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亡了,他們還不知道,默默駐守邊疆,直至新中國成立!

國亡了,他們還不知道,默默駐守邊疆,直至新中國成立!

中國的邊疆地區大多都是處於國與國之間的交界處,每個國家都會派一些士兵去邊疆守關,以防止外國敵患入侵。這些士兵一去就是多年,連更朝換代都未知依然堅守的在荒涼的邊界,將生死置之度外,這是何等忠於國家的士兵。

古代絲綢之路的南交通線,可以通往印度拉達克首府列城的最後一個居民所,一直英國十分想要佔領的地區,它就是賽圖拉哨所,海拔高3800米。

說到賽圖拉就要追溯到左宗棠收復南疆了,一百多個清軍隊員騎車駱駝、馬等,帶著糧草,長途跋涉來到了現今的賽圖拉,並與當地的百姓建立了軍事所這裡便成了高海拔地區的駐兵點,是崑崙山一帶防禦外敵的最大營區。

1928年,賽圖拉重新建立了治局,人數也增多了一百多人。直到1937年駐守的士兵越來越多,1938年一支國軍部隊歷經萬難到達當時中國最西部邊防要塞---塞圖拉哨所時,竟然還駐守著幾個古代軍裝的士兵。

國亡了,他們還不知道,默默駐守邊疆,直至新中國成立!

近一百年沒見到人的清軍士兵看到國軍後興奮的說:“等了這麼久,可算等到有人來換我們了,皇帝怎麼這麼多年了才遣人來防守,又看著國軍的著裝,你們怎麼穿的這麼奇怪的戰服”。

這些國軍看著這些穿著落後軍衣還留著長髮,一問才知道,這些士兵是清朝跟隨左宗棠收復新疆士兵的後代,為了抵禦別國侵犯,保衛國家的領土,一直駐守在賽圖拉。這些民國的軍人聽著這些穿著十分破爛的清軍描述,不少的近代軍人都黯然流淚,竟然都不知道現在的清朝已經滅亡。

國亡了,他們還不知道,默默駐守邊疆,直至新中國成立!

他們的祖輩一直在這裡駐守,有家不能回,有些未婚的士兵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一直駐守在荒涼的高原地區,這些就是駐守在邊境的清軍後代。只是由於環境太過惡劣,駐守的清軍所剩無幾。

這些民國時期的戰士回憶:”當時他們到達賽圖拉哨所時,沒有電,沒有煤油,只有一個火爐,冬天取暖只能相互擁抱,只能吃著黑乎乎的玉米麵,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最好的一餐了。“

國亡了,他們還不知道,默默駐守邊疆,直至新中國成立!

連民國時期駐守在雪山的軍人都生活的如此慘淡,真是不敢想象那些清軍是如何生存下來的,能夠倖存下來的士兵那得有多頑強的生命力。如此惡劣的環境,都能堅持數百年,那是何等的忠於領導人,忠於國家,熱愛國家的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