在今年4月23日辭職。

一眾高管離職之後,萬邦達的經營業績不太穩定。2015年至2018年3月31日,萬邦達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2.90億元、2.62億元、3.05億元、0.8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1.16%、-9.57%、16.44%、-12.91%。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08億元,較2016年的0.17億元大幅增加。

資產減值損失劇增主要緣於公司併購標的商譽減值。去年,公司對承諾期滿的標的昊天節能計提商譽減值0.65億元。同時,還對高達12.62億元的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

歡迎大家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